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43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矩形腔、滑动腔、往复腔和晃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内底部设有压缩槽,所述晃动腔内设有铁球,所述晃动腔的前后侧内壁均安装有压电片;所述压缩板与压缩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的下端与压缩槽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压缩槽位于压缩板的下方空间与滑动腔的右侧空间通过曲折管连通。该鱼竿通过摩擦层增加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鱼竿从手中滑落,且在遛鱼的过程中通过气流将手部的汗液风干,进一步增加防滑的效果,避免了需要使用吸汗带的麻烦,在遛完鱼后通过抵杆撞击手部来缓解手部肌肉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休闲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其中钓鱼由于其安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被人们所喜爱,尤其对于大部分的钓鱼人而言,都渴望去钓一些体积较大的鱼类,因此人们通常会选择巨物鱼竿,防止大鱼的力气过大导致鱼竿损坏,然而现有的巨物竿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巨物竿在钓鱼的过程,人们为了防止手部打滑,通常会在鱼竿的尾端缠上吸汗带,在增大了与鱼竿之间摩擦力的同时也可将手心的汗吸附,从而避免鱼竿从手中脱落,然而吸汗带的缠绕较为麻烦,且在多次使用过后就需要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垂钓前期的复杂程度,且当鱼的体积较大时,其力气会较大,为了更好的将鱼钓起,通常会选择遛鱼进行泄力,这个过程时间持续较长,由于巨物竿的重量较大,使得在遛鱼后手部会出现肌肉酸胀的情况出现,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该鱼竿通过摩擦层增加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鱼竿从手中滑落,且在遛鱼的过程中通过气流将手部的汗液风干,进一步增加防滑的效果,避免了需要使用吸汗带的麻烦,在遛完鱼后通过抵杆撞击手部来缓解手部肌肉疲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矩形腔、滑动腔、往复腔和晃动腔,所述晃动腔的内底部设有压缩槽,所述晃动腔内设有铁球,所述晃动腔的前后侧内壁均安装有压电片;所述压缩槽内设有压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槽内的压缩板,所述压缩板与压缩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的下端与压缩槽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压缩槽位于压缩板的下方空间与滑动腔的右侧空间通过曲折管连通;所述往复腔内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往复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与往复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往复腔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导电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矩形腔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用于缓解手部的肌肉疲劳。优选地,所述杆体的外壁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内设有环形管,所述滑动腔的上方空间与环形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环形管与外界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优选地,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腔内的两个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均与矩形腔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板的相背面均安装有多个抵杆,所述矩形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多个所述抵杆均贯穿对应的开口,所述矩形腔的底部空间连通有竖管。优选地,所述滑动腔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竖管相配合的斜口,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连接管相配合的通口,所述滑动腔的底部空间与往复腔位于活塞的上方空间通过主管道连通。优选地,两个所述压电片与两个导电弹簧通过导线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两个所述压电片并联在闭合回路上。优选地,所述杆体的外壁安装有环形凹槽,多个所述气孔远离环形管的一端与环形凹槽的内底部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摩擦层的设置增大手掌与杆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杆体从手掌脱落的情况发生;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晃动杆体使得铁球撞击两个压电片,从而使得导电弹簧处于通电→断电→通电的循环状态,从而使得导电弹簧收缩扩张带动活塞上下移动,活塞上下移动会增加杆体与手掌之间的气体流动,从而加速手掌上汗液的蒸发,进一步增强其防滑的效果;3、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杆体完全竖直后,活塞在自身惯性作用下上下移动会使得多个抵杆不断地撞击手掌,从而缓解在遛鱼过程中手部肌肉的疲劳感;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摩擦层上设置环形凹槽,从而在增加摩擦的基础上可以避免气孔被堵塞导致气体无法流动的情况出现,且气流在环形凹槽内流动时,大大增加了气流的利用率,提升汗渍风干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截面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杆体中鱼后的倾斜状态图;图7为杆体放置时的倾斜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机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杆体、2晃动腔、3铁球、4压缩槽、5压缩板、6复位弹簧、7曲折管、8压电片、9往复腔、10活塞、11导电弹簧、12矩形腔、13滑动板、14抵杆、15摩擦层、16开口、17环形管、18气孔、19滑动腔、20移动块、21竖管、22连接管、23通口、24斜口、25环形凹槽、26主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7,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包括杆体1,杆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矩形腔12、滑动腔19、往复腔9和晃动腔2,晃动腔2的内底部设有压缩槽4,晃动腔2内设有铁球3,晃动腔2的前后侧内壁均安装有压电片8,压缩槽4位于晃动腔2内底部的正中位置,杆体1的外壁设有摩擦层15,摩擦层15内设有环形管17,滑动腔19的上方空间与环形管17通过连接管22连通,环形管17与外界通过多个气孔18连通。压缩槽4内设有压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槽4内的压缩板5,压缩板5与压缩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压缩板5的下端与压缩槽4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弹性连接,压缩槽4位于压缩板5的下方空间与滑动腔19的右侧空间通过曲折管7连通,晃动腔2的前侧设有一个通气口;往复腔9内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往复腔9内的活塞10,往复腔9位于活塞10下方空间的前侧设有一个通风孔,活塞10与往复腔9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10的下端与往复腔9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导电弹簧11弹性连接,两个压电片8与两个导电弹簧11通过导线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两个压电片8并联在闭合回路上,导电弹簧11通电后每个线圈均会产生磁场,且每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从而每两个相邻线圈会产生吸引力,使得两个导电弹簧11收缩;矩形腔12内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用于缓解手部的肌肉疲劳,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腔12内的两个滑动板13,两个滑动板13均与矩形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板13的相背面均安装有多个抵杆14,矩形腔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16,多个抵杆14均贯穿对应的开口16,矩形腔12的底部空间连通有竖管21。其中,滑动腔19内设有移动块20,移动块20上设有与竖管21相配合的斜口24,移动块20上设有与连接管22相配合的通口23,滑动腔19的底部空间与往复腔9位于活塞10的上方空间通过主管道26连通。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初始状态时,杆体1会放置在炮台(为现有装置)上,杆体1处于向下的倾斜设置(如图7所示),此时杆体1处于静止的状态,铁球3与晃动腔2的内顶部接触;当中鱼后,人们会用握住杆体1上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矩形腔(12)、滑动腔(19)、往复腔(9)和晃动腔(2),所述晃动腔(2)的内底部设有压缩槽(4),所述晃动腔(2)内设有铁球(3),所述晃动腔(2)的前后侧内壁均安装有压电片(8);/n所述压缩槽(4)内设有压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槽(4)内的压缩板(5),所述压缩板(5)与压缩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5)的下端与压缩槽(4)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弹性连接,所述压缩槽(4)位于压缩板(5)的下方空间与滑动腔(19)的右侧空间通过曲折管(7)连通;/n所述往复腔(9)内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往复腔(9)内的活塞(10),所述活塞(10)与往复腔(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10)的下端与往复腔(9)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导电弹簧(11)弹性连接;/n所述矩形腔(12)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用于缓解手部的肌肉疲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矩形腔(12)、滑动腔(19)、往复腔(9)和晃动腔(2),所述晃动腔(2)的内底部设有压缩槽(4),所述晃动腔(2)内设有铁球(3),所述晃动腔(2)的前后侧内壁均安装有压电片(8);
所述压缩槽(4)内设有压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槽(4)内的压缩板(5),所述压缩板(5)与压缩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5)的下端与压缩槽(4)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弹性连接,所述压缩槽(4)位于压缩板(5)的下方空间与滑动腔(19)的右侧空间通过曲折管(7)连通;
所述往复腔(9)内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往复腔(9)内的活塞(10),所述活塞(10)与往复腔(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10)的下端与往复腔(9)的内底部通过两个导电弹簧(11)弹性连接;
所述矩形腔(12)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用于缓解手部的肌肉疲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按摩功能的巨物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外壁设有摩擦层(15),所述摩擦层(15)内设有环形管(17),所述滑动腔(19)的上方空间与环形管(17)通过连接管(22)连通,所述环形管(17)与外界通过多个气孔(18)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辅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数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