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38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筒;所述沉降筒上部连通有进气管,沉降筒中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沉降筒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喷管,环形喷管下端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喷头;所述环形喷管连通有供液机构,沉降筒下部连通有排泥管,排泥管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环形喷管、第一喷头、抽液筒、叶轮板、转筒、齿轮环、被动齿轮、竖直转轴、水平转轴、偏心槽盘、卡接框、连杆和活塞盘,利用废气的风能使得中和液被抽至第一喷头喷出,对沉降筒内壁进行浸润,提高粉尘吸附沉降效果;通过设有中部管和第二喷头,使得中和液与废气充分的接触混合,提高气体中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气中不仅含有粉尘,还有酸性气体或者碱性气体,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粉尘、酸性气体或者碱性气体分开处理,不仅延长了处理工艺,同时酸性或者碱性气体对各个装置均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筒;所述沉降筒上部连通有进气管,沉降筒中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沉降筒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喷管,环形喷管下端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喷头,第一喷头为雾化喷头;所述环形喷管连通有供液机构,沉降筒下部连通有排泥管,排泥管设有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呈L型,排气管下部与沉降筒中线轴线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液结构包括抽液筒,抽液筒通过进液管与环形喷管连通,抽液筒通过抽液管连通有中和液箱;所述进液管和抽液管与抽液筒连通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抽液筒内设有活塞盘,活塞盘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转筒,转筒套设在排气管上并通过轴承套与排气管转动连接;所述转筒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进气管与叶轮板相对设置;所述转筒上部套接固定有齿轮环,齿轮环齿合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固定连接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固定连接有偏心槽盘,偏心槽盘卡接有卡接框,卡接框通过连杆连接有活塞盘。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喷管内侧连通有中部管,中部管延伸至排气管处,中部管下方连通有横向等距分布的第二喷头,第二喷头为雾化喷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环形喷管、第一喷头、抽液筒、叶轮板、转筒、齿轮环、被动齿轮、竖直转轴、水平转轴、偏心槽盘、卡接框、连杆和活塞盘,利用废气的风能使得中和液被抽至第一喷头喷出,对沉降筒内壁进行浸润,提高粉尘吸附沉降效果;通过设有中部管和第二喷头,使得中和液与废气充分的接触混合,提高气体中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环保气体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环保气体处理装置中环形喷管和中部管的仰视图;图4为环保气体处理装置中转筒的立体图。图中:1-沉降筒;2-进气管;3-中心排气管;4-环形喷管;5-第一喷头;6-进液管;7-抽液筒;8-抽液管;9-中和液箱;10-活塞盘;11-连杆;12-卡接框;13-偏心槽盘;14-水平轴;15-传动齿轮组;16-竖直轴;17-被动齿轮;18-齿轮环;19-转筒;20-叶轮板;21-中部管;22-第二喷头;23-排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筒1;所述沉降筒1上部连通有进气管2,沉降筒1中部设有排气管3,排气管3呈L型,排气管3下部与沉降筒1中线轴线重合;所述沉降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喷管4,环形喷管4下端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喷头5,第一喷头5为雾化喷头;所述环形喷管4连通有供液机构,供液机构将中和液溶液抽至环形喷管4并从第一喷头5喷出,将沉降筒1内壁进行喷洒湿润,进气管2与沉降筒1切向连通,含尘废气在进入到沉降筒1内后,在沉降筒1内壁和排气管3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旋流,在离心作用下,废气中的粉尘移动到湿润后的沉降筒1内壁,使得粉尘被中和液吸附,提高降尘效果,同时在聚集的水流作用下,污泥沿着沉降筒1内壁移动到沉降筒1下部,沉降筒1下部连通有排泥管23,排泥管23设有阀门,方便进行污泥的收集外排。所述供液结构包括抽液筒7,抽液筒7通过进液管6与环形喷管4连通,抽液筒7通过抽液管8连通有中和液箱9,中和液箱9内灌注有酸性溶液或者碱性溶液;所述进液管6和抽液管8与抽液筒7连通处均设有单向阀,避免中和溶液回流;所述抽液筒7内设有活塞盘10,活塞盘10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带动活塞盘10在抽液筒7内往复移动,将中和溶液抽至环形喷管4内。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转筒19,转筒19套设在排气管3上并通过轴承套与排气管3转动连接;所述转筒19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20,进气管2与叶轮板20相对设置;废气进入都沉降筒1后对叶轮板20进行切向吹动,进而带动转筒19转动;所述转筒19上部套接固定有齿轮环18,齿轮环18齿合有被动齿轮17,被动齿轮17固定连接有竖直转轴16,竖直转轴16通过传动齿轮组15连接有水平转轴14.水平转轴14固定连接有偏心槽盘13,偏心槽盘13卡接有卡接框12,卡接框12通过连杆11连接有活塞盘10;具体的,废气气流带动叶轮板20转动,转筒19带动齿轮环18转动,齿轮环18通过被动齿轮17带动竖直转轴16转动,竖直转轴16带动水平转轴14和偏心槽盘13转动,卡接框12通过连杆11带动活塞盘10在抽液筒7内往复移动,进而实现供液。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环形喷管4内侧连通有中部管21,中部管21延伸至排气管3处,中部管21下方连通有横向等距分布的第二喷头22,第二喷头22为雾化喷头;具体的,中和溶液进入到中部管21并从第二喷头22喷出,在沉降筒1内的旋流作用下,中和溶液与废气充分的混合接触,对酸性气体或者碱性气体进行中和,具有较好的混合中和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沉降筒为现有技术;环形喷管、第一喷头、抽液筒、叶轮板、转筒、齿轮环、被动齿轮、竖直转轴、水平转轴、偏心槽盘、卡接框、连杆和活塞盘、中部管和第二喷头为本申请的创新点;通过设有环形喷管、第一喷头、抽液筒、叶轮板、转筒、齿轮环、被动齿轮、竖直转轴、水平转轴、偏心槽盘、卡接框、连杆和活塞盘,利用废气的风能使得中和液被抽至第一喷头喷出,对沉降筒内壁进行浸润,提高粉尘吸附沉降效果;通过设有中部管和第二喷头,使得中和液与废气充分的接触混合,提高气体中和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筒(1)上部连通有进气管(2),沉降筒(1)中部设有排气管(3);所述沉降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喷管(4),环形喷管(4)下端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喷头(5),第一喷头(5)为雾化喷头;所述环形喷管(4)连通有供液机构,沉降筒(1)下部连通有排泥管(23),排泥管(23)设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筒(1)上部连通有进气管(2),沉降筒(1)中部设有排气管(3);所述沉降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喷管(4),环形喷管(4)下端连接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喷头(5),第一喷头(5)为雾化喷头;所述环形喷管(4)连通有供液机构,沉降筒(1)下部连通有排泥管(23),排泥管(23)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呈L型,排气管(3)下部与沉降筒(1)中线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抽液筒(7),抽液筒(7)通过进液管(6)与环形喷管(4)连通,抽液筒(7)通过抽液管(8)连通有中和液箱(9);所述进液管(6)和抽液管(8)与抽液筒(7)连通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抽液筒(7)内设有活塞盘(10),活塞盘(10)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辉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科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