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37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装配有砂箱,且工作台的顶部两边分别装配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均包括C形结构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固定座机构,且两个所述固定座机构相对一侧外壁上共同通过插块装配有传动杆,该铜带去毛刺装置能够对传动杆快速的固定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通过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对铜带往复式的卷绕,能够使铜带通过砂箱时被砂箱内的打磨砂反复打磨,去除毛刺效率高,且适宜于不同厚度、宽度的铜带进行打磨,且无需消耗砂盘进行打磨,打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带打磨
,具体为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铜带在切割、酸洗过程后需要打磨去除铜带表面的毛刺,由于铜带厚度、宽度规格不一,导致需要不同规格去毛刺装置,增加了生产成本,且需要较大的空间安放多种规格的去毛刺装置,鉴于此,提出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装配有砂箱,且工作台的顶部两边分别装配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均包括C形结构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固定座机构,且两个所述固定座机构相对一侧外壁上共同通过插块装配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上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铜带绕线轮,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装配有传动轴的一端,且传动轴与固定座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装配有从动皮带轮,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通过螺栓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砂箱的顶部两侧均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定滑轮,所述砂箱内壁下部通过轴承装配有金属传动辊,所述砂箱的底部装配有排砂管。优选的,所述排砂管的底部外壁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一侧通过搭扣锁与排砂管的一侧外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机构包括连接盘、插槽、卡圈、缺口;所述连接盘靠近传动杆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槽,且传动杆两端的插块分别插接于两个插槽内,所述连接盘的外壁上装配有卡圈,所述卡圈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与插槽的宽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卡圈的外壁沿其轴向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的铜带绕线轮上卷绕有铜带,且铜带依次穿过定滑轮、金属传动辊并连接于第二卷绕机构的铜带绕线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铜带去毛刺装置,通过旋转卡圈,使卡圈上的缺口与插槽对齐,能够在此状态插入插块或取出插块,转动卡圈,使卡圈的缺口与插槽不对齐,即可将插块锁在插槽内,能够对传动杆快速的固定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通过启动第二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并关闭第一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能够将第一卷绕机构的铜带卷绕于第二卷绕机构上,铜带通过砂箱时,被砂箱内的打磨砂打磨可去除铜带表面的毛刺,且启动第一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并关闭第二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能够将第二卷绕机构上的铜带重新卷绕于第一卷绕机构上,且卷绕过程中铜带再次经过砂箱,并被打磨砂再次打磨,通过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对铜带往复式的卷绕,能够使铜带通过砂箱时被砂箱内的打磨砂反复打磨,去除毛刺效率高,且适宜于不同厚度、宽度的铜带进行打磨,且无需消耗砂盘进行打磨,打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传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砂箱;3、安装架;4、固定座机构;401、连接盘;402、插槽;403、卡圈;404、缺口;5、传动杆;6、铜带绕线轮;7、传动轴;8、从动皮带轮;9、减速电机;10、驱动皮带轮;11、传动皮带;12、定滑轮;13、金属传动辊;14、排砂管;15、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装配有砂箱2,且工作台1的顶部两边分别装配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均包括C形结构的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固定座机构4,且两个所述固定座机构4相对一侧外壁上共同通过插块15装配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外壁上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铜带绕线轮6,所述安装架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装配有传动轴7的一端,且传动轴7与固定座机构4连接,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装配有从动皮带轮8,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装配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皮带轮10,所述驱动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11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砂箱2的顶部两侧均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定滑轮12,所述砂箱2内壁下部通过轴承装配有金属传动辊13,所述砂箱2的底部装配有排砂管1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排砂管14的底部外壁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一侧通过搭扣锁与排砂管14的一侧外壁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机构4包括连接盘401、插槽402、卡圈403、缺口404;所述连接盘401靠近传动杆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槽402,且传动杆5两端的插块15分别插接于两个插槽402内,所述连接盘401的外壁上装配有卡圈403,所述卡圈403的一侧开设有缺口404,所述缺口404的宽度与插槽402的宽度相匹配。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圈403的外壁沿其轴向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螺纹。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的铜带绕线轮6上卷绕有铜带,且铜带依次穿过定滑轮12、金属传动辊13并连接于第二卷绕机构的铜带绕线轮6上。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通过旋转卡圈403,使卡圈403上的缺口404与插槽402对齐,能够在此状态插入插块15或取出插块15,转动卡圈403,使卡圈403的缺口404与插槽402不对齐,即可将插块15锁在插槽402内,通过启动第二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并关闭第一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能够将第一卷绕机构的铜带卷绕于第二卷绕机构上,铜带通过砂箱2时,被砂箱2内的打磨砂打磨可去除铜带表面的毛刺,且启动第一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并关闭第二卷绕机构的减速电机,能够将第二卷绕机构上的铜带重新卷绕于第一卷绕机构上,且卷绕过程中铜带再次经过砂箱2,并被打磨砂再次打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装配有砂箱(2),且工作台(1)的顶部两边分别装配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均包括C形结构的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固定座机构(4),且两个所述固定座机构(4)相对一侧外壁上共同通过插块(15)装配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外壁上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铜带绕线轮(6),所述安装架(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装配有传动轴(7)的一端,且传动轴(7)与固定座机构(4)连接,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装配有从动皮带轮(8),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装配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皮带轮(10),所述驱动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11)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砂箱(2)的顶部两侧均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定滑轮(12),所述砂箱(2)内壁下部通过轴承装配有金属传动辊(13),所述砂箱(2)的底部装配有排砂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装配有砂箱(2),且工作台(1)的顶部两边分别装配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均包括C形结构的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固定座机构(4),且两个所述固定座机构(4)相对一侧外壁上共同通过插块(15)装配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外壁上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铜带绕线轮(6),所述安装架(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装配有传动轴(7)的一端,且传动轴(7)与固定座机构(4)连接,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装配有从动皮带轮(8),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装配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皮带轮(10),所述驱动皮带轮(10)通过传动皮带(11)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砂箱(2)的顶部两侧均装配有等距离分布的定滑轮(12),所述砂箱(2)内壁下部通过轴承装配有金属传动辊(13),所述砂箱(2)的底部装配有排砂管(1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枢范恩慈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铜丰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