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利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20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中部上端的阀盖,阀体内设置有进口流道、中腔和出口流道,阀体内位于所述进口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座,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流道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相互配合的阀瓣,所述的防冲击的止回阀还包括阀瓣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阀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减缓所述阀瓣的下降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进口流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阀瓣向下移动并带动缓冲活塞向下移动,缓冲活塞不断压缩缓冲弹簧,从而对阀瓣的下降形成阻力,使得阀瓣的下降速度变缓,降低阀瓣对阀座的冲击力,使得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阀门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止回阀分为升降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两种,现有升降式止回阀主要包括:阀体、阀座、阀瓣、导向套和阀盖,阀体内设有进口流道、出口流道和中腔,在进口流道出口端设有阀座,阀座上端设有阀座密封面,阀盖安装在阀体中部上端,导向套上端固定安装在阀体与阀盖之间,导向套下端伸入中腔,阀瓣设置在导向套内部,阀瓣外圆与导向套内壁形成上、下导向,阀瓣下端设有能与阀座密封面形成启、闭阀门的阀瓣密封面,导向套上端设有一个止回孔,该止回孔一端与出口流道相通,另一端与导向套内的阀瓣上方处相通,其缺点在于:阀瓣在开启过程中,阀门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阀瓣在阀门出口侧介质的作用下,阀瓣快速地向下关闭,阀瓣密封面对阀座密封面形成一个较大的冲击力,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容易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阀门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阀瓣缓慢向下关闭,使得阀瓣的密封面对阀座的密封面的冲击力较小,使用寿命长、噪音小的防冲击的止回阀。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中部上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进口流道、中腔和出口流道,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进口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流道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相互配合的阀瓣,所述的防冲击的止回阀还包括阀瓣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阀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减缓所述阀瓣的下降速度,所述阀瓣缓冲机构包括:柱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瓣的上端面,所述柱塞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下端相背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上端相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二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腔的内壁,所述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卡爪的第一解锁座和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卡爪的第二解锁座,所述第一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五斜面,所述第二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六斜面,通过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下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一解锁座上的第五斜面向下运动以及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解锁座上的第六斜面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外翻转;缓冲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中腔内,所述缓冲活塞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卡槽,在所述阀瓣向上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第三斜面、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锁杆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卡入到所述卡槽内;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缓冲活塞之间,所述缓冲弹簧套在所述柱塞杆的外侧,通过所述缓冲活塞往下移动,能够对所述缓冲弹簧进行压缩,从而带动所述阀瓣在关闭时缓慢下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塞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T字形的连接块,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一解锁座和所述第二解锁座均以所述连接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活塞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在所述中腔侧壁的环形套,所述缓冲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套内。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进口流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阀瓣向下移动并带动缓冲活塞向下移动,缓冲活塞不断压缩缓冲弹簧,从而对阀瓣的下降形成阻力,使得阀瓣的下降速度变缓,降低阀瓣对阀座的冲击力,使得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噪音。2、本专利技术当阀瓣快关闭到位时,第一卡爪的第一斜面与第一解锁座上的第五斜面相互作用以及第二卡爪的第二斜面与第二解锁座上的第六斜面相互作用,使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脱离缓冲活塞,缓冲活塞在缓冲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运动到最上端位置,使得阀瓣完全关闭时不受缓冲弹簧的作用力,可以可靠地进行关闭和密封,并且可以使阀瓣再次开启后关闭时继续压缩缓冲弹簧形成缓冲。3、本专利技术当阀瓣开启时,缓冲活塞和缓冲弹簧不对阀瓣的开启产生作用力,使得阀瓣可以快速开启。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且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图,此时阀瓣处于关闭位置;图2为本专利技术由关闭位置向完全开启位置运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由完全开启位置向关闭位置运动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阀瓣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阀体1、进口流道101、出口流道102、中腔103、阀座104、流体通道105、阀盖2、环形套21、阀瓣3、柱塞杆31、通槽311、连接块312、限位环4、第一解锁座51、第五斜面511、第二解锁座52、第六斜面521、缓冲活塞6、锁杆61、卡槽62、通孔63、第一卡爪71、第一斜面711、第三斜面712、第二卡爪72、第二斜面721、第四斜面722、缓冲弹簧8、第一弹簧91、第二弹簧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阀体1和设置于所述阀体1中部上端的阀盖2,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进口流道101、中腔103和出口流道102,所述阀体1内位于所述进口流道101的出口端设置有阀座104,所述阀座104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流道101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105,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104相互配合的阀瓣3,所述的防冲击的止回阀还包括阀瓣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阀体1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减缓所述阀瓣3的下降速度,所述阀瓣缓冲机构包括:柱塞杆31,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瓣3的上端面,所述柱塞杆3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中部上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进口流道、中腔和出口流道,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进口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流道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相互配合的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冲击的止回阀还包括阀瓣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阀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减缓所述阀瓣的下降速度,所述阀瓣缓冲机构包括:/n柱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瓣的上端面,所述柱塞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下端相背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上端相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二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n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腔的内壁,所述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卡爪的第一解锁座和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卡爪的第二解锁座,所述第一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五斜面,所述第二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六斜面,通过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下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一解锁座上的第五斜面向下运动以及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解锁座上的第六斜面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外翻转;/n缓冲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中腔内,所述缓冲活塞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卡槽,在所述阀瓣向上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第三斜面、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锁杆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卡入到所述卡槽内;/n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缓冲活塞之间,所述缓冲弹簧套在所述柱塞杆的外侧,通过所述缓冲活塞往下移动,能够对所述缓冲弹簧进行压缩,从而带动所述阀瓣在关闭时缓慢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的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中部上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进口流道、中腔和出口流道,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进口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流道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相互配合的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冲击的止回阀还包括阀瓣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阀体的进口侧介质突然中断时减缓所述阀瓣的下降速度,所述阀瓣缓冲机构包括:
柱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瓣的上端面,所述柱塞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下端相背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上端相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二卡爪的下部与所述柱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腔的内壁,所述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卡爪的第一解锁座和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卡爪的第二解锁座,所述第一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五斜面,所述第二解锁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六斜面,通过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向下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一解锁座上的第五斜面向下运动以及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华潘丽杰张继文
申请(专利权)人:袁利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