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森林专利>正文

电子导引盲道及智能盲人路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34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子导引盲道及智能盲人路标系统是由涂敷式/粘贴式智能盲道、感应式电子路标和智能感应式手杖组成的全新的智能盲人行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指示道路的存在,而且以声音和语音给出路况信息和行路导引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廉、施工方便快捷、使用起来也更加人性化、提供信息更加丰富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lectronic guided typhlosolis and intelligent blind sign system

Electronic guided typhlosolis and intelligent blind road system is a new intelligent blind consisting of a coating type and paste type intelligent blind, inductive electronic signs and intelligent inductive cane road system, the invention not only can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roads, and to give out sound and voice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on information condi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nstruction cost, convenient and rapid construction, more humanized use and more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专为盲人行路方便的电子智能导引系统,包括电子导引盲道及智能盲人路标系统。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场所、居住小区以及盲人生活可能会触及的任何地方的盲道及智能路标建设,不仅建设施工容易、快捷,而且做到了真正的智能化导引。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如针对盲人群体,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开始增加或改造盲道的建设,在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盲道建设施工存在很多不足,已经建成的盲道在盲人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盲道建设或改造成本高。现行盲道是使用特殊纹路的地面砖铺设,对于大量早期的道路建设,并没有铺设盲道,改造时就需要把原有道路上的一部分路面清除,再铺设新的地面砖,这样的施工,不仅造成重复施工上的浪费,而且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施工进度也快不了。● 已经铺设的盲道,盲人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现有盲道需要盲人不断碰触地面,识别地面的纹路,以确定所走的路线,识别和使用都不方便。● 盲道不连续。为了不影响机动车的行驶,现有人行横道没有铺设盲道;当盲道经过某些单位大门时,盲道也被迫中断。当盲人想过马路或继续前行时,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几乎无法通行。因此,现行盲道单从这一点来看,提供给盲人的帮助是非常有局限的。● 现行盲道只能提供盲人行走路线,而无法给盲人任何位置或方向的提示,不具备导引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廉价、施工方便快捷、使用起来也更加人性化、更周到的电子导引盲道及智能盲人路标系统。具体功能包括路口提示、岔路提示、街道名称提示、智能路线导引;同时盲道变得连续,可以解决路口过路问题。如果把这套系统延伸到居住社区内部,还可以提供诸如楼层提示、门牌提示以及智能引路等,全面地解决盲人的外出、行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附图中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路标”的结构图;图2是“手杖”的内部模块结构图;图3是“手杖”中路标识别及信息拾取装置2.2的结构图;图4是“盲道”和“路标”在实际路面上的铺设状况。本专利技术由以下部分组成● 涂敷式/粘贴式智能盲道(以下简称“盲道”)● 感应式电子路标(以下简称“路标”)● 智能感应式手杖(以下简称“手杖”)“盲道”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它可以被制成涂料(类似于油漆),或者被制成带状粘贴物(类似于医用胶布);“路标”是一个电子装置,如图1所示,它由感应式天线1.1、非易失性信息存储体1.3、以及信息存取装置1.2组成,路标可以被制造成类似于人行道的地面砖或者被制造成粘贴物,放置于地面上;“手杖”包括手杖本体和电子装置,手杖本体就是一个中空的拐杖,电子装置内藏于拐杖本体内部,电子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盲道识别装置2.1、路标识别及信息拾取装置2.2、电池2.3以及声音处理装置2.4组成;路标识别及信息拾取装置2.2如图3所示,由脉冲激励信号发生器3.1、脉冲激励信号发送天线3.2、接收天线3.3、音频解码系统3.4以及声音处理装置2.4和电池2.3组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和工作原理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从功能上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电子盲道系统和智能路标系统。下面逐一介绍。电子盲道系统电子盲道系统由“盲道”本身和置于“手杖”内部的盲道识别装置以及其他辅助电路及设备组成(这里的辅助电路及设备包括电池、声音处理、杖体等)。盲人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手杖对“盲道”进行识别,“手杖”对“盲道”的识别是通过非接触方式实现的,手杖不需碰触地面。当盲人沿着“盲道”行进时,“手杖”不断发出声音脉冲提示(类似于电话忙音的声音),当盲人偏离“盲道”或者当前路面上没有“盲道”时,“手杖”不发声音。本专利技术中的“盲道”与现行盲道系统不同,不需要对现行路面进行拆除或铺设专用的盲道地面砖。它被做成特殊涂料(类似油漆)或者带状粘贴物。施工时,把盲道涂料象画交通标志线一样画在指定的盲道位置或者将带状粘贴的盲道粘在盲道的位置上即可。铺设好的盲道外观看起来象是一条交通标识线。“盲道”材料中包含一种特殊物质,该物质可以被“手杖”中的盲道识别装置2.1上的传感器识别,当盲道识别装置探测到“盲道”的存在,于是驱动声音处理装置2.4发出间断的脉冲音。智能路标系统智能路标系统由“路标”本身和置于“手杖”内部的路标识别及信息拾取装置以及其他辅助电路及设备组成(这里的辅助电路及设备包括电池、声音处理、杖体等,这部分装置可与电子盲道系统中的相应部分共用)。盲人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手杖”能够检测到置于“盲道”上的“路标”,并能够取出“路标”中的信息并以声音/语音进行提示。对“路标”的检测和取出“路标”内的信息是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盲人沿着“盲道”行进,当遇到“路标”时,“手杖”首先发出声音以提示路标的类型(路标类型根据具体路况定义,具体包括内容较多,例如人行道提示、下坡提示、转弯提示等),然后以语音方式给出详细提示(语音提示的内容类似于“这里是路口,前面是西长安街,左转是南礼士路大街”,…)。本专利技术中的“路标”与一般意义上的路标不同,它是一个电子装置。它可以被制造成类似于人行道的地面砖或者被制造成粘贴物,在“盲道”施工时,置于(铺设或者粘贴)于“盲道”上,图4中标识出“盲道”和“路标”的位置关系(其中,4.1是人行道;4.3是人行道上的盲道;4.2是电子路标,提示路口;4.5是人行横道上的盲道;4.4是电子路标,指示人行横道)。“路标”是一个无源装置,平常不需要供电,也不需要电线连接。当盲人拿着“手杖”在路上行走时,“手杖”的激励信号发生器3.1按照一定频率生成交变脉冲信号,该信号经由天线3.2以无线电波形式发出,同时接收天线3.3不断的监听响应信息,如果天线附近没有“路标”的话,3.3监测不到任何响应信号,如果3.1附近有“路标”,那么,将在“路标”的天线1.1中激起感应电流,“路标”以此电流为动力驱动信息存取装置1.2从存储体1.3中取出信息,并通过天线1.1以无线电波形式将该信息发出,此时“手杖”的接收天线将收到该信息,该信息传送给音频解码系统3.4以生成相应的模拟声音信息,并进一步控制声音处理装置2.4发出声音,提示路面情况。非易失性存储体1.3内存储的信息是路况标识以及具体描述道路状况的文字信息(以下简称“路况描述”)。路况标识是一种固定编码,用来标识具体的道路状况。例如1-人行横道,2-道路终结,等(这里的编码只是用于说明路况标识的内容,不作为具体实施时正式编码使用)。路况描述包括路名以及道路指引信息等,例如“王府井大街”,“这里是岔路口,前行是西长安街,左面是南礼士路大街,左面需要穿越马路”等。由于路况标识是预先定义好的,对每一种路况标识都定义了不同的编码(前面已经提到),而对于每一种路况标识的编码,都预先定义了一种声音加以表示。当“手杖”检测到该路况标识时,将发出该声音给出提示。路况描述是一种文字描述信息,对于这类信息“手杖”将使用语音直接给出提示。非易性失存储体1.3内存储的路况描述既可以按照通用语言编码存储(对于中文,为GB2312),也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中的“通用发音编码方案”进行存储。“通用发音编码方案”是针对中国文字中同音字较多的特点,只对发音进行区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盲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涂敷式/粘贴式智能盲道、感应式电子路标和智能感应式手杖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森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