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02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贯穿所述机壳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机壳内腔顶部,且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机壳顶部的一端上连通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底部等距间隔排列设有若干第一分流口,所述机壳内腔设有第一过滤格栅,所述第一过滤格栅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格栅,所述第二过滤格栅下方设有臭氧接触反应腔,所述臭氧接触反应腔下方设有活性炭反应腔,所述机壳一侧壁通过固定支架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机壳侧壁还设有第一导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化效果好、效率高,避免了对污水过滤的不彻底,能够去除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去除。的前体去除。的前体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属于活性炭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净化就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污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长,污水处理负荷持续加重,然而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还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成为制约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过滤的不彻底,处理污水的效率低,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净化效果好、效率高,避免了对污水过滤的不彻底,能够有效去除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去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贯穿所述机壳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机壳内腔顶部,且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机壳顶部的一端上连通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底部等距间隔排列设有若干第一分流口,所述机壳内腔设有第一过滤格栅,所述第一过滤格栅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格栅,所述第二过滤格栅下方设有臭氧接触反应腔,所述臭氧接触反应腔下方设有活性炭反应腔,所述机壳一侧壁通过固定支架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机壳侧壁还设有第一导液管,所述机壳一侧设有电解箱,所述机壳远离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及所述第二导液管上均设有水泵,所述第二导液管一端与所述活性炭反应腔的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电解箱顶部且其上连通设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底部等距间隔排列设有若干第二分流口。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格栅与所述第二过滤格栅均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侧壁,且所述第一过滤格栅的网眼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格栅的网眼直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液混合泵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机壳侧壁并与所述臭氧接触反应腔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液管一端贯穿所述机壳侧壁并
与所述臭氧接触反应腔的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机壳侧壁并与所述活性炭反应腔的顶部连通,且所述第一导液管上连通设有水泵。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解箱内腔设有若干电解棒,所述电解棒的宽度小于所述电解箱内腔的宽度。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棒的一端与所述电解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解棒为横向交错设置。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水管可以将污水导入第一集水槽内,通过设置第一分流口可以对污水进行分流,避免了污水进入机壳内腔的冲击力过大,污水经过分流后落至第一过滤格栅,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格栅可以对污水中携带的较大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阻隔,污水经过第一过滤格栅过滤后落至第二过滤格栅,通过设置第二过滤格栅可以对污水中携带的较小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阻隔,污水经过二次过滤后进入臭氧接触反应腔。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臭氧接触反应腔可以对污水进行臭氧反应,通过设置气液混合泵可以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输送至臭氧接触反应腔内并与污水接触,臭氧能氧化分解部分有机物为H2O和CO2,从而减轻活性炭的有机负荷,使大部分有机物,特别是产生的THMs的前体物质分解为易于被活性炭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及活性炭表面的氧含量,提高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泵可以将臭氧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一导液管导至活性炭反应腔,通过设置活性炭反应腔可以对污水进行活性炭反应,在富氧状态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粗糙表面特性使好氧细菌在炭粒表面及大、中、孔中生长繁殖,活性炭的吸附使有机物在其表面富集,生长在活性炭上的微生物,一方面直接吸附活性炭表面及大、中孔隙中的有机物,另一方面微生物分泌出的胞外酶与活性炭次微孔中有机物结合,使其脱稳而扩散出来被微生物所利用,同时起到了对活性炭的再生作用。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泵还可以将活性炭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二导液管导至第二集水槽内,通过设置第二分流口可以对污水进行分流,避免了污水进入电解箱内腔的冲击力过大,污水经过分流后落下,通过设置电解棒可用于污水的电解作业,且电解棒为交错设置,可以提高污水与电解棒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解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0020]图中标号:1、机壳;2、进水管;3、第一集水槽;4、第一分流口;5、第一过滤格栅;6、第二过滤格栅;7、臭氧接触反应腔;8、活性炭反应腔;9、臭氧发生器;10、气液混合泵;11、第一导液管;12、水泵;13、电解箱;14、第二导液管;15、第二集水槽;16、第二分流口;17、电解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1一图2所示,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顶部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一端贯穿机壳1顶部并延伸至机壳1内腔顶部,且进水管2贯穿机壳1顶部的一端上连通设有第一集水槽3,第一集水槽3的底部等距间隔排列设有若干第一分流口4,进水管2可以将污水导入第一集水槽3内,第一分流口4可以对污水进行分流,避免了污水进入机壳1内腔的冲击力过大,机壳1内腔设有第一过滤格栅5,第一过滤格栅5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格栅6,第二过滤格栅6下方设有臭氧接触反应腔7,臭氧接触反应腔7可以对污水进行臭氧反应,臭氧接触反应腔7下方设有活性炭反应腔8,活性炭反应腔8可以对污水进行活性炭反应,机壳1一侧壁通过固定支架设有臭氧发生器9,臭氧发生器9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10,机壳1侧壁还设有第一导液管11,机壳1一侧设有电解箱13,机壳1远离第一导液管1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液管14,第一导液管11及第二导液管14上均设有水泵12,第二导液管14一端与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部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一端贯穿所述机壳(1)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机壳(1)内腔顶部,且所述进水管(2)贯穿所述机壳(1)顶部的一端上连通设有第一集水槽(3),所述第一集水槽(3)的底部等距间隔排列设有若干第一分流口(4),所述机壳(1)内腔设有第一过滤格栅(5),所述第一过滤格栅(5)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格栅(6),所述第二过滤格栅(6)下方设有臭氧接触反应腔(7),所述臭氧接触反应腔(7)下方设有活性炭反应腔(8),所述机壳(1)一侧壁通过固定支架设有臭氧发生器(9),所述臭氧发生器(9)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10),所述机壳(1)侧壁还设有第一导液管(11),所述机壳(1)一侧设有电解箱(13),所述机壳(1)远离所述第一导液管(1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液管(14),所述第一导液管(11)及所述第二导液管(14)上均设有水泵(12),所述第二导液管(14)一端与所述活性炭反应腔(8)的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电解箱(13)顶部且其上连通设有第二集水槽(15),所述第二集水槽(15)的底部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垒陈海波赵玉家付堃赵鹏王定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双擎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