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755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通过真实的实验不仅解决了数学模型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缺点,还能在各个密闭空间中完成对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以及活体接触时才会传播的传染病的实验,能控制实验体在指定空间中进行实验,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割为多个密闭空间且各个密闭空间通过联通系统进行联通,所述联通系统包括将各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定向联通的空气联通装置、将各个密闭空间内养殖的实验体进行设定方向混合输送的定向输送装置,实验过程中不需人员与实验体进行接触,避免了人员感染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染病研究装置,特别是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传染病研究实验,仅能通过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不仅不能根据实际的环境的温湿度、空气流动速率、光照因素以及实验体的真实情况来进行实验,容易使得实验结果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在实际环境中各种因素均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还要考虑在现实环境下实验体活体的个体性差异因素,同时实验体的真实反应是利用数学模型不能反映出来的,同时真实的实验体的运动规律不确定,实验体在感染后有不同反应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各个空间从指定空间中相互的空气传播,同时还需要实验实验体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感染情况,在实验后是否有抗体产生等现象是不能通过数学模型来反映而需要真实的实验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通过真实的实验不仅解决了数学模型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缺点,还能在各个密闭空间中完成对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以及活体接触时才会传播的传染病的实验,能控制实验体在指定空间中进行实验。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割为多个密闭空间且各个密闭空间通过联通系统进行联通,所述联通系统包括将各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定向联通的空气联通装置、将各个密闭空间内养殖的实验体进行设定方向混合输送的定向输送装置,空气联通装置包括圆柱形空气联通架,空气联通架侧面上开设有上下两层通气孔,上层通气孔为进气孔,下层通气孔为出气孔,各个通气孔均通过转动并滑动连接在空气联通架内的密封板进行密封,各个密封板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各个密封板上的连接块高度交错布置,空气联通架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保护板与下保护板,上、下保护板分别向空气联通架内伸出有竖向布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多边形杆,多边形杆上均竖向滑动连接有配合盘,各个配合盘外轮廓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配合块,各个多边形杆上均开设有竖向槽口,各个竖向槽口分别与对应的配合盘竖向滑动连接,各个配合盘与竖向槽口滑动连接部位均开设有竖向布置的螺纹孔,各个多边形杆伸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位移电机,位移电机转轴为螺纹轴且与相应的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两驱动电机之间的空气联通架上设有向下的抽风风扇。作为优选,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空气联通架内的圆形支撑板,圆形支撑板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轴向下伸出且伸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圆柱形输送壳体,圆柱形输送壳体内开设有交叉布置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下端面上转送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输送通道交叉部位侧面上转动连接有阻挡门,阻挡门经固定连接在输送壳体上端面上的转动电机进行驱动,输送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对阻挡门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联通架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弧形密封环,密封板转动并滑动连接在弧形密封环内,弧形密封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块,各个密封板分别转动并滑动连接在相应的角度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各个连接块侧面上均开设有倒角,配合盘上的配合块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各个配合块与连接块间隔相对应,配合盘同时仅能与其中一个密封板上的连接块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通道为十字型交错布置,纵向输送通道为一个纵向输送带,横向输送通道为两个横向输送带且位于纵向输送带左右两侧,阻挡门转动轴位于横向输送带与纵向输送带侧面交错部位,阻挡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控制不同的输送通道的通断。作为优选,还包括开设在箱体上且与各个输送通道位置相对应的出口,各个出口分别联通到定向输送装置内。作为优选,所述各个出口外表面位于各个密闭空间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槽,各个导向槽内分别竖向滑动连接有开闭板,开闭板与箱体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各个开闭板上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螺纹孔,各个引导螺纹孔内分别螺纹配合有引导螺纹杆,各个引导螺纹杆分别经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引导电机进行驱动升降动作。作为优选,还包括实验体驱赶装置,所述实验体驱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密闭空间上端的平行四边形状的导向架,导向架上滑动连接横向导向块与纵向导向块,横向导向块上设有横向导轨,纵向导向块上设有纵向导轨,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交错布置且交错部位分别螺纹连接有捕捉块,捕捉块上固定连接有角度控制电机,角度控制电机转轴向下伸出且伸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拨动电机,拨动电机横向布置,拨动电机转轴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拨动片。作为优选,还包括开设在箱体上的取出通道,取出通道联通到定向输送装置内,取出通道内滑动连接有暂存盒。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能够控制指定空间中进行空气传播;2.空气传播实验时的空气流动量以及方向均能实时进行改变;3.活体接触传播实验时能将指定活体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投放到指定空间;4.密闭空间在不连通时相互之间为密闭结构不会进行误传播;5.实验过程中不需人员与实验体进行接触,避免了人员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第二视角。图4为本专利技术联通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联通系统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联通系统结构剖视图中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气联通装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空气联通装置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空气联通装置内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空气联通装置内部示意图中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定向导通装置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定向导通装置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2.空气联通架,3.进气孔,4.出气孔,5.密封板,6.连接块,7.上保护板,8.下保护板,9.驱动电机,10.多边形杆,11.配合盘,12.配合块,13.竖向槽口,14.位移电机,15.抽风风扇,16.圆形支撑板,17.第二驱动电机,18.圆柱形输送壳体,19.输送通道,20.输送带,21.控制板,22.阻挡门,23.转动电机,24.限位块,25.弧形密封环,26.挡块,27.纵向输送带,28.横向输送带,29.导向槽,30.开闭板,31.引导螺纹杆,32.引导电机,33.导向架,34.横向导向块,35.纵向导向块,36.横向导轨,37.纵向导轨,38.捕捉块,39.角度控制电机,40.伸缩杆,41.拨动电机,42.拨动片,43.取出通道,44.暂存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初始状态时,各个密闭空间均为独立密封状态,然后将实验体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密闭空间内,通过控制各个密闭空间内的温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来模拟不同的环境,然后向需要的密闭空间内投放感染源,观察实验体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模拟在通过空气传播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分割为多个密闭空间且各个密闭空间通过联通系统进行联通,所述联通系统包括将各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定向联通的空气联通装置、将各个密闭空间内养殖的实验体进行设定方向混合输送的定向输送装置,空气联通装置包括圆柱形空气联通架(2),空气联通架(2)侧面上开设有上下两层通气孔,上层通气孔为进气孔(3),下层通气孔为出气孔(4),各个通气孔均通过转动并滑动连接在空气联通架(2)内的密封板(5)进行密封,各个密封板(5)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各个密封板(5)上的连接块(6)高度交错布置,空气联通架(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保护板(7)与下保护板(8),上、下保护板(8)分别向空气联通架(2)内伸出有竖向布置的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多边形杆(10),多边形杆(10)上均竖向滑动连接有配合盘(11),各个配合盘(11)外轮廓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块(6)相配合的配合块(12),各个多边形杆(10)上均开设有竖向槽口(13),各个竖向槽口(13)分别与对应的配合盘(11)竖向滑动连接,各个配合盘(11)与竖向槽口(13)滑动连接部位均开设有竖向布置的螺纹孔,各个多边形杆(10)伸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位移电机(14),位移电机(14)转轴为螺纹轴且与相应的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两驱动电机(9)之间的空气联通架(2)上设有向下的抽风风扇(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分割为多个密闭空间且各个密闭空间通过联通系统进行联通,所述联通系统包括将各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定向联通的空气联通装置、将各个密闭空间内养殖的实验体进行设定方向混合输送的定向输送装置,空气联通装置包括圆柱形空气联通架(2),空气联通架(2)侧面上开设有上下两层通气孔,上层通气孔为进气孔(3),下层通气孔为出气孔(4),各个通气孔均通过转动并滑动连接在空气联通架(2)内的密封板(5)进行密封,各个密封板(5)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各个密封板(5)上的连接块(6)高度交错布置,空气联通架(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保护板(7)与下保护板(8),上、下保护板(8)分别向空气联通架(2)内伸出有竖向布置的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多边形杆(10),多边形杆(10)上均竖向滑动连接有配合盘(11),各个配合盘(11)外轮廓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块(6)相配合的配合块(12),各个多边形杆(10)上均开设有竖向槽口(13),各个竖向槽口(13)分别与对应的配合盘(11)竖向滑动连接,各个配合盘(11)与竖向槽口(13)滑动连接部位均开设有竖向布置的螺纹孔,各个多边形杆(10)伸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位移电机(14),位移电机(14)转轴为螺纹轴且与相应的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两驱动电机(9)之间的空气联通架(2)上设有向下的抽风风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空气联通架(2)内的圆形支撑板(16),圆形支撑板(16)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7)转轴向下伸出且伸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圆柱形输送壳体(18),圆柱形输送壳体(18)内开设有交叉布置的输送通道(19),输送通道(19)下端面上转送连接有输送带(20),输送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1),输送通道(19)交叉部位侧面上转动连接有阻挡门(22),阻挡门(22)经固定连接在输送壳体上端面上的转动电机(23)进行驱动,输送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对阻挡门(22)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块(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filippov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联通架(2)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弧形密封环(25),密封板(5)转动并滑动连接在弧形密封环(25)内,弧形密封环(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块(26),各个密封板(5)分别转动并滑动连接在相应的角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fili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王鹏德焦建锋徐勐岳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