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01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架,包括固定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牵引绳、颈套和配重块,固定架包括竖杆、横杆和移动板,横杆固定在竖杆的上端,移动板固设于横杆上,移动板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栓,竖杆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栓;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横杆上,第二连接杆固定在竖杆上,固定板固定在竖杆的下部,固定板的前侧面设有滑槽,第一滑轮上固设有滑块,固定板的前侧面还固设有用于对第一滑轮进行定位的定位板,第二滑轮设于第二连接杆上,第三滑轮设于第一连接杆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牵引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颈椎牵引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人们在工作或各种社会活动中因劳累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各种身体不适,尤其是颈椎类疾病也随之增多;通过对患者的颈椎进行牵引是常见的颈椎病治疗手段,颈椎牵引分为坐位颈椎牵引和卧位颈椎牵引。对患者进行卧位颈椎牵引时,使患者躺在病床上,然后将牵引架固定在患者的床头,然后即可对患者的颈椎进行牵引。在对患者进行卧位颈椎牵引时,需要将患者的颈椎进行接近水平的牵拉,而由于病床的床头板的阻挡,使现有的牵引架无法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接近水平的牵拉。所以在安装现有的牵引架时需要将床头板先从病床上取下,在对患者的颈椎牵引完毕后又需要将床头板重新装配到病床上,而从病床上拆装床头板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固定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牵引绳、颈套和配重块,所述固定架为两个,所述固定架包括竖杆、横杆和移动板,所述横杆固定在竖杆的上端的后侧面,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设于横杆上,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朝前,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朝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横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下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沿竖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轮上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还固设有竖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竖向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孔后螺合有螺母,所述螺母抵触在定位板上,所述第二滑轮固设于第二连接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三滑轮固设于第一连接杆的上侧面,所述颈套固设于牵引绳的前端,所述牵引绳的后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的后侧、第二滑轮的前侧和第三滑轮的上侧后向下延伸,所述配重块固设于牵引绳的后端。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有与横杆配合的通孔,所述横杆位于通孔内,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的一端贯通通孔的孔壁,所述第三螺孔的另一端贯通移动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旋入端用于抵触在横杆上。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前方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后侧面固设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圆筒的内腔相适配的,所述第一圆筒的筒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在第一螺栓的旋入端。进一步,所述竖杆的后方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前侧面固设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圆筒的内腔相适配的,所述第二圆筒的筒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在第二螺栓的旋入端。进一步,所述配重块包括底板和多个圆形的砝码,所述牵引绳的后端固定在底板的中部,所述砝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一端连接砝码的中部,所述缺口的另一端贯通砝码的边缘,多个所述砝码向上依次叠放在底板上,所述牵引绳位于砝码的中部。进一步,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字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架时,使竖杆位于床头板的靠病床床体的一侧,使竖杆的下端支撑在病床上,使床头板位于移动板和竖杆之间,然后旋转移动板上的第一螺栓和竖杆上的第二螺栓,使第一螺栓向前移动,使第二螺栓向后移动,最后第一螺栓的旋入端和第二螺栓的旋入端将床头板夹紧在中间,以此便将固定架固定在了床头板上。然后使患者躺在病床上,使患者的位于第一滑轮的正前方,转动螺合在螺杆上的螺母,使螺母不再抵触在定位板上,此时即可在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滑轮,将第一滑轮的高度与患者的颈椎的高度大概相平,然后转动螺母,使螺母抵紧在定位板上,以此对第一滑轮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颈套套在患者的下颌位置,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牵引绳即可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接近水平的牵拉。在使用本技术对患者进行卧位颈椎牵引时,不用将床头板拆卸下来即可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接近水平的牵拉,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省时省力。2、移动板的上端设有与横杆配合的通孔,横杆位于通孔内,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的一端贯通通孔的孔壁,第三螺孔的另一端贯通移动板的上端面,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旋入端用于抵触在横杆上。转动第三螺栓,使第三螺栓的旋入端从横杆上松开,即可在横杆上前后移动移动板,然后转动第三螺栓,使第三螺栓的旋入端抵紧在横杆上即可对移动板在横杆上的位置进行固定;能够调节移动板和竖杆之间的间距,使本技术能够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厚度的床头板上,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3、移动板的前方设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的后侧面固设有第一圆筒,第一螺栓与第一圆筒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一圆筒的筒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固定在第一螺栓的旋入端。在移动板上转动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朝向床头板移动,第一垫板能随第一螺栓朝向床头板移动并抵触在床头板上。第一垫板垫在第一螺栓的旋入端和床头板之间,使第一螺栓的旋入端不会直接抵触在床头板上,第一垫板能够对床头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第一螺栓的旋入端对床头板造成磨损。4、竖杆的后方设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的前侧面固设有第二圆筒,第二螺栓与第二圆筒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二圆筒的筒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固定在第二螺栓的旋入端。在竖杆上转动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朝向床头板移动,第二垫板能随第二螺栓朝向床头板移动并抵触在床头板上。第二垫板垫在第二螺栓的旋入端和床头板之间,使第二螺栓的旋入端不会直接抵触在床头板上,第二垫板能够对床头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第第二螺栓的旋入端对床头板造成磨损。5、配重块包括底板和多个圆形的砝码,牵引绳的后端固定在底板的中部,砝码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砝码的中部,缺口的另一端贯通砝码的边缘,多个砝码向上依次叠放在底板上,牵引绳位于砝码的中部。能在底板上增加砝码或者减少砝码,以此能够调节牵引绳对患者的颈椎的牵引力,本技术实用起来较为灵活。6、滑槽的横截面呈T字形。使滑块不容易从滑槽内脱出,使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中省略颈套时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中省略颈套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中固定板和第一滑轮的组合结构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中固定板和第一滑轮的组合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颈椎牵引架中第一螺栓、第一垫板和第一圆筒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牵引绳、颈套和配重块,所述固定架为两个,所述固定架包括竖杆、横杆和移动板,所述横杆固定在竖杆的上端的后侧面,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设于横杆上,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朝前,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朝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横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下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沿竖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轮上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还固设有竖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竖向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孔后螺合有螺母,所述螺母抵触在定位板上,所述第二滑轮固设于第二连接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三滑轮固设于第一连接杆的上侧面,所述颈套固设于牵引绳的前端,所述牵引绳的后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的后侧、第二滑轮的前侧和第三滑轮的上侧后向下延伸,所述配重块固设于牵引绳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牵引绳、颈套和配重块,所述固定架为两个,所述固定架包括竖杆、横杆和移动板,所述横杆固定在竖杆的上端的后侧面,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设于横杆上,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朝前,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朝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横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杆的下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沿竖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轮上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还固设有竖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竖向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孔后螺合有螺母,所述螺母抵触在定位板上,所述第二滑轮固设于第二连接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三滑轮固设于第一连接杆的上侧面,所述颈套固设于牵引绳的前端,所述牵引绳的后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的后侧、第二滑轮的前侧和第三滑轮的上侧后向下延伸,所述配重块固设于牵引绳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有与横杆配合的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