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9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包括浇筑台体、护栏、升降支柱和支座,护栏固定连接在浇筑台体的上方边缘位置,升降支柱的顶端与浇筑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配合,支座与升降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浇筑台体上设有站立台板和分设于站立台板两侧用以收集石粒的两个石粒收集装置。浇筑材料中掺杂的石粒弹跳至石粒收集装置之内,对石粒进行收集,避免向浇筑平台下方掉落,对下方人员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
本技术涉及浇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居住或者其他活动的房屋或者场所,而房建混凝土浇筑工作台是一种用于房建工作中整体浇筑的辅助设备,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房建浇筑平台,在对浇筑过程中,浇筑材料中混入的碎石杂质容易溢出、撒溅,圆形石粒子就会从平台上掉落,对浇筑平台下方的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有效地实现对浇筑过程中碎石粒的自动收集。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包括浇筑台体、护栏、升降支柱和支座,所述护栏固定连接在浇筑台体的上方边缘位置,所述升降支柱的顶端与所述浇筑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支座与升降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浇筑台体通过所述升降支柱与所述支座活动配合;所述浇筑台体上设有用以收集石粒的两个石粒收集装置和站立台板,两个所述石粒收集装置分布于所述站立台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石粒收集装置上设有铰接轴、贯穿块、单向开合板、复位弹簧和收集槽,所述铰接轴贯穿于所述贯穿块内部且与所述贯穿块活动卡合,所述贯穿块与所述单向开合板的一端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单向开合板下方且与所述单向开合板活动配合,所述单向开合板上端设有洞状网面,下端为实心板面,中间为空心槽,侧端为开口状态,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单向开合板下方,所述单向开合板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收集槽活动配合。优选的,所述贯穿块嵌套安装在所述浇筑台体的边缘内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浇筑台体相连接,所述收集槽嵌套安装于所述浇筑台体的内腔之中,所述单向开合板的一端与所述站立台板间隙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单向开合板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站立台板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单向开合板的侧端开口设于所述收集槽槽口的内侧,以便承接所述单向开合板中掉落的石粒。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外端面固接拉手。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底部安装四个转轮。优选的,所述转轮具体为万向轮。与上述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包括浇筑台体、护栏、升降支柱和支座,浇筑台体上设有站立台板和用以收集石粒的两个石粒收集装置,两个石粒收集装置分设于站立台板的两侧,浇筑材料中掺杂的石粒弹跳出来,弹落至石粒收集装置之内,实现石粒的收集,避免向浇筑平台下方掉落,危害施工人员安全,从而提升了施工的安全系数。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进行房建混凝土浇筑施工,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浇筑台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其中,1-浇筑台体、2-护栏、3-升降支柱、4-支座、5-万向轮;11-石粒收集装置、12-站立台板、111-铰接轴、112-贯穿块、113-单向开合板、114-复位弹簧、115-收集槽、116-拉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上、下、左、右”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上、下、左、右方向。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均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习惯用法以及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浇筑台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包括浇筑台体1、护栏2、升降支柱3和支座4,护栏2如图1所示,固定安装在浇筑台体1顶部四周边缘位置,起安全防护作用,其可以为混凝土护栏也可以为钢制护栏,升降支柱3的顶端与浇筑台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配合,升降支柱3的下端与支座4固定连接,升降支柱3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升降柱结构,具有可升降结构,以带动浇筑台体1升降运动。浇筑台体1的中部设有站立台板12,站立台板12为板状结构,其两侧各设有一个嵌合部,用以安装石粒收集装置11,站立台板12用以供施工人员站立,石粒收集装置11用以收集浇筑材料中弹落至其上的石粒。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石粒收集装置11包括铰接轴111、贯穿块112、单向开合板113、复位弹簧114和收集槽115,贯穿块112呈矩形块状结构,铰接轴111贯穿于贯穿块112内部且与贯穿块112活动卡合,贯穿块112通过铰接轴111与单向开合板113的一端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复位弹簧114连接于单向开合板113下方且与单向开合板113活动配合,单向开合板113上端设有洞状网面,下端为实心板面,中间为空心槽,侧端呈开口状态,收集槽115位于单向开合板113的下方,单向开合板113通过复位弹簧114与站立台板12活动配合。浇筑材料中掺杂的石粒弹跳至石粒收集装置11时,由于石粒收集装置11的单向开合板113顶面为洞口网面,下端为实心板面,中间为空心槽,单向开合板113的一端(也即右端)为开口状态,石粒经洞口网面落入单向开合板113内,当单向开合板113内石粒累积较多时,因受累积石粒的重力作用,单向开合板113绕着铰接轴111向收集槽115翻折,石粒从单向开合板113的右侧开口端滑落至收集槽115内部,从而对石粒进行收集,避免向浇筑台体1下方掉落,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健康。具体地,贯穿块112嵌套安装在浇筑台体1的边缘内部,复位弹簧114的一端与浇筑台体1相连接,收集槽115嵌套安装于浇筑台体1的内腔之中且与浇筑台体1活动卡合,单向开合板113的一端与站立台板12间隙配合连接,在复位弹簧114的作用下,实现单向开合板113的自动翻转及复位,使得复位状态的单向开合板113大体维持水平位置。为了实现对石粒的有效承接,优选的,应保证单向开合板113的上端面低于站立台板12的上端面,并且单向开合板113的侧端开口设于收集槽115槽口的内侧,以便承接单向开合板113中掉落的石粒,如此设置,实现对掉落石粒的有效承接,确保石粒掉落至收集槽115之内。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人手拉拽收集槽115,可以在收集槽115朝向人体的外端面安装拉手116,如图3所示,该拉手116固定安装在收集槽115的前端中心位置,以便于施工人员取出收集槽115,将收纳于收集槽115内的石粒倒出,更加方便省力。更进一步地,为方便浇筑平台整体移动,可以在支座4的底部四周安装四个转轮5,使得浇筑平台整体运动更加灵活,更加省力。优选的,转轮5选用万向轮,便于移动至目标位置处进行锁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台体(1)、护栏(2)、升降支柱(3)和支座(4),所述护栏(2)固定连接在浇筑台体(1)的上方边缘位置,所述升降支柱(3)的顶端与所述浇筑台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支座(4)与升降支柱(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浇筑台体(1)通过所述升降支柱(3)与所述支座(4)活动配合;/n所述浇筑台体(1)上设有用以收集石粒的两个石粒收集装置(11)和站立台板(12),两个所述石粒收集装置(11)分布于所述站立台板(12)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台体(1)、护栏(2)、升降支柱(3)和支座(4),所述护栏(2)固定连接在浇筑台体(1)的上方边缘位置,所述升降支柱(3)的顶端与所述浇筑台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支座(4)与升降支柱(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浇筑台体(1)通过所述升降支柱(3)与所述支座(4)活动配合;
所述浇筑台体(1)上设有用以收集石粒的两个石粒收集装置(11)和站立台板(12),两个所述石粒收集装置(11)分布于所述站立台板(1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混凝土浇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粒收集装置(11)上设有铰接轴(111)、贯穿块(112)、单向开合板(113)、复位弹簧(114)和收集槽(115),所述铰接轴(111)贯穿于所述贯穿块(112)内部且与所述贯穿块(112)活动卡合,所述贯穿块(112)与所述单向开合板(113)的一端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复位弹簧(114)连接于所述单向开合板(113)下方且与所述单向开合板(113)活动配合,所述单向开合板(113)上端设有洞状网面,下端为实心板面,中间为空心槽,侧端为开口状态,所述收集槽(115)位于所述单向开合板(113)下方,所述单向开合板(11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洪刘江牛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