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30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紧贴隧道侧壁的支撑杆和紧贴隧道顶壁且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弧形板、安装板与控制组件,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弧面外侧,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监测机构,且所述监测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当隧道产生形变时,控制组件接收监测机构信号,经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千枚岩隧道的顶部进行监测,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射给移动终端,可以对千枚岩隧道的顶部进行大范围监测,提高对千枚岩隧道顶部的监测精准度,并且可以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降低隧道顶部坍塌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安全施工监测
,具体涉及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千枚岩是一种典型的软岩,在千枚岩区进行隧道施工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隧道易产生变形坍塌,因此需要对隧道进行充分的监测,实时掌握隧道的变形量,进而提高地下操作的安全性。现有的千枚岩隧道变形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并且不易安装。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对千枚岩隧道的顶部进行大范围监测,提高对千枚岩隧道顶部的监测精准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紧贴隧道侧壁的支撑杆和紧贴隧道顶壁且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弧形板、安装板与控制组件,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弧面外侧,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监测机构,且所述监测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当隧道产生形变时,控制组件接收监测机构信号,经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发生形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测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端固设有与隧道顶壁相抵持的抵压板,其底端与套设有弹性件的抵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抵压杆的另一端穿过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部的挡环,并与固设于所述安装孔底部的压力传感器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与传动杆、挡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弧长方向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对应设置有监测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对千枚岩隧道的顶部进行监测,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射给移动终端,可以对千枚岩隧道的顶部进行大范围监测,提高对千枚岩隧道顶部的监测精准度,并且可以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降低隧道顶部坍塌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00和监测组件200,所述监测组件200主要由弧形板210、安装板220与控制组件240构成;所述安装板220内还安装有监测机构230,所述监测机构230包括压力传感器231、传动杆232、抵压杆233、弹性件234与挡环235;所述控制组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支撑杆100紧贴隧道侧壁设置,所述监测组件200紧贴隧道顶壁且与支撑杆100顶端固定连接,该监测组件200在对隧道进行监测的同时还可对隧道的顶部进行支撑。所述安装板220位于所述弧形板210的弧面外侧,且所述安装板220上开设有安装孔221;所述安装孔221内部设置有监测机构230,且所述监测机构230与所述控制组件240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监测机构230包括与所述安装孔221相适配的传动杆232,所述传动杆232顶端固设有与隧道顶壁相抵持的抵压板236,其底端与套设有弹性件234的抵压杆23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抵压杆233的另一端穿过固设于所述安装孔221内部的挡环235,并与固设于所述安装孔22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231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弹性件234为弹簧,其两端分别与传动杆232、挡环23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20的弧长方向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安装孔221,且安装孔221内对应设置有监测机构230,多个监控机构230对隧道顶部不同的位置的点进行监控。在使用时,隧道顶部产生变形对抵压板236进行下压,进而对传动杆232进行下压,进而使得抵压杆233对压力传感器231进行下压,压力传感器231与控制组件240内部的单片机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231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通过控制组件240内部的无线发射器发送到移动终端,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发生形变。依据本技术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技术的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并且能够产生本技术所记载的积极效果。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技术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贴隧道侧壁的支撑杆和紧贴隧道顶壁且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弧形板、安装板与控制组件,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弧面外侧,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监测机构,且所述监测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当隧道产生形变时,控制组件接收监测机构信号,经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发生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贴隧道侧壁的支撑杆和紧贴隧道顶壁且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弧形板、安装板与控制组件,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弧面外侧,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监测机构,且所述监测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当隧道产生形变时,控制组件接收监测机构信号,经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端固设有与隧道顶壁相抵持的抵压板,其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车铁成齐洋谢荣凯唐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