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玉祥专利>正文

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52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道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容器以及用以向处理容器中曝气的曝气装置,处理容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导通连接有进水泵。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处理河道底泥及河道污水,保证河道水环境体系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这些污染物会污染底泥,造成底泥发黑发臭,而且这些污染物还会在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因此,底泥的污染与水体的污染息息相关。现有技术对河道的处理多集中在水体污染的处理,对底泥处理的研究较少,采用的方法包括底泥清除、污泥固化、异位修复等;这些修复方式均存在工程量大、资源设备耗费大等问题,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处理效果好的河道底泥处理装置,以方便的解决河道底泥发黑发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处理河道底泥及河道污水,保证河道水环境体系的正常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容器以及用以向处理容器中曝气的曝气装置,处理容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导通连接有进水泵;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营养供给系统,营养供给系统包括相互导通的营养供给管和营养储存箱,营养供给管远离营养储存箱的一端与处理容器导通;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微生物供给系统,微生物供给系统包括微生物供给管。进一步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曝气泵和多件曝气头,曝气头设于处理容器内部且与曝气泵导通,进气管一端与曝气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河道水体表面。进一步地,进气管远离曝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浮块。进一步地,处理容器为箱体,箱体包括氧化沟以及密封盖设于氧化沟顶部的盖体;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于氧化沟的侧壁。进一步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地,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于氧化沟内。进一步地,处理容器为管道。进一步地,处理容器底部设置有用以将处理容器固定于河底的固定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将处理容器置于底泥污染严重的河道底部,通过进水泵将底泥和污水的混合物输送至处理容器中,向处理容器中曝气供氧,使得底泥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从而将底泥以及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对底泥和污水进行处理。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移动,使用方便,无需额外投入,利用底泥中含有的微生物对其进行处理,简单有效,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沉箱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沉箱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去掉盖体后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箱体,11-氧化沟,12-进水泵,13-出水口,14-进水口,21-进气管,22-曝气泵,23-曝气头,24-曝气盘,25-浮块,31-搅拌桨叶,41-营养供给管,42-营养储存箱,51-微生物供给管,6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箱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容器以及用以向处理容器中曝气的曝气装置,处理容器开设有进水口14(图中进水泵12与箱体10贴合处)和出水口13,进水口14导通连接有进水泵1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处理容器为箱体10。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箱体10置于河道底部,具体的,可以在箱体10底部设置固定装置(如固定杆,图中未示出),通过固定装置将箱体10固定在河道底部底泥污染严重的地方,打开进水泵12,河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在进水泵12的作用下由进水口14进入箱体10内,曝气装置向箱体10内曝气,使得进入箱体10内的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而对底泥和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消耗降解;达到污染物处理的目的,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由出水口13导出箱体10,实现水体的循环。本实施例的箱体10具体包括氧化沟11和密封该设于氧化沟11上的盖体,进水口14设于氧化沟11的进水一侧的侧壁,出水口13设于氧化沟11的出水一侧的侧壁,作为优选的,出水口13与进水口14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当进水口14不断有泥水混合物在进水泵12的作用下进入时,出水口13可以不断有泥水混合物流出。与现有氧化沟11相同的是,本申请的氧化沟11内部还可以设置有沿水流方向(图2中箭头方向)的推进器(图中未示出),以辅助提供推动水流向出水口13移动的动力。本实施例的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21、曝气泵22和多件曝气头23,曝气头23设于箱体10的底部且与曝气泵22导通,进气管21一端与曝气泵22连通,另一端设于水体表面,具体的,进气管21设置为软管,通过在进气管21远离曝气泵22的一端连接有浮块25,实现进气管21远离曝气泵22的一端能够暴露在空气中,进而能够实现曝气。与现有污水处理的氧化沟11相同,本申请的曝气头23在氧化沟11中主要分布在富氧区。为了使得泥水混合物在氧化沟11中与氧气充分的接触,本申请的氧化沟11中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本实施例的搅拌装置可以是穿流式搅拌器,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搅拌器,本实施例附图中设置的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和搅拌桨叶31,搅拌桨叶31上开设有气孔,且曝气头23设于搅拌桨叶31下方。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曝气头23中的气体出来后向上运行,经搅拌桨叶31的搅动使得气体在液体中的分布更均匀,带有气孔的搅拌桨叶31的混合效果更佳,能够达到更佳的曝气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靠近氧化沟11底壁设置有曝气盘24,曝气头23均固定于曝气盘24,曝气头23均匀分布于曝气盘24。本实施例的氧化沟11具体为一体化氧化沟1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通用的一体化氧化沟11。本实施例的箱体10还导通连接有营养供给系统,营养供给系统包括营养供给管41和营养储存箱42。为了保证水体处理能力,需要提供给水体底泥中的微生物以最佳的营养体系,使得底泥中C/N、C/P、C/K等达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需求,这就需要通过营养供给系统向箱体10中补充营养物质,本实施例的营养供给系统除了包括营养供给管41,还包括营养储存箱42,营养储存箱42可以是固定在箱体10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容器以及用以向所述处理容器中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处理容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导通连接有进水泵;/n所述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营养供给系统,所述营养供给系统包括相互导通的营养供给管和营养储存箱,所述营养供给管远离所述营养储存箱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容器导通;/n所述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微生物供给系统,所述微生物供给系统包括微生物供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容器以及用以向所述处理容器中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处理容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导通连接有进水泵;
所述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营养供给系统,所述营养供给系统包括相互导通的营养供给管和营养储存箱,所述营养供给管远离所述营养储存箱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容器导通;
所述处理容器还导通连接有微生物供给系统,所述微生物供给系统包括微生物供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曝气泵和多件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设于处理容器内部且与所述曝气泵导通,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曝气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河道水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箱式/管道式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曝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浮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梁玉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