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45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土层内的过滤组件和设置于过滤组件下方与过滤组件连通的储水组件,储水组件与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导向层,储水组件包括进水渠,所述进水渠设置在防水导向层底端;过滤组件与进水渠抵触,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水渠两侧的滤墙构件和滤层构件,滤层构件设置于滤墙构件之间。本申请具有提高收集的雨水水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雨水储蓄的系统多采用在城市绿化建立下凹式绿地,使地面高于绿地,在绿地内设计雨水滞留设施。通过城市规划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绿地、防护绿地、成产绿地、风林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草坪消纳雨水。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绿地土层通常较为松软,过滤出水量大,但砂土细泥等拦截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绿地底下蓄水池底部泥沙堆积,在雨水利用过程中,雨水中的泥沙含量导致雨水的水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收集的雨水水质,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土层内的过滤组件和设置于过滤组件下方与过滤组件连通的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与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导向层,所述储水组件包括进水渠,所述进水渠设置在防水导向层底端;所述过滤组件与进水渠抵触,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进水渠两侧的滤墙构件和滤层构件,所述滤层构件设置于滤墙构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滤墙构件和滤层构件的设置,方便对雨水进行过滤,将绿地土层中的砂土细泥等拦截在储水组件外;通过对储水组件的设置,方便对雨水过滤后进行收集利用。优选的,所述防水导向层呈V型设置,所述进水渠设置于防水导向层最低处用于汇集雨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防水导向层的V型设置,方便雨水汇集到防水导向层底端的进水渠上。优选的,所述储水组件包括主储水室和副储水室,所述主储水室与副储水室连通,所述主储水室上端开设有与进水渠连通的进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主储水室个和副储水室的设置,方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当主储水室储水过满使,主储水室的雨水进入副储水室进行储备。优选的,所述主储水室内设有液位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液位传感器的设置,方便对主储水室内地的存储水位进行监测。优选的,所述滤墙构件包括第一过滤墙和第二过滤墙,所述第一过滤墙远离进水渠设置在第二过滤墙外侧,且所述第二过滤墙低于所述第一过滤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过滤墙和第二过滤墙的设置,方便对沿防水导向层最低处汇集的雨水进行过滤。优选的,所述滤层构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所述第一滤层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墙上端面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的设置,方便对雨水进行横向过滤,同时将滤层构件设置在滤墙构件之间,方便施工。优选的,所述主储水室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外部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出水口的设置,方便外部水泵随时取用水源。优选的,所述主储水室的上端设有溢流管与副储水室连通,所述副储水室底部位于出水口上方且所述副储水室底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主储水室连通,且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沿主储水室方向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溢流管的设置,方便主储水室内的雨水流入副储水室中,当主储水室内的雨水被外部水泵抽出导致水位下降后,回流管方便副储水室内的雨水回流到主储水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滤墙构件和滤层构件的设置,可以使下渗至土层中的雨水被进一步过滤,产生了将绿地土层中的砂土细泥拦截在储水组件外的效果;2.通过对防水导向层的设置,可以使雨水向过滤组件汇集,产生了导向雨水流向,加快雨水收集效率的效果;3.通过对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主储水室内的水位,方便对主储水室内的雨水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示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在过滤组件中的流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土层;11、植被层;12、泥土层;13、粗粝层;14、鹅卵石层;15、防水导向层;16、素土基层;2、过滤组件;21、滤墙构件;211、第一过滤墙;212、第二过滤墙;22、滤层构件;221、第一滤层;222、第二滤层;223、第三滤层;3、储水组件;31、主储水室;311、进水口;312、出水口;313、溢流管;32、副储水室;321、回流管;322、单向阀门;33、进水渠;4、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参照图1和图2,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土层1内的过滤组件2和设置于过滤组件2下方与过滤组件2连通的储水组件3,储水组件3与土层1之间设有防水导向层15,本申请中防水导向层15优选为防水混凝土层,防水导向层15位于储水组件3上方,储水组件3包括进水渠33,进水渠33设置在防水导向层15底端;过滤组件2与进水渠33抵触,过滤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进水渠33两侧的滤墙构件21和滤层构件22,滤层构件22设置于滤墙构件21之间。通过雨水在过滤组件2中的渗透过滤,将绿地土层1中的砂土细泥等拦截在储水组件3外,防止砂土细泥常年堆积在储水组件3内,影响到储水组件3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和图2,为了方便对从地面上渗透下来的雨水进一步过滤,土层1由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11、泥土层12、粗粝层13、鹅卵石层14和素土基层16,防水导向层15设置在鹅卵石层14和素土基层16之间,渗透而下的雨水经过多层基质不一样的土层1,实现了对雨水的进一步过滤,雨水最终流向过滤组件2再进行后续过滤,土层1的设置降低了过滤组件2的过滤压力。其中防水导向层15呈V型设置,进水渠33设置于防水导向层15最低处用于汇集雨水,V型的防水导向层15方便雨水向过滤组件2汇集。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对汇集在防水导向层15最低处的雨水进行过滤,滤墙构件21包括第一过滤墙211和第二过滤墙212,其中,第一过滤墙211远离进水渠33设置在第二过滤墙212外侧,且为了方便对沿防水导向层15最低处汇集的雨水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墙212低于第一过滤墙211设置,为了方便对雨水过滤的同时,加快过滤速度,第一过滤墙211的过滤孔隙略大于第二过滤墙212。参照图2和图3,滤层构件22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滤层221、第二滤层222、第三滤层223,其中,为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的同时加快过滤速度,第一滤层221的过滤孔隙略大于第二滤层222,第二滤层222的过滤孔隙略大于第三滤层223。为了保证渗向进水渠33的雨水均能被第三滤层223过滤,沿平行于地面方向的进水渠33长度小于第三滤层223的长度。为方便雨水进行纵向过滤的同时进行横向过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土层(1)内的过滤组件(2)和设置于过滤组件(2)下方与过滤组件(2)连通的储水组件(3),所述储水组件(3)与土层(1)之间设有防水导向层(15),所述储水组件(3)包括进水渠(33),所述进水渠(33)设置在防水导向层(15)底端;所述过滤组件(2)与进水渠(33)抵触,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进水渠(33)两侧的滤墙构件(21)和滤层构件(22),所述滤层构件(22)设置于滤墙构件(2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土层(1)内的过滤组件(2)和设置于过滤组件(2)下方与过滤组件(2)连通的储水组件(3),所述储水组件(3)与土层(1)之间设有防水导向层(15),所述储水组件(3)包括进水渠(33),所述进水渠(33)设置在防水导向层(15)底端;所述过滤组件(2)与进水渠(33)抵触,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进水渠(33)两侧的滤墙构件(21)和滤层构件(22),所述滤层构件(22)设置于滤墙构件(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导向层(15)呈V型设置,所述进水渠(33)设置于防水导向层(15)最低处用于汇集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组件(3)包括主储水室(31)和副储水室(32),所述主储水室(31)与副储水室(32)连通,所述主储水室(31)上端开设有与进水渠(33)连通的进水口(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水室(3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4)。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东陈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