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菏泽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16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稳定架,输液管,滴液囊,支撑环,安装罩,连接板,报警单元,红外线发射管,指示灯,电池盒,总开关和时间继电器,其中:输液瓶放置在稳定架上,该稳定架包裹输液瓶四周;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内部之间,且连接板的侧部与滴液囊的外壁接触,该连接板的侧部为报警单元,此报警单元设在安装罩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的工作部位处于滴液囊的外壁侧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架,连接板和报警单元的设置,能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进行放置且放置稳定牢固,报警单元与输液部位的固定效果较好不易脱落,且报警单元的检测报警性能优越,准确及时,使输液过程安全可靠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许多患者一天需输几组药液。因输液时间长,患者卧床产生疲劳,易在输液过程中熟睡。如果药液输完未及时发现,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换药或拔掉针头,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情况,轻则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重则会严重危及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目前,临床输液过程中一般是由患者、陪侍或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监视药液余量情况,牵扯精力大且效率低下。但是现有输液报警装置存在着不能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进行放置且放置不够稳定牢固,报警单元与输液部位的固定效果不好容易脱落,且报警单元的检测报警效果差,不够准确,导致输液过程依旧不够安全,医护人员劳动力大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输液报警装置存在着不能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进行放置且放置不够稳定牢固,报警单元与输液部位的固定效果不好容易脱落,且报警单元的检测报警效果差,不够准确,人们依旧需要经常观察,导致输液过程不够安全,医护人员劳动力大的问题。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稳定架,输液管,滴液囊,支撑环,安装罩,连接板,报警单元,红外线发射管,指示灯,电池盒,总开关和时间继电器,其中:输液瓶放置在稳定架上,该稳定架包裹输液瓶四周;所述输液管一端与输液瓶相通,且输液管的另一端穿过稳定架的下部与滴液囊相通;所述滴液囊相通安装在输液管之间,且滴液囊的表面下部套接安装有支撑环,该支撑环的上部通过螺钉有安装罩,该安装罩的侧部与滴液囊接触设置;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内部之间,且连接板的侧部与滴液囊的外壁接触,该连接板的侧部为报警单元,此报警单元设在安装罩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设在安装罩的内部,且红外线发射管通过侧板与连接板的内侧安装,该红外线发射管的工作部位处于滴液囊的外壁侧方;所述指示灯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外侧部,且指示灯的一侧为电池盒,该电池盒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表面底侧;所述电池盒采用型的节号带盖电池盒,且电池盒内设有18650型的4节5号南孚电池,形成5-6v直流电源;所述总开关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外侧部,且总开关位于指示灯的上方;所述时间继电器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罩的外部上侧。所述稳定架包括架板,通孔,卡瓶板和弹簧,其中:架板采用PVC塑料制成的“U”形状,且架板的底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卡瓶板设有两个并相互配合为锥形状设置,且卡瓶板的底部与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且弹簧分别固定在两个卡瓶板的侧部与架板的两内侧壁之间,结构设计可以将输液瓶有效的放置固定,且采用弹力调节大小,可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进行放置固定,使用简单方便,满足使用的要求,并不会影响正常的输液过程。所述安装罩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支撑环的两侧上部,其中安装罩上设有报警单元,且另一个安装罩上设有红外线发射管,指示灯和电池盒,结构设置为报警部位结构的安装提供条件,且整体固定性较好,为报警工作提供保障。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罩内部之间,且连接板包括板体,透孔和凸起;所述板体的中部开设有透孔,且板体的侧表面固定有若干个橡胶材料的凸起,该凸起与滴液管的外部接触设置,结构设计提高安装罩与滴液管的接触稳定性,通过若干凸起大幅增加摩擦力,从而接触更加紧密不易脱落,且透孔设置供红外感应部位正常工作不造成干扰,使其更好的完成工作过程。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焊接板,红外接收头,运算放大器,555定时器,蜂鸣器和闪烁灯,其中:焊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的内部之间,此焊接板采用PCB电路焊接板;所述红外接收头通过侧板与连接板的内侧安装,且红外接收头电子焊接在焊接板上,该红外接收头的工作部位位于滴液囊的侧方并与红外线发射管的工作部位对应设置;所述运算放大器和555定时器依次电子焊接在焊接板上;所述蜂鸣器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罩的外侧部,且安装罩的上侧部螺丝固定有闪烁灯,结构设计能够根据光在进入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变化来控制电路进行报警,且过程自动感应检测不需人为观察,从而解决由于药液输完未及时发现,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换药或拔掉针头导致医疗事故的问题,由此保证了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并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接收头的工作端分别依次穿过两个连接板的透孔位于滴液囊的两侧并相互平行对应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头通过信号线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相接,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555定时器的输入端相接,此555定时器的VCC电源端通过电源线与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池盒通过两组电源线分别接有指示灯和总开关,该总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时间继电器的输入端相接;所述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再通过三组电源线分别与红外线发射管,红外接收头和运算放大器相接;所述555定时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接有蜂鸣器,该蜂鸣器通过导线与闪烁灯并联;所述红外线发射管的型号为IR333-A,指示灯采用型号为XB10-10的红色电源指示灯;所述红外接收头采用的型号为RPM-638,运算放大器采用的型号为LM318,555定时器采用的型号为NE555,蜂鸣器采用型号为TMB12A05,闪烁灯采用型号为XD001的红色闪烁灯,时间继电器采用型号为ZYS11-A的自调时间延时型时间继电器且延时的时间设定为30s,作为整体的控制电路通过焊接板进行搭建,实现输液完毕后及时进行报警提示的功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且所选型号功耗低,控制能力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稳定架的设置,可以将输液瓶有效的放置固定,且采用弹力调节大小,可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进行放置固定,使用简单方便,满足使用的要求,并不会影响正常的输液过程。2.本技术安装罩和支撑环的设置,结构设置为报警部位结构的安装提供条件,且整体固定性较好,为报警工作提供保障。3.本技术连接板的设置,提高安装罩与滴液管的接触稳定性,通过若干凸起大幅增加摩擦力,从而接触更加紧密不易脱落,且透孔设置供红外感应部位正常工作不造成干扰,使其更好的完成工作过程。4.本技术报警单元的设置,能够根据光在进入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变化来控制电路进行报警,且过程自动感应检测不需人为观察,从而解决由于药液输完未及时发现,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换药或拔掉针头导致医疗事故的问题,由此保证了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并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报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输液瓶,2-稳定架,21-架板,22-通孔,23-卡瓶板,24-弹簧,3-输液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1),稳定架(2),输液管(3),滴液囊(4),支撑环(5),安装罩(6),连接板(7),报警单元(8),红外线发射管(9),指示灯(10),电池盒(11),总开关(12)和时间继电器(13),其中:输液瓶(1)放置在稳定架(2)上,该稳定架(2)包裹输液瓶(1)四周;所述输液管(3)一端与输液瓶(1)相通,且输液管(3)的另一端穿过稳定架(2)的下部与滴液囊(4)相通;所述滴液囊(4)相通安装在输液管(3)之间,且滴液囊(4)的表面下部套接安装有支撑环(5),该支撑环(5)的上部通过螺钉有安装罩(6),该安装罩(6)的侧部与滴液囊(4)接触设置;所述连接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内部之间,且连接板(7)的侧部与滴液囊(4)的外壁接触,该连接板(7)的侧部为报警单元(8),此报警单元(8)设在安装罩(6)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9)设在安装罩(6)的内部,且红外线发射管(9)通过侧板与连接板(7)的内侧安装,该红外线发射管(9)的工作部位处于滴液囊(4)的外壁侧方;所述指示灯(10)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外侧部,且指示灯(10)的一侧为电池盒(11),该电池盒(1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表面底侧;所述总开关(1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外侧部,且总开关(12)位于指示灯(10)的上方;所述时间继电器(13)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罩(6)的外部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1),稳定架(2),输液管(3),滴液囊(4),支撑环(5),安装罩(6),连接板(7),报警单元(8),红外线发射管(9),指示灯(10),电池盒(11),总开关(12)和时间继电器(13),其中:输液瓶(1)放置在稳定架(2)上,该稳定架(2)包裹输液瓶(1)四周;所述输液管(3)一端与输液瓶(1)相通,且输液管(3)的另一端穿过稳定架(2)的下部与滴液囊(4)相通;所述滴液囊(4)相通安装在输液管(3)之间,且滴液囊(4)的表面下部套接安装有支撑环(5),该支撑环(5)的上部通过螺钉有安装罩(6),该安装罩(6)的侧部与滴液囊(4)接触设置;所述连接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内部之间,且连接板(7)的侧部与滴液囊(4)的外壁接触,该连接板(7)的侧部为报警单元(8),此报警单元(8)设在安装罩(6)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9)设在安装罩(6)的内部,且红外线发射管(9)通过侧板与连接板(7)的内侧安装,该红外线发射管(9)的工作部位处于滴液囊(4)的外壁侧方;所述指示灯(10)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外侧部,且指示灯(10)的一侧为电池盒(11),该电池盒(1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表面底侧;所述总开关(1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罩(6)的外侧部,且总开关(12)位于指示灯(10)的上方;所述时间继电器(13)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罩(6)的外部上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2)包括架板(21),通孔(22),卡瓶板(23)和弹簧(24),其中:架板(21)的底中部开设有通孔(22);所述卡瓶板(23)设有两个并相互配合为锥形状设置,且卡瓶板(23)的底部与架板(21)的底部接触;所述弹簧(24)设有两个,且弹簧(24)分别固定在两个卡瓶板(23)的侧部与架板(21)的两内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折射率的输液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宋承龙崔亚晨李昇昊李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