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28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包括同心配合塞头和激光发射装置,同心配合塞头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一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定轴,另一端内设有第二标定轴,第一标定轴和第二标定轴上开设有激光过孔,且两者上的激光过孔均位于连接轴的中心线上,连接轴上设有第二标定轴的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装置,连接轴外套设有通塞头和止塞头,通塞头靠近第二标定轴设置,止塞头靠近第一标定轴设置,通塞头外形呈圆柱状,止塞头的外形呈圆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提高校准精度和校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
本技术涉及军用火炮
,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
技术介绍
军用火炮是目前世界各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使用最频繁的武器装备,精准的打击目标是火炮主要的作用。因此火炮在生产、维修或者移动后,均需要对火炮和瞄准装置进行校准;现有校准大多采用人工校准,即在炮口插放一个镜子,然后通过车内车外多人协作,使瞄准镜瞄准线和火炮抛光中心轴线在远距离交会,完成校准。人工校准主要还是依靠炮兵的目测实现,校准精度偏差大,校准时间长,效率低。CN211205052U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指示的火炮瞄准镜校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同心配合筒、激光指示模块、高分辨率相机模块以及处理及显示模块。该装置通过同心镜筒将炮筒的中心线转移到激光指示模块发射激光光轴上;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模块获取远距离靶标上火炮中心轴线瞄准标记中心与激光光斑的实时图像,调整火炮炮管的空间姿态,使激光光斑中心与远距离靶标上火炮中心轴线瞄准标记中心重合,则将火炮炮管中心轴线与靶标上火炮中心轴线瞄准标记中心校准到同一轴线上。然后通过调整火炮瞄准镜瞄准标记的位置,使其瞄准标记中心与远距离靶标上瞄准镜瞄准分划中心重合。该装置缩短了瞄准镜与火炮之间的校准时间,适当的提高了校准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提高校准精度的火炮用激光对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校准精度的火炮用激光对瞄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包括同心配合塞头和激光发射装置,所述同心配合塞头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定轴,另一端内设有第二标定轴,所述第一标定轴和第二标定轴上开设有激光过孔,且两者上的激光过孔均位于连接轴的中心线上;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二标定轴的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装置;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有通塞头和止塞头;所述通塞头靠近第二标定轴设置,所述止塞头靠近所述第一标定轴设置;所述通塞头外形呈圆柱状,所述止塞头的外形呈圆台状。较佳的,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一端设于支撑筒内,另一端设于螺堵内;所述支撑筒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轴内,且所述支撑筒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二标定轴的端部;所述螺堵与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支撑筒上开设有多组螺母孔,每组螺母孔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螺母孔组成;所述激光发射模块通过锁紧螺母与螺堵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标定轴和第二标定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标定轴包括通光端面和装配圆柱面,所述装配圆柱面的外圈设有翻边定位部。较佳的,所述支撑筒抵靠在所述第二标定轴的翻边定位部上。较佳的,所述止塞头的小圆端靠近所述通塞头,且所述止塞头的小圆端直径与所述通塞头的外圆直径相同。较佳的,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标定轴的一端连接有推杆。本技术结构紧凑,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提高校准精度和校准效率,具体的本设备通过通塞头和止塞头配合,可以稳固的将本设备固定在炮筒上,且能够保证炮口中心位于连接轴中心线上,接着通过激光发射装置配合第一标定轴和第二标定轴,利用激光将连接轴的中心线可视化,进而将炮口中心可视化,便于更加精准的对火炮中心进行校准;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筒支撑激光发射模块,并通过螺母和螺堵对激光发射模块进行固定,进一步增加了激光发射模块与连接轴连接的牢固性,加之,通过通塞头和止塞头共同配合将连接轴塞入炮筒内,大大提升了激光对瞄器在进行校准时其本身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激光对瞄器本身结构不稳定造成的校准误差,进而提高了校准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标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同心配合塞头;2-激光发射装置;21-激光发射模块;22-支撑筒;23-锁紧螺母;24-螺堵;25-螺母孔;3-连接轴;4-第一标定轴;41-通光端面;42-装配圆柱面;43-翻边定位部;5-第二标定轴;6-激光过孔;7-推杆;8-通塞头;9-止塞头;10-靶标;11-螺钉。说明:图中A表示炮口中心,B表示瞄具中心;C表示激光光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包括同心配合塞头1和激光发射装置2,同心配合塞头1包括连接轴3,连接轴3一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定轴4,另一端内设有第二标定轴5,第一标定轴4和第二标定轴5上开设有激光过孔6,且两者上的激光过孔6均位于连接轴的中心线上,即两者上的激光过孔6的轴线均位于炮口中心线上,连接轴3上设有第二标定轴5的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装置2;连接轴3外套设有通塞头8和止塞头9,通塞头8靠近第二标定轴5设置,止塞头9靠近第一标定轴4设置,通塞头8外形呈圆柱状,止塞头9的外形呈圆台状。具体的,止塞头9的小圆端靠近通塞头8,且止塞头9的小圆端直径与通塞头8的外圆直径相同,更有利于提高激光对瞄器装配到炮筒上的便利性,且有效的保证了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本设备通过在连接轴3上配设通塞头8和止塞头9,可以牢固的将连接轴3固定在炮筒内,确保炮口中心位于连接轴3的中心线上,然后通过第一标定轴4和第二标定轴5过滤激光,利用激光将炮口中心线可视化,有利于校准火炮和瞄准装置,降低了校准难度,大大提高了校准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设备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激光发射模块21发出激光光束稳定且不会偏移,进一步提高校准的精度,激光发射装置2包括激光发射模块21,激光发射模块21一端设于支撑筒22内,另一端设于螺堵24内;支撑筒22通过螺钉11固定在连接轴3内,且支撑筒22的端部抵靠在第二标定轴5的端部上,螺堵24与连接轴3的端部固定连接。更为优选的,支撑筒22内开设有两组螺母孔,每组螺母孔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四个螺母孔25组成;通过螺母孔对支撑筒进行位置固定,确保其中心正对激光过孔6。进一步,激光发射模块21通过锁紧螺母23与螺堵24连接,固定了激光发射模块在支撑筒和螺堵内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校准误差,提高校准精度。第一标定轴4和第二标定轴5结构相同,第一标定轴4包括通光端面41和装配圆柱面42,装配圆柱面42的外圈设有翻边定位部43。通过装配圆柱面42与连接轴3进行配合,同时通过翻边定位部43对其进行限位,即降低了装配难度,有保证了装配的精准度,进一步保证了激光过孔6的轴线与炮口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包括同心配合塞头(1)和激光发射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同心配合塞头(1)包括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一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定轴(4),另一端内设有第二标定轴(5),所述第一标定轴(4)和第二标定轴(5)上开设有激光过孔(6),且两者上的激光过孔(6)均位于连接轴的中心线上;所述连接轴(3)上设有第二标定轴(5)的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装置(2);/n所述连接轴(3)外套设有通塞头(8)和止塞头(9);所述通塞头(8)靠近第二标定轴(5)设置,所述止塞头(9)靠近所述第一标定轴(4)设置;所述通塞头(8)外形呈圆柱状,所述止塞头(9)的外形呈圆台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包括同心配合塞头(1)和激光发射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同心配合塞头(1)包括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一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定轴(4),另一端内设有第二标定轴(5),所述第一标定轴(4)和第二标定轴(5)上开设有激光过孔(6),且两者上的激光过孔(6)均位于连接轴的中心线上;所述连接轴(3)上设有第二标定轴(5)的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装置(2);
所述连接轴(3)外套设有通塞头(8)和止塞头(9);所述通塞头(8)靠近第二标定轴(5)设置,所述止塞头(9)靠近所述第一标定轴(4)设置;所述通塞头(8)外形呈圆柱状,所述止塞头(9)的外形呈圆台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炮用激光对瞄器,其特征是:所述激光发射装置(2)包括激光发射模块(21),所述激光发射模块(21)一端设于支撑筒(22)内,另一端设于螺堵(24)内;
所述支撑筒(22)通过螺钉(11)固定在所述连接轴(3)内,且所述支撑筒(22)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二标定轴(5)的端部上;
所述螺堵(24)与所述连接轴(3)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符杰朴相范龙刚王军亮赵大成罗乾隆谢中立
申请(专利权)人:龙之盾智能装备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