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51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属于汽车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的重力发电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发电机和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的上部设有防尘罩,齿条安装在第一壳体内;齿条上端部与防尘罩内壁焊接固定,下端悬置于第一壳体内;在固定件上均设有连接橡胶;齿轮安装在发电机转子轴上,齿轮与齿条垂直啮合;在齿轮与转子轴之间安装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第二锥轴承后部套装有飞轮,飞轮外部装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端部装有盖板;内侧装有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飞锤位于分离轴承外圆周,在分离套筒上套装有拨叉,拨叉头部装有电接头及螺栓;在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拨叉高度一致的接线柱。减少发动机能耗,节能减排,提升续航里程。提升续航里程。提升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


[0001]本技术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属于汽车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的重力发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传统燃油汽车,其用电设备及电池充电均依靠发电机完成,但发电机转子的旋转需要消耗发动机的部分功率,从而减少了有效功率的输出,使发动机能耗上升,污染增多。另外,电动汽车的动力及用电设备的电能均由蓄电池提供,导致其续航里程短,严重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在整车重力的作用下完成发电功能,为整车电器设备及蓄电池供电,节能环保;当发电机转速达到某一数值后,利用离心力克服弹簧弹力,触发电信号,实现由蓄电池给励磁线圈供电,产生励磁电流,使电机工作;待发电电压大于蓄电池电压后由发电机产生励磁电流;能较好地缓解现有发电机耗费发动机能耗的问题;以及缓解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问题。
[0004]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包括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齿条拨叉式车用重力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齿条、齿轮、发电机和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的上部设有防尘罩,齿条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轴孔配合安装;齿条的上端部与防尘罩内壁焊接固定,齿条的下端悬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的底端及防尘罩的顶端上均设置有圆柱形固定件;在固定件上均设有连接橡胶;齿轮安装在发电机的转子轴上,转子轴与第一壳体相垂直,齿轮与齿条垂直啮合;在齿轮与转子轴之间安装有单向超越离合器,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外圈与齿轮固定成一体,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内圈与转子轴采用键连接;在单向超越离合器的两端部分别套装有第一锥轴承和第二锥轴承;第二锥轴承后部套装有飞轮,在飞轮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前端具有第二壳体台阶,在第二壳体的后端部安装有端面为圆形的T形盖板;所述盖板内侧安装有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安装在分离套筒内端,分离轴承的里圈与分离套筒固定成一体;在飞轮端面的圆周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对安装夹,在所述安装夹内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飞锤,飞锤位于分离轴承的外圆周上,所述飞锤是直角形部件,飞锤与飞轮相连接;飞锤与分离轴承相邻;在分离套筒上套装有拨叉,拨叉采用绝缘材料;拨叉上端与第二壳体通过销轴连接;在拨叉的头部开有螺纹孔,电接头及螺栓穿过螺纹孔安装在拨叉上;电接头及螺栓包括接头螺栓和电接头,电接头安装在接头螺栓头部,接头螺栓尾部正对分离套筒的外端面;在电接头上接有导线;在分离套筒外侧和盖板的内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回位簧;在拨叉与分离套筒外端面之间设置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燕沈保山崔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