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霞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4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包括井盖安装座和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内设有浮起装置,所述的浮起装置包括浮起支架、上顶杆、下顶杆、连接杆和浮起块,所述的上顶杆的一端相对设有凸起,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配合凸起设有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水流通过排水网流入空腔和通孔直至流入下水管路,水流量大时,水流流入空腔,无法正常排出,多余的水流流入凹槽二,带动浮起装置浮起,浮起支架向上运动,使得空腔和通孔的间距变大,水流可以快速通过,根据水流量的大小可自动调节水流出口的间距,实现了各种情况下的排水作业,极大的提升了排水量,使得排水效果显著提升,降低了积水出现的情况,降低了积水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指市场贸易事务;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在遇到强降水天气时,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受到严峻挑战。而排水井和排水渠则承担了主要的排水任务,而排水井的井盖仅留有两个走水孔,这在需要进行高效排水时则显得捉襟见肘,排水效率差强人意,从而导致大量积水,影响人们的通行,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把走水孔的孔径扩大,也能起到大量排水的效果,但是走水孔的孔径扩大,水流冲击下水道管路,严重影响下水道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水流量自动调节的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包括井盖安装座,所述的井盖安装座的底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的井盖安装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排水网,所述的排水网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排水网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的井盖安装座靠近调节装置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一且凹槽一连通空腔,所述的调节装置内设有通孔且通孔连通空腔,所述的调节装置靠近井盖安装座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二且凹槽二连通凹槽一,所述的凹槽二和通孔之间设有凹槽三,所述的凹槽三连通凹槽二和通孔,所述的调节装置内设有浮起装置,所述的浮起装置包括设置在通孔内的浮起支架,所述的浮起支架包括上顶杆、下顶杆和连接上顶杆与下顶杆的连接杆,所述的下顶杆的两端相对设有浮起块,所述的上顶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相对设有凸起,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配合凸起设有的限位块。进一步,所述的浮起支架为工字结构,所述的浮起块设置在凹槽二内。进一步,所述的浮起装置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原材料便宜,加工特性注塑性能好,耐用、防水、质轻,塑料可以在水中浮起,可以让浮起装置上浮大幅打开下水通道,让水流流出。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装置内设有滴水孔,所述的滴水孔连通凹槽二,滴水孔可以把凹槽二的水排出。进一步,所述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缓冲隔板,当水流流入空腔内的时候,可以起到辅助缓冲水流冲击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水流通过排水网流入空腔和通孔直至流入下水管路,当水流量大的时候,水流流入空腔,空腔内充满水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多余的水流流入凹槽二,水流充满凹槽二,带动浮起装置浮起,浮起支架向上运动,使得空腔和通孔的间距变大,水流可以快速通过,根据水流量的大小可自动调节水流出口的间距,实现了各种情况下的排水作业,极大的提升了排水量,使得排水效果显著提升,降低了积水出现的情况,降低了积水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浮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紧急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井盖安装座,1.1、空腔,1.2、排水网,1.3、固定板,1.4、凹槽一,2、调节装置,2.1、通孔,2.2、凹槽二,2.3、凹槽三,3、浮起装置,3.1、浮起支架,3.11、上顶杆,3.12、下顶杆,3.13、连接杆,3.2、浮起块,3.3、凸起,4、限位块,5、滴水孔,6、缓冲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结合附图1-4,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包括井盖安装座1,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的底部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的空腔1.1内设有排水网1.2,所述的排水网1.2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排水网1.2内设有固定板1.3,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靠近调节装置2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一1.4且凹槽一1.4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通孔2.1且通孔2.1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靠近井盖安装座1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二2.2且凹槽二2.2连通凹槽一1.4,所述的凹槽二2.2和通孔2.1之间设有凹槽三2.3,所述的凹槽三2.3连通凹槽二2.2和通孔2.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浮起装置3,所述的浮起装置3包括设置在通孔2.1内的浮起支架3.1,所述的浮起支架3.1包括上顶杆3.11、下顶杆3.12和连接上顶杆3.11与下顶杆3.12的连接杆3.13,所述的下顶杆3.12的两端相对设有浮起块3.2,所述的上顶杆3.11远离连接杆3.13的一端相对设有凸起3.3,所述的固定板1.3上设有配合凸起3.3设有的限位块4。所述的浮起支架3.1为工字结构,所述的浮起块3.2设置在凹槽二2.2内,雨水通过排水网1.2流入空腔1.1,然后流入通孔2.1排出,当出现大量的水流时,雨水通过排水网1.2流入空腔1.1,因水流量大,无法正常通过流入通孔2.1然后排出,堆积的水流通过凹槽一1.4流入凹槽二2.2内,把凹槽二2.2内的浮起块3.2向上浮起,从而浮起装置3向上移动,扩大空腔1.1和通孔2.1的间距,然后让堆积的雨水通过通孔2.1排出。所述的浮起装置3为塑料材质,本技术的在具体实施时:浮起装置3的材质还可以为木头。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滴水孔5,所述的滴水孔5连通凹槽二2.2,凹槽二2.2的雨水使得浮起装置3浮起,当雨水流量变小的时候,滴水孔5可以慢慢的排出凹槽二2.2的雨水,让浮起装置3回位。所述的通孔2.1内壁上设有缓冲隔板6,雨水从空腔1.1流入通孔2.1,经过缓冲隔板6的阻隔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雨水通过排水网流入空腔,然后流入通孔排出,当出现大量的水流时,雨水通过排水网流入空腔,因水流量大,无法正常通过流入通孔然后排出,堆积的水流通过凹槽一流入凹槽二内,把凹槽二内的浮起块向上浮起,从而带动浮起装置向上移动,扩大空腔和通孔的间距,然后让堆积的雨水经过缓冲隔板的阻隔通过通孔排出,当雨水流量变小的时候,滴水孔可以慢慢的排出凹槽二的雨水,让浮起装置回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包括井盖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的底部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的空腔(1.1)内设有排水网(1.2),所述的排水网(1.2)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排水网(1.2)内设有固定板(1.3),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靠近调节装置(2)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一(1.4)且凹槽一(1.4)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通孔(2.1)且通孔(2.1)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靠近井盖安装座(1)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二(2.2)且凹槽二(2.2)连通凹槽一(1.4),所述的凹槽二(2.2)和通孔(2.1)之间设有凹槽三(2.3),所述的凹槽三(2.3)连通凹槽二(2.2)和通孔(2.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浮起装置(3),所述的浮起装置(3)包括设置在通孔(2.1)内的浮起支架(3.1),所述的浮起支架(3.1)包括上顶杆(3.11)、下顶杆(3.12)和连接上顶杆(3.11)与下顶杆(3.12)的连接杆(3.13),所述的下顶杆(3.12)的两端相对设有浮起块(3.2),所述的上顶杆(3.11)远离连接杆(3.13)的一端相对设有凸起(3.3),所述的固定板(1.3)上设有配合凸起(3.3)设有的限位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用紧急排水装置,包括井盖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的底部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的空腔(1.1)内设有排水网(1.2),所述的排水网(1.2)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排水网(1.2)内设有固定板(1.3),所述的井盖安装座(1)靠近调节装置(2)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一(1.4)且凹槽一(1.4)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通孔(2.1)且通孔(2.1)连通空腔(1.1),所述的调节装置(2)靠近井盖安装座(1)的一端相对设有凹槽二(2.2)且凹槽二(2.2)连通凹槽一(1.4),所述的凹槽二(2.2)和通孔(2.1)之间设有凹槽三(2.3),所述的凹槽三(2.3)连通凹槽二(2.2)和通孔(2.1),所述的调节装置(2)内设有浮起装置(3),所述的浮起装置(3)包括设置在通孔(2.1)内的浮起支架(3.1),所述的浮起支架(3.1)包括上顶杆(3.11)、下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赵赫
申请(专利权)人:李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