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利华专利>正文

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97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所述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包括: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架,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移槽滑移;剥胶机构,设置于所述滑移架上;旋转架,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橡胶软管;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滑移架往复运动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以切换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旋转架与剥胶机构的运行,使得电机正转完成橡胶软管的切换,反转完成剥皮工作,从而减少动力机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软管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橡胶软管剥胶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橡胶软管多应用于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等领域;橡胶软管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管材端头剥掉一段胶皮露出内部的钢丝或钢丝铠甲,再将钢丝或钢丝铠甲压入软管端头零件中,即完成软管加工。现有的橡胶软管的剥皮多为人工手持软管插入剥皮设备进行操作,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人工手持剥除的橡胶软管在剥皮过程中稳定性不高,由于进给尺寸完全由工作人员控制,所以,进给量也容易有偏差,且随着转轴不断地转动,切刀不断工作,也会给操作带来隐患,胶管可能发生偏移,被转轴带动转动,磨伤操作人员手掌,或者被切刀误伤,导致橡胶软管与管接头组装后牢固度、密封性下降,降低了橡胶软管总成的质量性能,而且人离高速旋转的切刀过近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包括: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架,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移槽滑移;剥胶机构,设置于所述滑移架上;旋转架,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橡胶软管;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滑移架往复运动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以切换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架中心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避让通道,所述剥胶机构包括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避让通道侧壁的多个切刀以及与所述切刀一一对应的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切刀,另一端固定于滑移架,从而使切刀旋转至垂直于所述避让通道的轴线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架上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内棘轮组件、第二内棘轮组件、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同步带、连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连接轴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铰接,所述第一带轮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内棘轮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带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且所述第二带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当电机正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架旋转;当所述电机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滑移架沿所述滑移槽往复移动,使剥胶机构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包括第一内棘轮壳体、第一转轮、第一棘爪、第一簧片,所述第一内棘轮壳体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棘爪铰接于所述第一转轮上,所述第一簧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轮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棘爪,使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内棘轮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内棘轮组件包括第二内棘轮壳体、第二转轮、第二棘爪、第二簧片,所述第二内棘轮壳体与所述第一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棘爪铰接于所述第二转轮上,所述第二簧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轮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二棘爪,使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内棘轮壳体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道,每个所述安装通道内均设置有一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套筒、第二弹性件、第一夹板、第三弹性件、第二夹板、第四弹性件,所述安装通道内壁上设置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夹板上具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上,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夹板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夹板上具有第二推杆,所述第四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推杆上,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夹板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套筒上,并能够推动所述套筒向机架方向移动,且当所述套筒向机架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斜面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向所述套筒中心方向移动以夹持所述橡胶软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内还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夹板上具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上套设有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夹板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三推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夹板上具有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上套设有第六弹性件,所述第六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夹板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四推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斜面,且当所述套筒向机架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斜面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向所述套筒中心方向移动以夹持所述橡胶软管。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橡胶软管加工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种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进行加工,所述橡胶软管加工方法包括:S1:安装橡胶软管:在每个夹持机构中放入橡胶软管,放入方式为:移动套筒,使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沿第一斜面移动,第三推杆与第四推杆沿第二斜面移动,从而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方向移动,在套筒内插入橡胶软管,而后使套筒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紧橡胶软管;S2:电机反转,使第一锥齿轮旋转,通过第一内棘轮组件带动连接轴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旋转,进而使滑移架沿滑移槽方向往复移动一次,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S3:电机正转一定角度,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旋转,从而通过第二内棘轮组件带动第一带轮旋转,通过同步带传动带动第二带轮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架旋转,使另一个夹持机构移动至工作位置;S4:重复S2和S3,持续对旋转架上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旋转架与剥胶机构的运行,使得电机正转完成橡胶软管的切换,反转完成剥胶工作,从而减少动力机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对橡胶软管进行固定,使得橡胶软管剥皮过程中无需人工手持,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架,能够快速完成待加工位置上橡胶软管的切换,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对橡胶软管进行固定,使得橡胶软管安装时间大大缩短,橡胶软管的安装效率更高,便于所述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持续进行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切刀切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包括:/n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移槽;/n滑移架,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移槽滑移;/n剥胶机构,设置于所述滑移架上;/n旋转架,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橡胶软管;/n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滑移架往复运动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以切换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包括:
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移槽;
滑移架,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移槽滑移;
剥胶机构,设置于所述滑移架上;
旋转架,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橡胶软管;
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滑移架往复运动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以切换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中心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避让通道,所述剥胶机构包括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避让通道侧壁的多个切刀以及与所述切刀一一对应的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切刀,另一端固定于滑移架,从而使切刀旋转至垂直于所述避让通道的轴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上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内棘轮组件、第二内棘轮组件、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同步带、连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连接轴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铰接,所述第一带轮旋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内棘轮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带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且所述第二带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当电机正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架旋转;当所述电机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滑移架沿所述滑移槽往复移动,使剥胶机构对位于工作位置上的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橡胶软管进行剥胶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软管制造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棘轮组件包括第一内棘轮壳体、第一转轮、第一棘爪、第一簧片,所述第一内棘轮壳体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棘爪铰接于所述第一转轮上,所述第一簧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轮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棘爪,使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内棘轮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内棘轮组件包括第二内棘轮壳体、第二转轮、第二棘爪、第二簧片,所述第二内棘轮壳体与所述第一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棘爪铰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华潘丽杰张继文
申请(专利权)人:袁利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