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
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施工
,具体为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标段内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断层和褶皱,岩性为砂岩、页岩、泥岩及板岩,主要软岩为泥岩、页岩、炭质板岩、炭质页岩和断层角砾岩,通过地勘钻孔地应力测试,部分地段发生软岩大变形。软弱围岩地段开挖揭示围岩:页岩夹泥岩,且伴有遇水易崩解软化,呈薄层状,胶结性差,产状与隧道轴线小角度相交,岩层陡倾,软岩大变形隧道中初支变形、侵限换拱问题也日益增多。采取传统的单一锚杆支护体系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对围岩条件的依赖度较高,尤其在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的围岩,难以控制变形,甚至由于其体系局部承载结构毁坏造成大部分支护失效,进而导致隧道坍塌、冒顶等现象,因此,仅仅通过单一锚杆对软岩大变形隧道进行支护早已不能满足支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单一锚杆支护体系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对围岩条件的依赖度较高,尤其在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的围岩,难以控制变形,甚至由于其体系局部承载结构毁坏造成大部分支护失效,进而导致隧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隧道的掌子面内部分为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初支钢架由拱顶单元、拱腰单元、边墙单元、拱底单元及将初支钢架形成闭合式的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初支钢架上设置有超前预应力锚索、径向预应力锚索、长树脂预应力锚索及短树脂预应力锚索;/n所述超前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于上台阶两榀初支钢架之间的拱顶单元与两侧拱腰单元的初支围岩上,超前预应力锚索与掘进方向呈角度设置;/n所述径向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于中台阶两榀初支钢架之间的边墙单元的初支围岩上,径向预应力锚索的设置角度为径向拱墙锚固围岩;/n所述长树脂预应力锚索和短树脂预应力锚索分别间隔设置于初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隧道的掌子面内部分为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初支钢架由拱顶单元、拱腰单元、边墙单元、拱底单元及将初支钢架形成闭合式的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初支钢架上设置有超前预应力锚索、径向预应力锚索、长树脂预应力锚索及短树脂预应力锚索;
所述超前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于上台阶两榀初支钢架之间的拱顶单元与两侧拱腰单元的初支围岩上,超前预应力锚索与掘进方向呈角度设置;
所述径向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于中台阶两榀初支钢架之间的边墙单元的初支围岩上,径向预应力锚索的设置角度为径向拱墙锚固围岩;
所述长树脂预应力锚索和短树脂预应力锚索分别间隔设置于初支钢架的拱顶单元、拱腰单元、边墙单元及拱底单元的初支围岩上,长树脂预应力锚索和短树脂预应力锚索的设置角度为径向拱墙锚固围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有多环,每环设置3-7根,超前预应力锚索与掘进方向的角度为20-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有多环,每环设置2-4根,径向预应力锚索与超前预应力锚索在同一横截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加强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预应力锚索和径向预应力锚索为相同结构的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从后端至前端依次分为外锚段、设置于钻孔内的自由段和锚固段,锚固段前端设有导向头,自由段与锚固段之间设有止浆环,所述预应力锚索中的钢绞线为高强度低松弛黏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涛,刘铁成,赵文建,徐远鹏,余漾,邓宏鹏,匡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