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693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对通信模块的评分项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基于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几何建模,形成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根据各项测试评估数值对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及单位进行修正;针对不同的评估要求,评分项选取相应的点位,构建图形计算面积大小,为综合评估得分;将综合评估得分细化成多个三角形,查看不同评估项的评估得分;针对不同铺设环境进行状态评估计算,并对后续的该铺设环境中的安装提出建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正确指导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铺设区域,根据不同的铺设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基站构架层等因素,合理架设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面临着在发生线路故障特别是小电流接地故障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区段的巨大难题。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通过对线路电流的精确测量及高速录波,可精准检测线路故障类型,并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将故障波形和故障SOE等信息通过sim卡无线传输到主站进行数据上报,从而缩短线路故障的响应和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现场安装过程中,整套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暴露在外界环境下,暴雨、暴雪、沙尘等客观因素直接影响着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内部通信模块的运行情况,由于配网线路复杂,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数量庞大,通信模块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故障线路的定位准确性。只有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通讯正常,才能将正确的故障信息上传至主站测,误报或者报送不完整的故障信息,将直接导致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水平降低,失去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应有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对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五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通过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建模评分计算,得到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能够正确指导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铺设区域,使配电自动化设备铺设地更为合理,使配电自动化设备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所述状态评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模块的评分项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步骤二,基于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几何建模,形成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步骤三,根据各项测试评估数值对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以及单位进行修正;步骤四,针对不同的评估要求,评分项选取相应的点位,构建图形计算面积大小,为综合评估得分。进一步地,评分项包括: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无线通信得包率、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进一步地,所述状态评估方法还包括:将整体状态综合评估得分细化成多个三角形,查看不同评估项的评估得分。进一步地,所述状态评估方法还包括:针对配电自动化设备不同铺设环境进行状态评估计算,并对后续的该铺设环境中的安装提出建议。进一步地,安装结构评估,为对通信模块安装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打分,得到评估打分数值;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为进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获得长链接测试正确率百分数值;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为进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获得得包率百分数值;运行温升比,为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运行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升比数值;运行环境湿度,为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运行环境湿度数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进行修正,使得各个测试评估数值能作为参考量数据同时出现在坐标系中;根据对参考量数据的处理对坐标系的单位进行修正。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根据各测试评估数值在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选取相应的点位,其连线构成一个不规则中心多边形,其覆盖区域面积为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状态评估得分。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系统,包括:评分项获取模块,几何建模模块,修正模块,综合评估模块;评分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评分项的测试评估数值;几何建模模块用于构建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修正模块根据各个测试评估数值对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的坐标系进行修正;综合评估模块,基于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根据测试评估数值,构建图形,计算其面积大小,得到综合评估得分。进一步地,所述状态评估系统还包括预设安装意见模块,针对配电自动化设备不同铺设环境进行状态评估计算,并对后续的该铺设环境中的安装提出建议。进一步地,所述几何建模模块,基于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几何建模,形成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其中,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设有n个指标,以固定半径构成一个中心正n边形,各指标值的连线构成一个不规则中心n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五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通过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建模评分计算,得到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用于指导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铺设区域。本专利技术紧密契合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用性要求,能够正确指导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铺设区域,对于功能和电气性能满足要求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根据不同的铺设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基站构架层等因素,合理架设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本专利技术可以使不同评估结果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铺设地更为合理,使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增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实用性。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减少因长期架设在不合理区域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通信模块运行异常,减少因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通信模块受外在因素导致的通信异常,减少导致运维人员赴现场处理无法短时解决的运行故障,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对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五边形评估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对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模块的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无线通信得包率、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等五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对在运行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包括对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无线通信得包率、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五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具体地,首先查看通信模块安装位置,并对其安装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将通信模块安装SIM卡后激活,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在正常环境下进行长连接测试和得包率评估,并测量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最后对评估打分进行汇总分析。安装结构评估,为对通信模块安装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打分,得到评估打分数值。对通信模块集成位置进行合理评估打分,主要包括:靠近或远离门禁开和区域、靠近或远离电池区域、靠近或远离凝露产生区域等。例如,靠近门禁开合方向,容易受到由于设备在室外环境下的门禁的共振导致易附着小颗粒灰尘、雨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模块运行异常,反之,可有效保障防护主板受自然气候影响。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评估方法包括步骤:/n步骤一,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模块的评分项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n步骤二,基于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几何建模,形成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n步骤三,根据各项测试评估数值对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以及单位进行修正;/n步骤四,针对不同的评估要求,评分项选取相应的点位,构建图形计算面积大小,为综合评估得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一,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模块的评分项进行测试和评估,得到测试评估数值;
步骤二,基于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进行几何建模,形成对称多边形评估系统;
步骤三,根据各项测试评估数值对对称多边形的坐标系以及单位进行修正;
步骤四,针对不同的评估要求,评分项选取相应的点位,构建图形计算面积大小,为综合评估得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评分项包括:安装结构、无线通信长链接、无线通信得包率、运行温升比和运行环境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评估方法还包括:
将整体状态综合评估得分细化成多个三角形,查看不同评估项的评估得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评估方法还包括:
针对配电自动化设备不同铺设环境进行状态评估计算,并对后续的该铺设环境中的安装提出建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评估,为对通信模块安装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打分,得到评估打分数值;
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为进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长链接测试,获得长链接测试正确率百分数值;
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为进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得包率测试,获得得包率百分数值;
运行温升比,为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运行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升比数值;
运行环境湿度,为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模块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威朱义东张新宇田野史可鉴李辉徐铭铭李海峰王智博王珊珊呼笑笑刘松丁爱华迟丹一孙翔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