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66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及安装方法,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立框板和低位板,低位板端部设置有灯槽件,立框板底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包括连接竖板和连接横板,灯槽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灯槽竖板,第一夹板远离灯槽竖板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低位板方向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低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灯槽竖板方向延伸的卡接板,连接横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卡接板与低位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灯槽件的结构,使得灯槽件和低位板同时直接挂载至立框板底端,既节省了安装物料,又能保证灯槽件的安装强度,有效降低长时间使用下灯槽件的脱落危险,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设计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跌级吊顶是目前装修领域最常见的装修手段,而在跌级吊顶的安装时通常都是先安装高位板,再在高位板边缘安装立框板,最后在立框板底端安装底位板进行收边,以达到层次分明的结构,灯槽带也设置于收边板远离墙体的一侧,用于安装彩灯和筒灯,由于灯带和电线具有一定的重量,那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灯槽结构的安装稳定度十分的重要,现在对于灯槽结构的稳定性的优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11075091A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跌级吊顶灯槽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吊顶板,其沿水平方向设置,吊顶板上设置有吊扣,吊扣包括第一吊扣和第二吊扣;立板,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板和吊顶板相卡接;垂直连接件,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顶墙和第二吊扣;灯槽线条,其设置于吊顶板的外侧,且灯槽线条和吊顶板相卡接;立板的高度大于灯槽线条的高度;灯带组件,其设置于位于立板与灯槽线条之间,且靠近立板设置;固定条,其设置于吊顶板的内侧,且与吊顶板相卡接后固定于侧墙。上述专利技术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安装流程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提高安装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但是上述吊顶安装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灯槽线条需要安装在吊顶板端部,吊顶板又通过吊扣与立板连接,即造成物料大量浪费,还可能导致灯槽线条没有直接与立板连接,长时间使用之后,灯槽线条的稳定性仍然会降低,在灯槽线条自身重量和设置于灯槽线条上的灯带的重量下,灯槽线条容易脱落造成危险。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灯槽件的结构,使得灯槽件和低位板同时直接挂载至立框板底端,既节省了安装物料,又能保证灯槽件的安装强度,有效降低长时间使用下灯槽件的脱落危险,安全性高的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包括立框板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底端的低位板,所述低位板端部设置有灯槽件,所述立框板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立框板连接的连接竖板和与所述灯槽件连接的连接横板,所述灯槽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低位板上侧的第一夹板、设置于所述低位板下侧的第二夹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灯槽竖板,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灯槽竖板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低位板方向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低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灯槽竖板方向延伸的卡接板,所述连接横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接板与所述低位板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灯槽竖板的上端设置有灯槽护板,且所述灯槽护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灯槽护板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立框板底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竖板卡入的第一槽,所述立框板上设置有第一饰面膜,所述第一饰面膜为L型件,第一饰面膜包括设置于立框板远离所述第一槽的一侧的第一膜面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远离所述低位板的一端的第二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低位板上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一夹板卡入的第二槽,所述低位板下侧设置用于方便所述第二夹板卡入的第三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三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低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饰面膜,所述第二饰面膜包括设置于所述低位板下侧的第三膜面和设置于所述灯槽竖板远离所述低位板的一侧的第四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板和灯槽件均为一体成型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高位板边缘设置立框板;S2:在立框板底端设置连接板,使得连接板的连接竖板与立框板侧边连接,连接板的连接横板设置于立框板的底端;S3:在低位板的端部设置灯槽件,使得低位板的端部插入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S4:将低位板进行高度提升,使得连接横板插入至第一夹板端部的卡接板的下方,完成立框板与低位板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4之前,在立框板上设置第一饰面膜,在低位板上设置第二饰面膜。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及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灯槽件的结构,使得灯槽件和低位板同时直接挂载至立框板底端,既节省了安装物料,又能保证灯槽件的安装强度,有效降低长时间使用下灯槽件的脱落危险,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立框板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低位板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4、立框板,41、连接板,411、连接竖板,412、连接横板,42、第一饰面膜,43、第一槽,5、低位板,51、灯槽件,511、第一夹板,512、第二夹板,513、灯槽竖板,514、延伸板,515、卡接板,516、灯槽护板,52、第二槽,53、第三槽,54、第二饰面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包括立框板4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4底端的低位板5,所述低位板5端部设置有灯槽件51,所述立框板4底端设置有连接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框板(4)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4)底端的低位板(5),所述低位板(5)端部设置有灯槽件(51),所述立框板(4)底端设置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包括与所述立框板(4)连接的连接竖板(411)和与所述灯槽件(51)连接的连接横板(412),所述灯槽件(51)包括设置于所述低位板(5)上侧的第一夹板(511)、设置于所述低位板(5)下侧的第二夹板(5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的灯槽竖板(513),所述第一夹板(511)远离所述灯槽竖板(513)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低位板(5)方向延伸的延伸板(514),所述延伸板(514)远离所述低位板(5)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灯槽竖板(513)方向延伸的卡接板(515),所述连接横板(4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接板(515)与所述低位板(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框板(4)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4)底端的低位板(5),所述低位板(5)端部设置有灯槽件(51),所述立框板(4)底端设置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包括与所述立框板(4)连接的连接竖板(411)和与所述灯槽件(51)连接的连接横板(412),所述灯槽件(51)包括设置于所述低位板(5)上侧的第一夹板(511)、设置于所述低位板(5)下侧的第二夹板(5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的灯槽竖板(513),所述第一夹板(511)远离所述灯槽竖板(513)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低位板(5)方向延伸的延伸板(514),所述延伸板(514)远离所述低位板(5)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灯槽竖板(513)方向延伸的卡接板(515),所述连接横板(4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接板(515)与所述低位板(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竖板(513)的上端设置有灯槽护板(516),且所述灯槽护板(51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夹板(51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护板(516)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的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框板(4)底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竖板(411)卡入的第一槽(43),所述立框板(4)上设置有第一饰面膜(42),所述第一饰面膜(42)为L型件,第一饰面膜(42)包括设置于立框板(4)远离所述第一槽(43)的一侧的第一膜面和设置于所述立框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钱依玲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