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99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身枕,包括三角立体形的枕垫,枕垫的两个直角边侧均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一端与底座一端铰接,底座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支撑板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顶板,顶板压合安装槽上端,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一端,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铰接,第二支撑块的自由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驱动壳,安装槽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驱动壳位于滑动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调节座和支撑板配合,解决翻身枕不能够根据患者的舒适角度进行调节,以及枕头无法对头部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支撑的问题。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身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翻身枕。

技术介绍

[0002]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及其并发症。
[0003]在长期卧床病患的日常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需要,为了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翻身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使用翻身枕为患者翻身,需要翻身的对象有:体质较虚弱需协助翻身的患者、病情危重失去自理能力需护理人员帮助翻身的患者、痰液粘稠无力咳出需翻身拍背的患者、全身高度浮肿需按时帮助翻身的患者等。
[0004]现如今,使用翻身枕通常为三角形立体枕,使用过程中,只能使患者处于同一角度的位置,不能够根据患者的舒适角度进行调节,而且,当患者侧卧时,患者头部抬高,原有的枕头无法对头部进行有效支撑,使得患者头部处于不舒适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身枕,解决翻身枕不能够根据患者的舒适角度进行调节,以及枕头无法对头部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翻身枕,包括三角立体形的枕垫,所述枕垫的两个直角边侧均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底座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压合安装槽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远离第一支撑块与安装槽铰接点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铰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自由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驱动壳,所述安装槽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壳位于滑动槽内。
[0008]进一步,所述驱动壳内插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包括按压部和杆部,所述驱动壳内设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穿设在通孔内,所述驱动壳底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贯穿第一限位台,所述插孔内滑动插设有卡体,所述卡体包括卡头和杆身,所述滑动槽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卡头卡设在限位槽内,所述杆部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杆身卡设在槽口内,所述杆身顶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限位台,所述槽口的两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第二限位台位于移动槽内,所述杆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限位台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压部底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插设有轴条,所述轴条一端与安装槽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安装块,两块所述调节座的相接处设有固定座,所
述固定座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两侧壁均设有波浪状的软性摩擦垫,所述轴条卡设在转动槽内,所述限位盘的一端开设有缺口。
[0010]进一步,所述卡条的一端开设有卯口,所述卡槽内一端一体成型有榫头,所述卯口卡合在榫头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枕垫斜角边相切。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枕垫的两个直角面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卡条,所述卡条卡设在卡槽内。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卡条的末端卡设在固定槽内。
[0013]本技术的一种翻身枕,一方面,通过底座和支撑板,以及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当拨动与第二支撑块连接的驱动壳时,使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铰接处向上顶起,进而推动顶板,支撑板向上转动,从而带动枕垫移动,达到调节翻身枕角度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将调节座设置为两组,以及固定座和限位盘,使用时,转动限位盘,可将一组调节座取下,垫于枕头下方,便于调节枕头高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翻身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翻身枕拆下一个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翻身枕中枕垫调节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翻身枕中部分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种翻身枕中驱动壳及内部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枕垫1,卡条11,卯口111,调节座2,底座3,安装块31,安装槽311,滑动槽 312,限位槽313,支撑板4,卡槽41,榫头411,顶板42,第一支撑块51,轴条512,第二支撑块52,固定座6,限位盘61,转动槽611,缺口612,固定槽62,驱动壳7,按压杆71,按压部711,杆部712,槽口713,移动槽714,第一限位台72,弹簧73,卡体8,卡头81,杆身82,第二限位台8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翻身枕,包括三角立体形的枕垫1,枕垫1的两个直角边侧均安装有调节座2,调节座2包括底座3和安装于底座3上的支撑板4,支撑板4一端与底座3一端铰接,支撑板4上开设有卡槽41,枕垫1的两个直角面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卡条11,卡条11卡设在卡槽41内,通过卡条11与卡槽41配合,使调节座2滑动卡合在枕垫1 两侧,枕垫1的材质优选为硬海绵。
[0023]卡条11的一端开设有卯口111,卡槽41内一端一体成型有榫头411,卯口111卡合在榫头411上,防止枕垫1与调节座2脱离。支撑板4的一侧为斜面,斜面与枕垫1斜角边相切,使翻身枕斜边的支撑板4与枕垫1连接处平整。
[0024]底座3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31,安装块31上开设有安装槽311,安装槽311内设有第一支撑块51和第二支撑块52,支撑板4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顶板42,顶板42压合安装槽311 上端,第一支撑块51转动连接在安装槽311的一端,第一支撑块51上远离第一支撑块51与安装槽311铰接点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52铰接。
[0025]第一支撑块51的一端开设有轴孔,轴孔内插设有轴条512,轴条512一端与安装槽311 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安装块31,实现第一支撑块52转动连接在安装槽311内,两块调节座2的相接处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盘61,限位盘61内开设有转动槽611,转动槽611两侧壁均设有波浪状的软性摩擦垫,轴条512卡设在转动槽611内,限位盘61的一端开设有缺口612,便于轴条512出入转动槽611。安装时,可先将一侧的调节座2卡入枕垫1后,使调节座2两侧的轴条512由缺口612卡入转动槽611内,再将另一侧的调节座2卡入枕垫1,转动限位盘61,使缺口612对准轴条512,再将轴条512卡入转动槽611 内,最后转动限位盘61,使缺口612与轴条512错开,从而将两调节座2固定,防止调节座2 滑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立体形的枕垫,所述枕垫的两个直角边侧均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底座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压合安装槽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远离第一支撑块与安装槽铰接点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铰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自由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驱动壳,所述安装槽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壳位于滑动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壳内插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包括按压部和杆部,所述驱动壳内设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穿设在通孔内,所述驱动壳底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贯穿第一限位台,所述插孔内滑动插设有卡体,所述卡体包括卡头和杆身,所述滑动槽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卡头卡设在限位槽内,所述杆部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杆身卡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妮赵贵锋吴梅张艳敏陶鑫李晶程融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