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663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的排水系统,还包括:中水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并对所收集的水进行处理;存储池,用于储存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输送再利用系统,用于将存储池中储存的水输送至预定的用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以节约水资源,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施工。通过设置中水处理系统来对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的能够用于混凝土搅拌、养护、降温降尘的水。其中,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包括地下降水、雨水、生活废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还有大部分的城市存在缺水现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绝大多数建筑施工现场用水均采用市政自来水,且在施工过程中,多数工序(例如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降温降尘、消防)用水效率低下,造成用水过量,且没有相关回收措施。在部分施工现场,基坑降水往往被当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而造成浪费。也有学者考虑过对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进行回收再用,然而,所回收的水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而终究未能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的排水系统,还包括:中水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并对所收集的水进行处理;存储池,用于储存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输送再利用系统,用于将存储池中储存的水输送至预定的用水位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以节约水资源,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施工。通过设置中水处理系统来对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的能够用于混凝土搅拌、养护、降温降尘的水。本实施例中,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包括地下降水、雨水、生活废水等。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门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门的立体分解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门的主视图;图8示出了图7的A-A剖视图,其中,阀芯处于档位八;图9示出了在图8的基础上将阀芯从档位八旋转至档位一后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阀芯的圆筒展开成平面后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圆柱凸轮一、圆柱凸轮二及圆柱凸轮三展开成平面后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联动式延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的上端与圆柱凸轮的凸轮廓线的凸起部接触;图13示出了在图12的基础上驱动圆柱凸轮转动以使推杆的上端切换至与圆柱凸轮的凸轮廓线的凹入部接触后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在图13的基础上弹性气囊进行一定的扩张后的示意图;图15示出了弹性气囊完成扩张后的示意图;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联动式延时驱动机构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18和图19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联动式延时驱动机构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20至图22示出了滑动杆逐渐向上滑移以使齿轮与齿轮(即旋钮)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0排水系统、101排水沟;20中水处理系统、201反应池、202三级沉降池、203PH调节池;30存储池;40输送再利用系统、401泵送装置;50电动阀门501电机、502阀体、503阀芯、504阀芯的旋转轴线、505出水口一、506出水口二、507出水口三、508圆筒、509阀体侧壁、510阀体上端壁、511阀体下端壁、512阀芯上端壁、513阀芯下端壁、514进水管、515传动轴、516出水管、517机械阀门一、518机械阀门二、519机械阀门三、520旋钮;60消防用水官网;70养护用水管网;80降温降尘用水管网;90联动式延时驱动机构、901圆柱凸轮、902推杆、903第一压缩弹簧、904第一连杆、905第一销轴、906弹性气囊、907盖板、908第二连杆、909第二销轴、910滑动杆、911第三销轴、912齿条、913圆柱凸轮的下端面、914第一滑槽、915弹性气囊的侧壁、916弹性气囊的底部、917透气孔、918按压部、919第二滑槽、920第三滑槽、921凸起部、922凹入部、923缺齿部、924带齿部、925第二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包括排水系统10,用于收集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本实施例中,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包括地下降水、雨水、生活废水等;中水处理系统20,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并对所收集的水进行处理;存储池30,用于储存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输送再利用系统40,用于将存储池中储存的水输送至预定的用水位置。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以节约水资源,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施工。通过设置中水处理系统来对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的能够用于混凝土搅拌、养护、降温降尘的水。该中水处理系统20包括反应池201、三级沉降池202和PH调节池203;该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先后流经反应池201、三级沉降池202和PH调节池203后输至存储池30。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中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通过设置PH调节池能够对回收的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以更适合用于混凝土搅拌或养护。由于回收的水可能存在酸性过高或者碱性过高的问题,例如,当混凝土处于酸性环境中时,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就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本实施例中,回收的水经PH调节池进行酸碱度调节后可获得PH值为6以上的水,以更适合用于混凝土搅拌或养护。该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排水沟101。该输送再利用系统包括自动喷淋装置;如图2所示,该自动喷淋装置包括泵送装置401、电动阀门50、消防用水管网60、养护用水管网70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80,本实施例中,泵送装置401包括设于存储池30中的水泵;该消防用水管网60、养护用水管网70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80上分别设有喷水头,本实施例中,喷水头为花洒喷水头;如图3至图11所示,该电动阀门50包括电机501、阀体502和阀芯503,该阀芯503可旋转地安装于阀体502内,该电机501用于驱使阀芯503转动;阀体502上设有三个沿阀芯的旋转轴线504方向间隔分布的出水口,该消防用水管网60、养护用水管网70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80分别与一个出水口连通;该三个出水口分别为出水口一505、出水口二506及出水口三507,如图7所示,该出水口一505、出水口二506及出水口三507由下至上依次分布;阀芯503转动时,择一地选择如下八个档位:档位一,打开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档位二,关闭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档位三,关闭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档位四,打开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档位五,打开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档位六,关闭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档位七,打开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中水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并对所收集的水进行处理;/n存储池,用于储存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n输送再利用系统,用于将存储池中储存的水输送至预定的用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建筑施工现场可回收的水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水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并对所收集的水进行处理;
存储池,用于储存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
输送再利用系统,用于将存储池中储存的水输送至预定的用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中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三级沉降池和PH调节池;
该来自排水系统收集的水先后流经反应池、三级沉降池和PH调节池后输至存储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排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再利用系统包括自动喷淋装置;
该自动喷淋装置包括泵送装置、电动阀门、消防用水管网、养护用水管网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
该消防用水管网、养护用水管网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上分别设有喷水头;
该电动阀门包括电机、阀体和阀芯,该阀芯可旋转地安装于阀体内,该电机用于驱使阀芯转动;
阀体上设有三个沿阀芯的旋转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出水口,该消防用水管网、养护用水管网及降温降尘用水管网分别与一个出水口连通;
该三个出水口分别为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及出水口三;
阀芯转动时,择一地选择如下八个档位:
档位一,打开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
档位二,关闭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
档位三,关闭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
档位四,打开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
档位五,打开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
档位六,关闭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
档位七,打开出水口一、打开出水口二及打开出水口三;
档位八,关闭出水口一、关闭出水口二及关闭出水口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阀芯包括圆筒,该圆筒的轴线与阀芯的旋转轴线重合;
该圆筒的侧壁划分有绕圆筒的轴线周向分布的八个区域,该八个区域分别为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区域五、区域六、区域七和区域八;
该区域一于阀芯转动至档位一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一上与出水口一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一连通的区域一通孔;区域一上与出水口二和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二和出水口三的区域一遮蔽部;
该区域二于阀芯转动至档位二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二上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三的区域二遮蔽部;区域二上与出水口二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二连通的区域二通孔;
该区域三于阀芯转动至档位三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三上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的区域三遮蔽部;区域三上与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三连通的区域三通孔;
该区域四于阀芯转动至档位四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四上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连通的区域四通孔;区域四上与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三的区域四遮蔽部;
该区域五于阀芯转动至档位五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五上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三连通的区域五通孔;区域五上与出水口二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二的区域五遮蔽部;
该区域六于阀芯转动至档位六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六上与出水口一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一的区域六遮蔽部;区域六上与出水口二和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二和出水口三连通的区域六通孔;
该区域七于阀芯转动至档位七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七上与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及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与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及出水口三连通的区域七通孔;
该区域八于阀芯转动至档位八时与三个出水口的位置对应,且区域八上与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及出水口三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一、出水口二及出水口三的区域八遮蔽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荣松吴长生沈正祥杨阳张腾姚秋月花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