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导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包括连接器、线材、芯片和ABS管,所述连接器内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各与所述线材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材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连接,所述ABS管套在所述芯片外,所述连接器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翅,所述连接翅之间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凸出与所述连接器表面。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通过设置所述ABS管实现了对所述芯片的保护,避免了所述芯片在使用时受到损坏或者腐蚀,延长整个导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所述连接器,实现了对整个导线的快速拆卸和安装,通过设置接线孔实现了对线材的快速夹取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导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信息转变为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号,进一步传输到控制端。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但是传统的传感器与设备连接时需要工人现场安装,有时受设备空间限制,安装很不方便;并且在传感器的连接焊点常被腐蚀,严重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果和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该导线通过设置所述ABS管实现了对所述芯片的保护,避免了所述芯片在使用时受到损坏或者腐蚀,延长整个导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所述连接器,实现了对整个导线的快速拆卸和安装,通过设置接线孔实现了对线材的快速夹取和更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包括连接器、线材、芯片和ABS管,所述连接器内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各与所述线材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线材伸入所述接线孔,所述线材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连接,所述ABS管套在所述芯片外,所述连接器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翅,所述连接翅之间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凸出与所述连接器表面,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侧设有外接槽,所述接线孔包括第一导线包覆孔、第二导线包覆孔、调节臂和弹簧,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相对的一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之间,所述调节臂穿过所述壳体、所述外接槽,与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翅呈V型,且所述连接翅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翅的截面为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的矩形。优选地,所述连接翅的自由端设有拆卸臂,所述拆卸臂的内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ABS管内设有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外表面与所述ABS管内表面接触,内表面与所述芯片连接。优选地,所述线材和所述芯片的连接处设有热缩管,所述热缩管包覆在所述线材和所述芯片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调节臂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部连接,所述绝缘部伸出所述壳体外。该技术安装时,首先工人手动挤压所述调节臂,所述调节臂推动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使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距离增大,然后将所述线材放入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之间,然后松开所述调节臂,完成对导线的夹持固定,然后将所述线材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连接,然后在所述线材和所述芯片的连接处包覆上所述热缩管,并对所述热缩管加热,完成对所述线材和所述芯片连接处的包覆,之后,在所述ABS管内注入适量的所述环氧树脂,然后将所述芯片插入所述环氧树脂内,然后恒温烘烤固化。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该导线通过设置所述ABS管实现了对所述芯片的保护,避免了所述芯片在使用时受到损坏或者腐蚀,延长整个导线的使用寿命;设置所述连接器,实现了整个导线与其他设备的快速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整个导线的安装速率;通过设置接线孔实现了对线材的快速夹取和更换,工人只需要手动挤压所述调节臂即可完成对线材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器的正视图。图3为连接器的测试图。图4为连接器的内部结构图,用于显示第一导线包覆孔和第二导线包覆孔。图中,1、线材;2、芯片;3、环氧树脂;4、ABS管;5、连接器;6、热缩管;51、连接翅;52、限位凸台;53、壳体;54、外接槽;55、接线孔;511、拆卸臂;551、第一导线包覆孔;552、第二导线包覆孔;553、调节臂;554、弹簧;555、导电部;556、绝缘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包括连接器5、线材1、芯片2和ABS管4,所述连接器5内设有两个接线孔55,所述连接器5用于连接整个传感器与外界设备,所述接线孔55内各与所述线材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线材1伸入所述接线孔55,所述接线孔55内安装有所述线材1,所述线材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2连接,所述ABS管4套在所述芯片2外,所述ABS管4用于保护所述芯片2,所述连接器5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翅51,所述连接翅51用于将所述壳体53固定在外接设备上,所述连接翅51之间设有限位凸台52,所述限位凸台52凸出与所述连接器5表面,所述限位凸台52用于限制所述壳体53位于外界设备的深度,所述连接器5包括壳体53,所述壳体53上下两侧设有外接槽54,所述外接槽54用于让位所述接线孔55,以便于使整个传感器与外界设备连接,所述接线孔55包括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调节臂553和弹簧554,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固定在所述壳体53内,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用于包覆导线,所述弹簧554位于所述壳体53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之间,所述弹簧554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使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紧紧的包覆线材1,所述调节臂553穿过所述壳体53、所述外接槽54,与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连接,所述调节臂553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挤压所述弹簧554,实现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的分离,以适应不同粗细的导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翅51呈V型,且所述连接翅51一端与所述连接器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翅51的截面为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的矩形,从而使所述连接翅51存在一定的弹性,便于使所述壳体53卡在外部设备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翅51的自由端设有拆卸臂511,所述拆卸臂511的内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52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设置所述拆卸臂511,实现了对所述壳体53与外界设备的快速安装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BS管4内设有环氧树脂3,所述环氧树脂3外表面与所述ABS管4内表面接触,内表面与所述芯片2连接,所述环氧树脂3在烘干后可以固化所述芯片2,加强所述芯片2的硬度,防止所述芯片2破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材1和所述芯片2的连接处设有热缩管6,所述热缩管6包覆在所述线材1和所述芯片2的连接处,所述热缩管6在受热后可以紧紧贴附在所述芯片2和所述线材1的连接处,以保护线材1与所述芯片2的焊接位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5)、线材(1)、芯片(2)和ABS管(4),所述连接器(5)内设有两个接线孔(55),所述接线孔(55)内各与所述线材(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线材(1)伸入所述接线孔(55),所述线材(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2)连接,所述ABS管(4)套在所述芯片(2)外,所述连接器(5)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翅(51),所述连接翅(51)之间设有限位凸台(52),所述限位凸台(52)凸出与所述连接器(5)表面,所述连接器(5)包括壳体(53),所述壳体(53)上下两侧设有外接槽(54),所述接线孔(55)包括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调节臂(553)和弹簧(554),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固定在所述壳体(53)内,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相对的一侧,所述弹簧(554)位于所述壳体(53)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之间,所述调节臂(553)穿过所述壳体(53)、所述外接槽(54),与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5)、线材(1)、芯片(2)和ABS管(4),所述连接器(5)内设有两个接线孔(55),所述接线孔(55)内各与所述线材(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线材(1)伸入所述接线孔(55),所述线材(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2)连接,所述ABS管(4)套在所述芯片(2)外,所述连接器(5)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翅(51),所述连接翅(51)之间设有限位凸台(52),所述限位凸台(52)凸出与所述连接器(5)表面,所述连接器(5)包括壳体(53),所述壳体(53)上下两侧设有外接槽(54),所述接线孔(55)包括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调节臂(553)和弹簧(554),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固定在所述壳体(53)内,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包覆孔(551)相对的一侧,所述弹簧(554)位于所述壳体(53)和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之间,所述调节臂(553)穿过所述壳体(53)、所述外接槽(54),与所述第二导线包覆孔(55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安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翅(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立,陈军,王广州,吴浩,潘愈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昕铭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