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贤坤专利>正文

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在田间免去人蹲、爬作业,平时可仰卧休息的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该车结构简单,主梁下方有二个车轮,主梁上方前半部装有一凹形托板和颚托,凹形托板上装有一表面形状相似的气囊,凹形托板倾角可调。主梁后上方是后座,其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田间定苗、补种、解放苗时,人座于后座并俯卧于气囊上,人体受压小且均匀,双膝离地,足尖后蹬车便可行进,此时人双手可同时进行定苗、补苗、解放苗、拔草等田间手工作业,避免了原来人在地上爬行,单手操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缺点,可减轻农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此车在田间和家中可方便调节前托板倾斜度作躺椅休息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田间手工作业时,用一小车来免去人在地上蹲、爬,使人俯卧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专利技术前,已有一种坐式的拾花定苗二用车专利技术,并获专利(审定公告号:2185969,申请号:93245545,分类号:A01D46/08),但在以后的近十年中,此专利曾有一厂家试产以图推广,但并没有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这种拾花定苗二用车十年来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有如下原因:农工在田间使用这种定苗车作业时,人是基本直坐于车上进行地表手工作业,如定苗、补苗、解放苗等。虽然这种车避免了人的蹲、爬,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但上述作业,人手必须着地,并左右要达到一定幅宽(如定苗),才能在一次行程中同时定几行苗。故人在车上心须弯腰、前倾、左右摆动,人的重心大部分时间是偏离坐位的,重心的偏离必须要由下肢来支撑并保持平衡,人在如此状态下虽然免去了蹲、爬之苦但还是感到不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有时甚至于下降,所以上述这种坐式二用车不适合于这些手需触地的田间手工作业,这是得不到应用推广的原因之一。另外农工在整个作物种植季节,至多用上十天半个月,其余时间只能闲置,不能作它用,这就涉及到成本过高,这也是此技术不能应用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新疆种植棉花、玉米、甜菜已有数千万亩,并且这些作物从种到收大部份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但在其中还有些作业需要人力来完成,如前面提到的定苗、补种,一些无霜期短的地区的解放棉苗工作。据对定苗作业调查,多数人反映定苗时人体能消耗不大,但要蹲、爬,还是很艰苦和疲劳的,通常人工定苗效率为0.025公顷/小时人,每人每天工作10-12小时可定苗0.25~0.3公顷,按一个农工承包2公顷棉田计,定苗需要7-8天才能完成。随着机械化采棉推广,棉农的承包面积还会扩大,而现今每穴只播一粒种和种子百分之百的发芽技术至今还不能达到,因此像定苗之类的工作必须由人工来做,而此作业时人必须要蹲或爬。因此人不但疲劳而且工作效率低。而本技术可以免去人蹲或跪爬,且人可以俯卧作业,减轻工人的疲劳,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在作业季节过后,本技术可作躺椅在家中供休息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人在田间定苗,补苗,解放苗时免于蹲爬之苦。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车,该小车能使人在上述手工作业中原来蹲或爬的姿势,改为俯卧的姿势,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该小车在田间不用时可在家中作躺椅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车有一车樑,下方有两轮,上方前有凹形托板,颚托,后有座。大部分用轻质材料制。为-->防轮陷入地面过深,轮子较宽,为使人俯卧后双膝离地而双手自由触地并达到较大宽度,车身较底。轮子直径较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轻人在田间定苗、补苗、解放苗等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田间、家居二用车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二用车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I-I面剖视图图4是图1中II-II面剖视图图5是图1中III-III面剖视图图中:1.颚托,2.弧形调节板,3.充气囊,4.凹形托板,5.后座垫,6.行走轮叉架,7.后座高度调节卡,8.车樑,9.托板倾角调节板,10.支承销,11.行走轮,12.车樑卡,13.行走轮轴,14.螺帽,15.盖,16.密封圈,17.轴承,18.内轮毂,19.后座托,20.座垫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行走轮(11)与行走车轮叉架(6)用车樑卡(12)分别固定于车樑(8)前后端下方,车樑(8)上方前部有倾斜放置的凹形托板(4)和充气囊(3),下端与车樑(8)铰连,上端与颚托(1)连,凹形托板(4)中部下方与托板倾角调节板(9)铰接。樑后部上方是后座,其高度可用位于车樑(8)下的后座高度调节卡(7)上螺栓调节,在图3中,车樑卡(12)将车樑(8)和行走车轮叉架(6)联接在一起。行走轮轴(13)二端卡入行走轮叉架(6)下端缺口内,并用螺帽(14)固定。内轮毂(18)与车轮轴(13)之间用轴承(17)支承,二端有盖(15),盖内有密封圈(16)。在图4中,凹形托板(4)上方覆盖一表面形状与其似的充气囊。凹形托板(4)下方与托板倾角调节板铰接,托板倾角调节板(9)下端卡在樑侧的支承销(10)上。在图5中,车樑(8)的后部有一长孔。从该长孔上方装入后座高度调节卡(7),后座高度调节卡(7)内有后座托(19)下部的管,后座托(19)上方装座垫底板(20),和后座垫(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在一根车樑下,前后端分别用车樑卡,行走轮叉架装有二个宽轮缘行走轮,其特征是:车樑上方有一倾斜置放的凹形托板,前连一颚托,后下铰接于樑,上覆一气囊,樑后部有一座,人可坐于其上并俯卧于凹形托板,颚由颚托托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在一根车樑下,前后端分别用车樑卡,行走轮叉架装有二个宽轮缘行走轮,其特征是:车樑上方有一倾斜置放的凹形托板,前连一颚托,后下铰接于樑,上覆一气囊,樑后部有一座,人可坐于其上并俯卧于凹形托板,颚由颚托托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俯卧田间作业、仰卧家用休息二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坤黄钢肖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贤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