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25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盘线柱,盘线柱的下端贯穿支撑板,并配合有顶推轴承;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传动配合的动力装置,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传动配合的滚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铺设工作时,将电线电缆缠绕在盘线柱上,当整个装置放置在铺设位置的时候,动力装置启动,带动盘线柱转动进行电线电缆的释放;同时盘线柱带动滚轮机构动作,使得整个装置可以移动,即实现整个装置移动的时候,电线电缆也完成释放,无需人工拉线,节约了人力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电缆铺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也越来越普及,这也促使电力系统的发展步伐,在电线电缆的铺设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绕线盘将电线电缆缠绕,然后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后从绕线盘上取下电线电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把电线电缆凭靠人力拉到指定的位置,使用相当不方便。不仅会耗费施工人员大量的体力,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盘线柱,所述的盘线柱的下端贯穿支撑板,并配合有顶推轴承;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传动配合的动力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传动配合的滚轮机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在该动力电机的电机转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在所述的盘线柱上套设有与所述的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的被动齿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滚轮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在支撑板底部的滚轴支撑架,两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分别位于盘线柱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上通过轴承配合有滚轴,该滚轴一端设置有滚轮,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锥齿轮,在所述的盘线柱的下端设置有与该被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滚轮采用真空胎。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盘线柱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板,下部设置有下限位板,该下限位板位于被动齿轮的上方。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板和滚轴支撑架均采用轻质铝合金制作而成。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机为变频电机。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推扶的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通过支撑板、盘线柱、顶推轴承、动力装置以及滚轮机构的配合,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铺设工作时,将电线电缆缠绕在盘线柱上,当整个装置放置在铺设位置的时候,动力装置启动,带动盘线柱转动进行电线电缆的释放;同时盘线柱带动滚轮机构动作,使得整个装置可以移动,即实现整个装置移动的时候,电线电缆也完成释放,无需人工拉线,节约了人力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板,2-盘线柱,3-顶推轴承,4-被动齿轮,5-动力电机,6-电机转轴,7-主动齿轮,8-电线电缆,9-上限位板,10-下限位板,11-主动锥齿轮,12-滚轴支撑架,13-滚轴,14-被动锥齿轮,15-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盘线柱2,所述的盘线柱2的下端贯穿支撑板1,并配合有顶推轴承3;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动力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滚轮机构。本技术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通过支撑板1、盘线柱2、顶推轴承3、动力装置以及滚轮机构的配合,在进行电线电缆8的铺设工作时,将电线电缆8缠绕在盘线柱2上,当整个装置放置在铺设位置的时候,动力装置启动,将电线电缆8的端部取下,动力装置带动盘线柱2转动进行电线电缆8的释放;同时盘线柱2带动滚轮机构动作,使得整个装置可以移动,可以调整方向让整个装置沿着铺设方向移动的时候,电线电缆8也完成释放,无需人工拉线,节约了人力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特点。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5,在该动力电机5的电机转轴6上套设有主动齿轮7,在所述的盘线柱2上套设有与所述的主动齿轮7传动配合的被动齿轮4。这样设计以后,动力电机5转动的时候带动电机转轴6转动,使得主动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被动齿轮4转动,从而使得盘线柱2转动,释放电线电缆8,使用相当方便。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滚轮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在支撑板1底部的滚轴支撑架12,两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12分别位于盘线柱2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12上通过轴承配合有滚轴13,该滚轴13一端设置有滚轮15,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锥齿轮14,在所述的盘线柱2的下端设置有与该被动锥齿轮14啮合的主动锥齿轮11。这样设计以后,当盘线柱2转动的时候,主动锥齿轮11转动,带动被动锥齿轮14转动,从而使得滚轴13以及滚轮15转动,实现位移,调整好方向即可实现整个装置沿着铺设方向移动的时候,电线电缆8也完成释放,无需人工拉线抬线,节约了人力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电线电缆铺设的特点。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滚轮15采用真空胎,真空胎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同时也不容易被扎坏。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盘线柱2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板9,下部设置有下限位板10,该下限位板10位于被动齿轮4的上方。这样设计以后,电线电缆8可以缠绕在盘线柱2上,且位于上限位板9和下限位板10之间,避免不规范缠线。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1和滚轴支撑架12均采用轻质铝合金制作而成。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动力电机5为变频电机。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支撑板1上设置有用于推扶的把手。这样设计以后,在动力电机5不启动的时候可以方便地推动整个装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和盘线柱(2),所述的盘线柱(2)的下端贯穿支撑板(1),并配合有顶推轴承(3);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动力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滚轮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和盘线柱(2),所述的盘线柱(2)的下端贯穿支撑板(1),并配合有顶推轴承(3);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动力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盘线柱(2)传动配合的滚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5),在该动力电机(5)的电机转轴(6)上套设有主动齿轮(7),在所述的盘线柱(2)上套设有与所述的主动齿轮(7)传动配合的被动齿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在支撑板(1)底部的滚轴支撑架(12),两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12)分别位于盘线柱(2)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滚轴支撑架(12)上通过轴承配合有滚轴(13),该滚轴(13)一端设置有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恒盛通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