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长专利>正文

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62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源电路、CZ1、N1、IC2、V1和阻容元件组成的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CZ2和IC5、IC6、RES1、IC1、晶振及阻容元件组成的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由CZ3、IC2、V3及电阻组成的脉冲输出驱动电路、IC3和IC4组成的显示电路,各电路之间实行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报站和自动收集、显示站点上客量、乘客总数,站点位置等数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辆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属于电子
现在通用的公交车报站装置都是采用人工按键方式,无法确定内存站点。这种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操作动作过多,容易分散驾驶员精力,不利于行车安全;2,无法收集站点上客量、站点位置等数据。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不需驾驶员手动操作,可自动收集、显示站点上客量、站点位置等数据,从而有利于行车安全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完成的由电源电路、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脉冲输出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CZ1、N1、IC2、三极管V1和电阻R1、R2、R3、R4及电容C5、C8组成;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由集成电路CZ2、IC5、IC6、RES1、IC1、晶体振荡器及电阻R5、电容C9、C10、C11、开关SW1、S1组成;脉冲输出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CZ3、IC2、三极管V3及电阻R6、R7和R8组成;显示电路由集成电路IC3、IC4和显示电路组成;各电路之间实行电连接,电源电路为整个装置提供工作电流。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中,CZ1的4脚接电源,3脚通过电感L2和电阻R2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容C6,V1的集电极接N1的2脚,CZ1的1、2脚、电容C6和V1的发射极并联接地;N1的1脚接电源,N1的3脚IC2的1脚同时通过电阻R3接电源,N1的4脚接地;IC2的2、3脚连接,4脚通过R4、C8并联电路接地,同时与IC2的5脚连接。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中,CZ2的1脚接地,2、3脚分别连接IC1的3、2脚,4脚与IC5的2脚连接;IC5的3、4脚接地,1、8脚连接;IC6的1、2、3、4脚并联接地,同时接SW1和S1,5、6、7脚通过RES1接IC1的19、18、17脚;IC1的1脚通过电阻R5连接电容C10、C11后接地,同时通过电解电容C9接电源,4脚连接电容C11另一端和晶体振荡器,6脚连接晶体振荡器另一端和电容C10另一端,12、13脚接显示电路。脉冲输出驱动电路中,IC2的6脚与电阻R7、R8的并联电路连接,R7另一端接三极管V3的基极,R8另一端接V3发射极后接地,V3的集电极接CZ3的2脚,同时通过R6接电源;CZ3的1脚接电源,3、4脚接地。显示电路中,IC3的1、2、8和9脚与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连接,3、4、5、6、10、11、12、13脚与显示器连接;IC4的8、9脚与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连接,1、2脚与IC3的13脚连接,3、4、5、6、10、11、12、13脚与显示器连接。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中,集成电路IC2可从以下型号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7404、74F04、74LS04、74HCF04、74S04;N1可从以下型号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6N3及所有4脚光耦;三极管V1可从以下型号三极管中选用其一58050及所有中小功率NPN管;电阻R1、R2、R3、R4的阻值分别为1KΩ-5KΩ、300Ω-1KΩ、5KΩ-39KΩ、50KΩ-200KΩ;C8的电容量为2.2-100μF;L2的电感量为10μH-100μH。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中,集成电路IC5可选用MAX813;IC6可从以下型号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24C16、24C01-24C74;IC1可从以下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89C2051、89C51、89C52、89C55;RES1可从以下型号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阻排5.1KΩ、2KΩ-10KΩ;R5的阻值为2KΩ-10KΩ;电容C9、C10、C11的电容量分别为2.2μF-10μF、10pF-30pF和10pF-30pFF;晶体振荡器XTAL选用基频为6-20MHz的晶振器。脉冲输出驱动电路中,三极管V3可从以下型号三极管中选用其一58050及所有中小功率NPN管;R6、R7、R8的阻值分别为200Ω-1KΩ、200Ω-1KΩ和3KΩ-10KΩ。显示电路中,集成电路IC3和IC4可从以下型号集成电路中选用其一74HC164、74F164和74LS164、74HCF164及74S164;显示器可用液晶显示器。本技术工作时,即在车辆运行时,乘客上车划票卡的信号和里程互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经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脉冲输出驱动电路分别送给车载电子收费机和自动报站器,就可以在显示器上自动显示出每站点的上客人数和车上乘客总人数,自动报站器即可自动报站;同时,根据第一个站点的位置,就可计算出每个站点的具体位置。本技术无需驾驶员手动操作,可自动报站和自动收集、显示站点上客量、乘客总人数、站点位置等数据,从而有利于行车安全。 以下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结构框图。其中,1.电源电路,2.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3.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4.显示电路,5.脉冲输出驱动电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技术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IC1、IC2、IC3、IC4、IC5和IC6分别用89C5120、7404、74HC164、74HC164、MAX813和24C16;CZ1、CZ2、CZ3用4P1;RES1用阻排5.1K;R1、R2、R3、R4、R5、R6、R7、R8的阻值分别为2KΩ、500Ω11KΩ、110KΩ、5.1KΩ、510Ω、510Ω和5.1KΩ;C5、C8、C9、C10和C11的电容量分别为150pF、33μF、4,7μF、22pF和22pF;电感L2的电感量为50μH;晶体振荡器XTAL的基频为11.0592MHz。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源电路、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脉冲输出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CZ1、N1、IC2、三极管V1和电阻R1、R2、R3、R4及电容C5、C8组成;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由集成电路CZ2、IC5、IC6、RES1、IC1、晶体振荡器及电阻R5、电容C9、C10、C11、开关SW1、S1组成;脉冲输出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CZ3、IC2、三极管V3及电阻R6、R7和R8组成;显示电路由集成电路IC3、IC4和显示电路组成;各电路之间实行电连接,电源电路为整个装置提供工作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中,CZ1的4脚接电源,3脚通过电感L2和电阻R2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容C6,V1的集电极接N1的2脚,CZ1的1、2脚、电容C6和V1的发射极并联接SSA;N1的1脚接电源,N1的3脚IC2的1脚同时通过电阻R3接电源,N1的4脚接地;IC2的2、3脚连接,4脚通过R4、C8并联电路接地,同时与IC2的5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中,CZ2的1脚接地,2、3脚分别连接IC1的3、2脚,4脚与IC5的2脚连接;IC5的3、4脚接地,1、8脚连接;IC6的1、2、3、4脚并联接地,同时接SW1和S1,5、6、7脚通过RES1接IC1的19、18、17脚;IC1的1脚通过电阻R5连接电容C10、C11后接地,同时通过电解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源电路、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脉冲输出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的公交车站点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转换和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CZ1、N1、IC2、三极管V1和电阻R1、R2、R3、R4及电容C5、C8组成;信号处理及储存电路由集成电路CZ2、IC5、IC6、RES1、IC1、晶体振荡器及电阻R5、电容C9、C10、C11、开关SW1、S1组成;脉冲输出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CZ3、IC2、三极管V3及电阻R6、R7和R8组成;显示电路由集成电路IC3、IC4和显示电路组成;各电路之间实行电连接,电源电路为整个装置提供工作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鲁平王浩秦鹏王洪峰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长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