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30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包括相互对接的左平台和右平台,左平台和右平台均包括底板及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半包围护栏,在底板的对接侧侧边的中部设有用于绕设在柱体上且抵接在柱体上的缺口,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挂接在柱体上的挂接件,挂接件位于缺口的正上方且位于操作平台的中部。通过挂接件将左平台和右平台挂接在柱体上,并使左平台和右平台对接形成操作平台,底板上的缺口绕设并抵接在柱体上,使得操作平台能稳固地连接在柱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挂接件和缺口配合可使操作平台快速固定安装在柱体上,也可使操作平台能从柱体上快速取下。使操作平台能从柱体上快速取下。使操作平台能从柱体上快速取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高层建筑的楼体框架由柱体和楼盖,楼盖设置在柱体上,在对楼盖施工时需对柱体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或者需要在柱体上固定和安装辅助结构。当可快速在柱体上的某个部位进行操作时,操作员可站在吊车的吊篮中在柱体上进行短时的施工作业;当需在柱体上的某个部位进行长时间作业时,则需在柱体上设置操作平台,操作员登上操作平台后在操作平台上进行长时间作业。
[0003]申请公布号 CN111424950A一种钢柱吊装装置及钢柱吊装施工方法以及其监理方法,所述吊装装置包括操作平台,钢柱穿过操作平台的中央,操作平台包括左平台和右平台,左平台和右平台抵接,左平台和右平台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操作平台底端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与左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右半环与右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左半环与右半环均靠近钢柱设置,左半环和右半环与钢柱之间均设置有抵紧组件。其中,左平台和右平台相向移动至一起后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操作复杂,装卸不便;操作平台通过抵紧组件将左半环和右半环固定连接在钢柱上,通过抵紧的方式将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在钢柱上的方式,安全系数低,抵紧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使操作平台承载较重的重量。
[0004]授权公告号 CN205206283U悬挂式对接操作平台,钢结构柱的侧壁设有连接吊耳,悬挂式对接操作平台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底板吊耳,底板吊耳与所述连接吊耳之间通过拉杆固定连接;其中,通过拉杆将悬挂式对接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在钢结构柱上的方式,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目的在于使操作平台和钢柱之间的连接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且保证连接结构的强度。
[0006]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包括相互对接的左平台和右平台,所述左平台和右平台均包括底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半包围护栏,在所述底板的对接侧侧边的中部设有用于绕设在柱体上且抵接在所述柱体上的缺口,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挂接在柱体上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位于所述缺口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中部。
[0007]当柱体为方体型或为圆柱型时,为便于适配柱体,进一步:所述缺口为U型结构或者为C型结构。
[0008]由于缺口需要抵接在柱体上,为强化缺口的强度,进一步:在所述底板上沿所述缺口固定连接有耐磨加固件。避免操作平台长时间作业后缺口被磨损损坏。
[0009]进一步:所述耐磨加固件为不锈钢钢管。
[0010]在保证挂接件与底板之间连接强度的情况下,简化挂接件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挂接件与底板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一连接件和斜向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端部,所述挂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底板之间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挂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稳固地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0011]进一步:所述挂接件为水平设置的杆件,所述杆件的两端与底板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体使用时,将杆件挂接在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挂接槽内,方便操作。
[0012]为适配圆型柱体或方型柱体,进一步:所述杆件为直线型结构或者为弧形结构。当柱体为方型柱体时配合使用直线型结构的杆件,当柱体为圆型柱体时配合使用弧形结构的杆件,并杆件的两端分别挂接在两个挂接槽内。
[0013]操作员可通过吊车进入操作平台,也可通过攀爬柱体进入操作平台,为便于操作员攀爬时进入操作平台,进一步:在所述右平台的底板上开设有入口,在所述入口的上方设置有封合所述入口的封合门,所述封合门的一侧侧边与所述入口的一侧侧边铰接,所述封合门的另一侧侧边搭接在所述入口的另一侧侧边上。
[0014]为减轻底板的重量,进一步:所述底板和封合门均包括水平框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框架上表面的网格。
[0015]为方便左平台和右平台对接,进一步:所述左平台的半包围护栏一侧侧边与所述右平台的半包围护栏一侧侧边铰接,所述左平台的半包围护栏另一侧边与所述右平台的半包围护栏另一侧通过搭扣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挂接件将左平台和右平台挂接在柱体上,并使左平台和右平台对接形成操作平台,底板上的缺口绕设并抵接在柱体上,使得操作平台能稳固地连接在柱体上;本技术通过挂接件和缺口配合可使操作平台快速固定安装在柱体上,也可使操作平台能从柱体上快速取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在柱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操作平台;101、水平框架;102、网格;11、左平台;111、半包围护栏;112、底板;12、右平台;13、缺口;131、耐磨加固件;14、入口;15、封合门;16、第一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18、挂接件;19、搭扣;2、柱体;21、挂接槽;3、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
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2]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相互对接的左平台11和右平台12,所述左平台11和右平台12均包括底板112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12上的半包围护栏111,在所述底板112的对接侧侧边的中部设有用于绕设在柱体2上且抵接在所述柱体2上的缺口13,在所述底板11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挂接在柱体2上的挂接件18,所述挂接件18位于所述缺口13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中部。
[0023]其中,所述缺口13为U型结构或者为C型结构,在所述底板112上沿所述缺口13固定连接有耐磨加固件131,所述耐磨加固件131为不锈钢钢管。
[0024]所述挂接件18与底板112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一连接件16和斜向的第二连接件17,所述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6的上端端部,所述挂接件18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6、第二连接件17和底板112之间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挂接件18通过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7能稳固地固定连接在底板112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包括相互对接的左平台和右平台,所述左平台和右平台均包括底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半包围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对接侧侧边的中部设有用于绕设在柱体上且抵接在所述柱体上的缺口,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挂接在柱体上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位于所述缺口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U型结构或者为C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沿所述缺口固定连接有耐磨加固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加固件为不锈钢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设在柱体上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与底板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一连接件和斜向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端部,所述挂接件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鑫李旭禄宋新利赵奎李冬玖万江龙班龙宾张志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