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5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包括控制盒和气床垫,气床垫包括U型垫、悬浮垫、交替充气垫和俯卧垫;悬浮垫内均布有悬浮垫横向气囊,交替充气垫内均布有横向气囊,俯卧垫内设置有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控制盒内设有PCB、用于与进气组件III连通的第一气路和用于与进气组件I和进气组件II连通的第二气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悬浮垫和交替充气垫基础上增设有俯卧垫,利用俯卧垫中的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对患者头部、胸部以及腿部进行充气实现俯卧体位,控制充气压力和时间变化使患者受压部位压力改善,预防褥疮作用,根据需要利用俯卧垫更换患者卧躺方式,俯卧时利于辅助俯卧通气治疗,提高护理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预防褥疮或帮助病人翻身的装置,如用于此目的的特殊床垫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患者局部长期受压,当骨突出部位的组织受压,微血管循环调节力减弱,局部毛细血管发生缺血,组织受压愈高,形成溃疡的时间愈短,人体如果持续受到8.0kPa的压力时,皮肤内血流量则降至正常的33%受压3h以上就会产生组织损伤,如不解除压力则引起褥疮。
[0003]对于正常健康人群来讲,在晚上入睡后,也总是在不停的翻身改变体位,避免褥疮形成,特别是小朋友,晚上睡觉不停地换姿势改变体位,但是对于年老人体能差弱、手术患者以及久卧床患者,难以自动改变体位,极易出现褥疮,因此这类人员除了护理人员不同的翻身以及不停地擦拭身体以外,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气床垫避免褥疮形成。
[0004]目前卧躺方式主要为仰卧躺,在临床重症患者,尤其是肺部疾病患者长期仰卧床,由于积液往低处流导致底部坠积气往高处走,肺底部长期得不到气体交换,有可能导致肺泡病变,影响肺部治疗和康复。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治疗时需要进行俯卧位及俯卧辅助通气治疗。目前现状主要以人工加塞海绵垫或枕头来实现俯卧位,对医护体力透支大,患者接触面压力固定不能根据患者灵活调整。
[0005]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有:
[0006](1)防褥疮充气床垫,该床垫由条形充气囊构成,可平放于床上,用充气泵向气囊内充气,充气完毕将气嘴帽塞紧,用绳子通过穿孔将床垫固定在床上,在床垫上铺上床单。
[0007](2)波动充气型防褥疮气垫,该气垫由条形充气囊构成,气囊从上至下分成单数和偶数气道,约每10

12分钟两组气道循环充放气,气道充气后起伏波动,使气垫具有按摩和透气的功能。
[0008](3)颗球型充气防褥疮气垫,气垫由呈规则排列的球型气囊构成,可平放于床或椅子上,球型气囊可分组蠕动,能转移支撑身体的位置,从而减少和缩短身体固定部位的表面所受的压力和时间。
[0009](4)家庭医用护理床,利用手摇机械臂,可调整左右床板的斜度,达到让病人翻身的目的。
[0010]以上4种常规的气床垫仅用于患者仰位和侧位护理进行防褥疮,在使用过程中,均难以实现俯卧位护理进行进行防褥疮,不利于患者护理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俯卧
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该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通过在悬浮垫和交替充气垫基础上增设有俯卧垫,利用俯卧垫中的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对患者头部、胸部以及腿部进行充气实现俯卧体位,控制充气压力和时间变化使患者受压部位压力改善,预防褥疮作用,根据需要利用俯卧垫更换患者卧躺方式,俯卧时利于辅助俯卧通气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包括控制盒和气床垫,所述气床垫包括U型垫、悬浮垫、交替充气垫和俯卧垫;
[0013]所述悬浮垫内均布有悬浮垫横向气囊,所述悬浮垫横向气囊连接有进气组件I;
[0014]所述交替充气垫内均布有横向气囊,所述横向气囊连接有连接有进气组件II;
[0015]所述俯卧垫内设置有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接有进气组件III,
[0016]所述控制盒内设有PCB、用于与进气组件III连通的第一气路和用于与进气组件I和进气组件II连通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包括气泵I和控制阀I,第二气路包括气泵II和控制阀II,所述气泵I、控制阀I、气泵II和控制阀II均与PCB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气床垫还包括翻身垫,所述翻身垫内设置有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分别连接有左气囊进气管和右气囊进气管,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同时连接有泄气管,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与第二气路连通的第三气路,所述第三气路包括用于与左气囊进气管和右气囊进气管连通的控制阀III,所述控制阀III与PCB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头部气囊上部或底部设置有头部第二气囊,所述胸部侧气囊远离头部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有胸部气囊,所述胸部气囊和头部第二气囊均与进气组件III连通。
[0019]进一步,所述翻身垫、悬浮垫、俯卧垫和交替充气垫从下至上依次叠置。
[0020]进一步,所述悬浮垫横向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组件I包括延伸至悬浮垫横向气囊内的泄气管I以及进气A管和/或进气B管,所述进气A管和进气B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横向气囊之间相互隔离,所述进气组件II包括按照顺序依次延伸至横向气囊内的进气A管I,进气B管I和进气C管,所述进气A管I与靠近单向阀进气端的进气A管连通,所述进气B管I与靠近单向阀进气端的进气B管连通,所述进气组件III包括进气管和与进气管连通的泄气管III,所述泄气管I和泄气管III均通过单向阀I与泄气管连通。
[0021]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与控制阀II出口连通,所述控制阀I设置有分别与进气A管I,进气B管I和进气C管连通的出口I、出口II和出口III,所述控制阀III上设置有与左气囊进气管和右气囊进气管连通的左出口和右出口。
[0022]进一步,所述出口I、出口II和出口III之间相互独立或者任一2个连通。
[0023]进一步,所述泄气管位于左气囊和右气囊内均设置有单向阀II。
[0024]进一步,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上均设置有与PCB连接的压力检测传感器。
[0025]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与PCB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读、写控制电路的命令参数。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通过在悬浮垫和交替充气垫基础上增设有俯卧垫,利用俯卧垫中的头部气囊、胸部气囊和腿部气囊对患者头部、胸部以及腿部进行充气实现俯卧体位,控制充气压力和时间变化使患者受压部位压力改善,预防
褥疮作用,根据需要利用俯卧垫更换患者卧躺方式,俯卧时利于辅助俯卧通气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0028]2、本专利技术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避免人体由于持续受到8.0kPa的压力、皮肤内血流量则降至正常的33%以及受压3h以上产生的组织损伤,利用俯卧垫和翻身垫轮流使用,利用悬浮垫和交替充气垫进行解除压力和解除人体接触部位长时间受压引起的褥疮。
[0029]3、本专利技术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利用翻身垫以及俯卧垫,避免患有肺炎及坠积性肺炎患者长期出于平躺位,能够避免年迈患者在其平躺休息时由于其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包括控制盒和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床垫包括U型垫、悬浮垫、交替充气垫和俯卧垫;所述悬浮垫内均布有悬浮垫横向气囊,所述悬浮垫横向气囊连接有进气组件I;所述交替充气垫内均布有竖横气囊,所述横向气囊连接有连接有进气组件II;所述俯卧垫内设置有头部气囊组、胸部气囊组和腿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组、胸部气囊组和腿部气囊连接有进气组件III,(这里是否需要介绍手动阀作用与组成)所述控制盒内设有PCB、用于与进气组件III连通的第一气路和用于与进气组件I和进气组件II连通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包括气泵I和控制阀I,第二气路包括气泵II和控制阀II,所述气泵I、控制阀I、气泵II和控制阀II均与PCB连接;所述气床垫还包括翻身垫,所述翻身垫内设置有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分别连接有左气囊进气管和右气囊进气管,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同时连接有泄气管,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与第二气路连通的第三气路,所述第三气路包括用于与左气囊进气管和右气囊进气管连通的控制阀III,所述控制阀III与PCB连接;所述悬浮垫横向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组件I包括延伸至悬浮垫横向气囊内的泄气管I以及进气A管和/或进气B管,所述进气A管和进气B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横向气囊之间相互隔离,所述进气组件II包括按照顺序依次延伸至横向气囊内的进气A管I,进气B管I和进气C管,所述进气A管I与靠近单向阀进气端的进气A管连通,所述进气B管I与靠近单向阀进气端的进气B管连通,所述进气组件III包括进气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维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