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04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属于复合绝缘子芯棒体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转动机构,位于壳体内壁左侧的转动机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该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检测板和螺纹块,工作人员控制电机正转,使得电机通过转动机构和第一螺纹杆可带动两个螺纹块相互靠近,使得两个螺纹块均通过连接杆分别带动两个检测板相互靠近,使得两个检测板分别与棒体接触并对其进行夹紧,操作简单,因两个检测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使用该测试装置对不同尺寸的棒体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复合绝缘子芯棒体
,具体为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的电阻进行测试时,工作需要使用电阻测试装置,因该测试装置的尺寸大多不能进行调节,工作人员需要对预先把复合绝缘子芯棒体加工成同种尺寸,然后工作人员才能对其进行固定,操作较为麻烦,降低了该测试装置的适应性,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使用该测试装置对不同尺寸的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的电阻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解决了工作人员不便于使用该测试装置对不同尺寸的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的电阻进行测试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转动机构,位于壳体内壁左侧的转动机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机构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检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检测板的相对面搭接有同一个棒体,所述棒体的下表面与支撑板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与防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板上表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两个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隔板的上表面,所述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板设置壳体内,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滑孔内,所述滑孔开设在壳体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与两个检测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第一螺纹杆、连接杆、检测板和螺纹块,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棒体进行测试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正转,使得电机通过转动机构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因第一螺纹杆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使得第一螺纹杆可带动两个螺纹块相互靠近,使得两个螺纹块均通过连接杆分别带动两个检测板相互靠近,使得两个检测板分别与棒体接触并对其进行夹紧,操作简单,因两个检测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使用该测试装置对不同尺寸的棒体进行测试。2、该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齿轮、螺纹筒、第二螺纹杆、防滑板和滚轮,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测试装置进行携带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反转,使得电机通过转动机构、第一螺纹杆和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齿轮均通过螺纹筒和第二螺纹杆带动防滑板向上运动,使得滚轮与地面接触,使得工作人员不仅可降低该测试装置的尺寸,而且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通过壳体带动滚轮在地面上滚动,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该测试装置进行携带。3、该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通过设置滑块,因滑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使得滑块和滑槽相互配合可对螺纹块进行限位,使得螺纹块不会在第一螺纹杆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螺纹块可在第一螺纹杆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转动机构、3第一螺纹杆、4电机、5螺纹块、6连接杆、7检测板、8棒体、9支撑板、10第一伸缩杆、11滑孔、12固定板、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螺纹筒、16轴承、17第二螺纹杆、18防滑板、19第二伸缩杆、20滚轮、21滑块、22滑槽、23隔板、24通孔、25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转动机构2,位于壳体(1)内壁左侧面的转动机构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25与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机构2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螺纹块5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6与检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检测板7的相对面搭接有同一个棒体8,棒体8的下表面与支撑板9内壁的下表面搭接,通过设置支撑板9,使得支撑板9可对棒体8进行支撑,使得棒体8不会在检测时发生移动,支撑板9的底端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与两个第二齿轮14相啮合,第二齿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螺纹筒15的外表面卡接有轴承16。轴承16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螺纹筒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的底端与防滑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板18,增大了地面与该测试装置之间的摩擦,使得该测试装置不会在工作时发生移动,防滑板18上表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二伸缩杆19与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19,使得第二伸缩杆19可对防滑板18进行限位,使得防滑板18不会在第二螺纹杆17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第二伸缩杆19和防滑板18相互配合可对第二螺纹杆17进行限位,使得第二螺纹杆17不会在螺纹筒15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0。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螺纹杆3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两个第二螺纹杆17的螺纹方向相反,隔板23设置壳体1内,隔板2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24,第一齿轮13设置在通孔24内,连接杆6设置在滑孔11内,滑孔11开设在壳体1的上表面,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的相对面均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10分别与两个检测板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10,使得第一伸缩杆10可对检测板7进行限位,使得检测板7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检测板7可在连接杆6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螺纹块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滑动连接在滑槽22内,滑槽22开设在隔板23的上表面,滑块21和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转动机构(2),位于壳体(1)内壁左侧面的转动机构(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25)与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机构(2)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n所述螺纹块(5)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6)与检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检测板(7)的相对面搭接有同一个棒体(8),所述棒体(8)的下表面与支撑板(9)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支撑板(9)的底端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两个第二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外表面卡接有轴承(16);/n所述轴承(16)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螺纹筒(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所述第二螺纹杆(17)的底端与防滑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板(18)上表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二伸缩杆(19)与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体电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转动机构(2),位于壳体(1)内壁左侧面的转动机构(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25)与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机构(2)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
所述螺纹块(5)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6)与检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检测板(7)的相对面搭接有同一个棒体(8),所述棒体(8)的下表面与支撑板(9)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支撑板(9)的底端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两个第二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外表面卡接有轴承(16);
所述轴承(16)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螺纹筒(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所述第二螺纹杆(17)的底端与防滑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板(18)上表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二伸缩杆(19)与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燕龙周敏杰蔡洪付张国晶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耀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