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7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包括安装条和加强筋,所述安装条的上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块的外侧连接有节能墙板主体,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节能墙板主体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填充泡棉,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凸条,所述节能墙板主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强筋安置于节能墙板主体的内部上侧,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涂层。该建筑节能型墙板设置有防护涂层,且防护涂层为合成树脂乳液制成,不仅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的防腐性、耐火和耐候性等,对其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还提高了其外表面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板
,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建筑总能耗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0%,居耗能首位,而且建筑用能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仍在逐年上升,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其中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是现在建筑节能降耗的重点之一。现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保温及夹心保温三种方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建筑节能型墙板。市场上的建筑节能型墙板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的强度低,韧性差,且体积和质量较大,其安装与拆卸不方便,并且外部的防护性差,容易损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型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建筑节能型墙板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的强度低,韧性差,且体积和质量较大,其安装与拆卸不方便,并且外部的防护性差,容易损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包括安装条和加强筋,所述安装条的上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块的外侧连接有节能墙板主体,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节能墙板主体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填充泡棉,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凸条,所述节能墙板主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强筋安置于节能墙板主体的内部上侧,且节能墙板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涂层。优选的,所述节能墙板主体通过卡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和卡块均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安装条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卡块的截面为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填充泡棉与节能墙板主体之间为固定粘接,且填充泡棉的厚度与安装条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凸条与凹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凸条与节能墙板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节能墙板主体内部的通孔设置有三个。优选的,所述防护涂层与节能墙板主体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节能墙板主体内的加强筋为矩阵式结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节能型墙板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卡合结构,使节能墙板主体在安装时无需螺栓的固定或混凝土的粘接,从而为节能墙板主体的安装和拆卸提供了方便,并通过三组卡块的设置,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安装时的牢固性;通过卡块与安装条的一体化结构,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支撑结构的牢固性,并在安装孔的设置下,方便了安装条在墙面上的固定,通过卡块的圆形截面,有利于卡槽的卡合,并提高了其卡合后的贴合度。该建筑节能型墙板通过填充泡棉的设置,有效的将节能墙板主体与安装条形成的空隙进填充,有效的避免了节能墙板主体中部的下陷变形,从而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凸条与凹槽的卡合结构,方便了多块节能墙板主体之间的定位对接,并使其连接处形成凹凸结构,提高了其连接处的严密性,通过通孔的设置,在保证了节能墙板主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整体的质量。该建筑节能型墙板的防护涂层为合成树脂乳液制成,不仅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的防腐性、耐火和耐候性等,对其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还提高了其外表面的美观性,通过加强筋的连接,从而节能墙板主体的内部进行了加固,从而提高了其整体的韧性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条;2、卡块;3、安装孔;4、节能墙板主体;5、卡槽;6、填充泡棉;7、凸条;8、凹槽;9、通孔;10、加强筋;11、防护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包括安装条1和加强筋10,安装条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2,且卡块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3,卡块2的外侧连接有节能墙板主体4,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5,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填充泡棉6,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右侧设置有凸条7,节能墙板主体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8,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通孔9,加强筋10安置于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上侧,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涂层11。节能墙板主体4通过卡槽5与卡块2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5和卡块2均设置有三组,通过卡槽5与卡块2的卡合结构,使节能墙板主体4在安装时无需螺栓的固定或混凝土的粘接,从而为节能墙板主体4的安装和拆卸提供了方便,并通过三组卡块2的设置,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4安装时的牢固性;卡块2与安装条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卡块2的截面为圆形结构,通过卡块2与安装条1的一体化结构,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4支撑结构的牢固性,并在安装孔3的设置下,方便了安装条1在墙面上的固定,通过卡块2的圆形截面,有利于卡槽5的卡合,并提高了其卡合后的贴合度;填充泡棉6与节能墙板主体4之间为固定粘接,且填充泡棉6的厚度与安装条1的厚度相等,通过填充泡棉6的设置,有效的将节能墙板主体4与安装条1形成的空隙进填充,有效的避免了节能墙板主体4中部的下陷变形,从而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4安装后的稳定性;凸条7与凹槽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凸条7与节能墙板主体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节能墙板主体4内部的通孔9设置有三个,通过凸条7与凹槽8的卡合结构,方便了多块节能墙板主体4之间的定位对接,并使其连接处形成凹凸结构,提高了其连接处的严密性,通过通孔9的设置,在保证了节能墙板主体4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整体的质量;防护涂层11与节能墙板主体4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节能墙板主体4内的加强筋10为矩阵式结构分布,防护涂层11为合成树脂乳液制成,不仅提高了节能墙板主体4的防腐性、耐火和耐候性等,对其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还提高了其外表面的美观性,通过加强筋10的连接,从而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进行了加固,从而提高了其整体的韧性和强度。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建筑节能型墙板,首先将三根安装条1通过安装孔3按照一定的间距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在安装条1的上部设置有一体化的卡块2,且卡块2的截面为圆形状结构,然后将节能墙板主体4按压在卡块2上,使节能墙板主体4背面的卡槽5与卡块2进行卡合,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使节能墙板主体4在安装时无需螺栓的固定或混凝土的粘接,从而为节能墙板主体4的安装和拆卸提供了方便,然后将多个节能墙板主体4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节能墙板主体4安装后,通过其背面的填充泡棉6,有效的将节能墙板主体4与安装条1形成的空隙进填充,避免了节能墙板主体4中部的下陷变形,然后通过左右移动节能墙板主体4,使其右侧的凸条7与另一个节能墙板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包括安装条(1)和加强筋(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2),且卡块(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卡块(2)的外侧连接有节能墙板主体(4),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5),所述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填充泡棉(6),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右侧设置有凸条(7),所述节能墙板主体(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8),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通孔(9),所述加强筋(10)安置于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上侧,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涂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包括安装条(1)和加强筋(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2),且卡块(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卡块(2)的外侧连接有节能墙板主体(4),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5),所述节能墙板主体(4)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填充泡棉(6),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右侧设置有凸条(7),所述节能墙板主体(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8),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通孔(9),所述加强筋(10)安置于节能墙板主体(4)的内部上侧,且节能墙板主体(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涂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墙板主体(4)通过卡槽(5)与卡块(2)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5)和卡块(2)均设置有三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棪李晓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