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5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1
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包括钢模板槽,钢模板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在钢模板槽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钢模板槽一侧外壁的上部与楼层的外端面贴合设置,钢模板槽两侧侧壁的上边缘均与楼层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楼面四周下翻钢筋混凝土板,采用钢模板槽作为模板从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且不需要拆卸钢模板槽,方便施工且结构强度大,作用是防火分隔;在同楼层的地面施工作业,减少高空临边作业防护费用和安全风险;总体施工费用综合经济价值较大,适合于装配式钢结构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和混凝土混合建筑
,具体涉及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超高混凝土建筑结构中,不具备墙面的楼层,须在楼面的外侧固定设置下翻的收边板,传统的混凝土的结构采用模板在楼面外侧注塑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形成收边板,该收边板起防火分隔作用,其中,在设置模板和注塑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需在下层架设脚手架和支撑架,分别用于人员的施工和模板的支撑,但是围绕超高建筑搭设脚手架非常危险且耗时耗工。目前,由于装配式钢建筑结构的发展,超高建筑也可以是装配式钢建筑结构,或者为钢建筑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混合建筑,结合钢结构的快速施工优势和结构强度优势,超高建筑的楼面采用钢结构装配形成,但是超高建筑仍需在楼面的外侧设置下翻的钢筋混凝土收边板,在钢结构的楼面外侧设置钢筋混凝土的收边板,作用是防火分隔,需在相邻下一楼面对上一楼面进行施工,具备连接困难、施工困难、成本高等问题,且没有相似方案可以学习和借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包括钢模板槽,所述钢模板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槽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所述钢模板槽一侧外壁的上部与楼层的外端面贴合设置,所述钢模板槽两侧侧壁的上边缘均与所述楼层的外边缘固定连接。进一步为:所述楼层的外边缘设有水平设置的包边钢板,在所述包边钢板的底面上支撑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楼层的外边沿设置,所述纵梁的外端面与所述钢模板槽内侧外壁的上部贴合,所述钢模板槽的内侧槽口边缘翻折至所述纵梁的顶面上并于所述纵梁的顶面贴合及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槽的外侧槽口边缘高于其内侧槽口边缘,所述钢模板槽的外侧槽口边缘通过钢筋与所述包边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为:所述横梁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工字钢的顶板贴合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边钢板上,所述纵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向所述工字钢,所述槽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字钢的端头上。进一步为:所述包边钢板的外端边缘位于所述槽钢的正上方,所述钢模板槽的内侧槽口边缘的翻边夹持在所述包边钢板和槽钢之间。进一步为:在所述钢模板槽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钢模板槽的内侧侧壁和外侧侧壁固定连接,固定销作为防涨模螺栓。进一步为:所述固定销沿所述钢模板槽的长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为:在所述钢模板槽的中部分布有上下两排所述固定销。进一步为:在所述包边钢板上预制有钢筋混凝土地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板与所述钢模板槽中的钢筋混凝土一体化设置。进一步为:所述钢模板槽为镀锌钢板制成。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传统施工方式是安装型钢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和木模板,本工法采用装配式钢模板,可以不用安装脚手架和木模板,综合费用降低;2、本工程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楼面四周下翻钢筋混凝土板,采用钢模板槽作为模板从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且不需要拆卸钢模板槽,方便施工且结构强度大,作用是防火分隔;3、装配式钢模板采用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同层装配式安装,在高度方向增加限位和防涨模螺栓,钢模板安装好免拆除,大大减少人工费用和拆除费用;4、在同楼层的地面施工作业,减少高空临边作业防护费用和安全风险;5、本技术总体施工费用综合经济价值较大,适合于装配式钢结构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钢模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边钢板;2、横梁;3、钢筋混凝土地板;4、钢筋;5、钢模板槽;6、纵梁;7、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钢模板槽5,所述钢模板槽5由厚度为1.2mm的镀锌钢板制成,钢模板槽5的槽高为500mm,槽宽为80mm,相邻钢模板槽5相互连通并密封固定连接,相邻钢模板槽5的连接边边缘相互重合并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槽5的开口朝上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槽5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所述钢模板槽5一侧外壁的上部与楼层的外端面贴合设置,所述钢模板槽5两侧侧壁的上边缘均与所述楼层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楼层的外边缘设有水平设置的包边钢板1,在所述包边钢板1的底面上支撑设置有横梁2,在所述横梁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纵梁6,所述纵梁6沿所述楼层的外边沿设置,所述纵梁6的外端面与所述钢模板槽5内侧外壁的上部贴合,所述钢模板槽5的内侧槽口边缘翻折至所述纵梁6的顶面上并于所述纵梁6的顶面贴合及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槽5的外侧槽口边缘高于其内侧槽口边缘,所述钢模板槽5的外侧槽口边缘通过钢筋5与所述包边钢板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工字钢的顶板贴合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边钢板1上,所述纵梁6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向所述工字钢,所述槽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字钢的端头上;所述包边钢板1的外端边缘位于所述槽钢的正上方,所述钢模板槽5内侧槽口边缘的翻边夹持在所述包边钢板1和槽钢之间。在所述钢模板槽5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固定销7,所述固定销7的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钢模板槽5的内侧侧壁和外侧侧壁固定连接,固定销7作为防涨模螺栓;所述固定销7沿所述钢模板槽5的长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槽5的中部分布有上下两排所述固定销7。另外,在所述包边钢板1上预制有钢筋混凝土地板3,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板3与所述钢模板槽5中的钢筋混凝土一体化设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槽,所述钢模板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槽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所述钢模板槽一侧外壁的上部与楼层的外端面贴合设置,所述钢模板槽两侧侧壁的上边缘均与所述楼层的外边缘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槽,所述钢模板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槽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所述钢模板槽一侧外壁的上部与楼层的外端面贴合设置,所述钢模板槽两侧侧壁的上边缘均与所述楼层的外边缘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的外边缘设有水平设置的包边钢板,在所述包边钢板的底面上支撑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楼层的外边沿设置,所述纵梁的外端面与所述钢模板槽内侧外壁的上部贴合,所述钢模板槽的内侧槽口边缘翻折至所述纵梁的顶面上并于所述纵梁的顶面贴合及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槽的外侧槽口边缘高于其内侧槽口边缘,所述钢模板槽的外侧槽口边缘通过钢筋与所述包边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层作业的楼面下翻薄壁混凝土整体装配式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工字钢的顶板贴合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边钢板上,所述纵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向所述工字钢,所述槽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字钢的端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界杨得喜胡文悌刘俊赵伟曹玲玲张凡闫菲菲贾俊峰李昊关振威闫文浩张留生赵兴杨利娟原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