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19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机体和防护架,所述机体中开设凹槽,所述机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本体,所述防护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防护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上啮合有齿轮,所述机体的顶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盘、防护架和齿轮,顺势针转动转盘,使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与齿板啮合,使齿板上移,齿板带动防护架上移,从而使得显示屏本体收纳到防护架中,对显示屏本体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避免搬运过程中显示屏本体被划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数据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速度快、类型多、价值、真实性灯等特点,大数据分析邂逅世界杯,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发生,而大数据分析也将在未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有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其显示屏本体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对装置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很容易导致显示屏本体被划损,使用非常不安全。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本体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对装置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很容易导致显示屏本体被划损,使用非常不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机体和防护架,所述机体中开设凹槽,所述机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机体(1)和防护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中开设凹槽,所述机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本体(6),所述防护架(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防护架(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板(4),所述齿板(4)上啮合有齿轮(13),所述机体(1)的顶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架(10),所述竖架(10)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上过盈配合有转盘(18)和主动轮(17),所述竖架(10)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和斜架(11),所述斜架(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机体(1)和防护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中开设凹槽,所述机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本体(6),所述防护架(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防护架(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板(4),所述齿板(4)上啮合有齿轮(13),所述机体(1)的顶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架(10),所述竖架(10)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上过盈配合有转盘(18)和主动轮(17),所述竖架(10)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和斜架(11),所述斜架(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架(8),所述转动架(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盖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5)的形状大小与凹槽相匹配,所述防护架(5)中开设有防护槽,所述显示屏本体(6)位于防护槽中,所述固定柱(2)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柱(2)贯穿防护架(5)并与防护架(5)密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5)的顶端开设有圆弧形槽口,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康健张展鹏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