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89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石墨化火炉,将石墨化炉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抽烟管抽取至换热滚筒内,使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使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促使从动轮带动支架转动,使支架带动换热滚筒转动,进而在换热滚筒转动的过程中与水箱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通过陶瓷换热管可将换热滚筒内的热量吸收传递给水箱内,使水箱内的水加热升温在换热滚筒转动的过程中可使水箱内的水受热均匀,进而实现了将水箱内的水加热进行再次利用,通过除尘袋可将烟内的灰尘除去,同时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可将烟内的灰尘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烟内排出,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化炉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化炉,常用作电极原料的制作设备,石墨化是指高温下碳原子由杂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的六方平面网状结构,即石墨微晶结构,其目的是获得石墨的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耐摩擦等性能。但现有的石墨化炉属于高耗能设备,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烟气,释放的烟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导致热量的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将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气直接排放的话不仅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会造成热量流失,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有将石墨化炉内燃烧产生的烟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再次利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石墨化炉,所述石墨化炉的右侧依次设置有水箱和净化箱,所述水箱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陶瓷换热管,多个所述陶瓷换热管的前端面设置有换热滚筒,所述换热滚筒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均位于水箱的前方,所述水箱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位于右侧支架套接。为了将烟内的灰尘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烟内排出,作为本技术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安装有除尘袋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除尘袋的右侧。>为了将石墨化炉内的高温烟抽取至换热滚筒内进行热交换工作,作为本技术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优选的,所述换热滚筒的右侧连通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的右侧贯穿位于右侧支架且与净化箱连通,所述换热滚筒的左侧连通有抽烟管,所述抽烟管的左侧贯穿位于左侧支架且与石墨化炉连通。为了对水箱内的温度进行测量,作为本技术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端面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抽烟管和出烟管的外壁均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水箱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温度计与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为了将净化后无公害的烟排出,作为本技术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右侧连通有排烟筒,所述排烟筒的上端面安装有消音器。为了将热交换后的热水排出水箱进行利用,作为本技术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石墨化炉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排料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将石墨化炉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抽烟管抽取至换热滚筒内,在水箱内加入冷水,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使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促使从动轮带动支架转动,使支架带动换热滚筒转动,进而在换热滚筒转动的过程中与水箱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通过陶瓷换热管可将换热滚筒内的热量吸收传递给水箱内,使水箱内的水加热升温在换热滚筒转动的过程中可使水箱内的水受热均匀,进而实现了将水箱内的水加热进行再次利用,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热量利用在多种所需要的地方。2、该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除尘袋可将烟内的灰尘除去,同时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可将烟内的灰尘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烟内排出,对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所述,该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实现了将石墨化炉内燃烧产生的烟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再次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可将烟内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避免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箱和换热滚筒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水箱和陶瓷换热管横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箱横截面图。图中,1、石墨化炉;101、进料管;102、排料管;103、抽烟管;104、抽风机;2、水箱;201、凹槽;202、陶瓷换热管;203、进水管;204、排水管;205、温度计;3、换热滚筒;301、支架;4、电机;401、主动轮;402、从动轮;5、净化箱;501、排烟筒;502、消音器;503、除尘袋;504、活性炭吸附层;505、出烟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石墨化炉1,石墨化炉1的右侧依次设置有水箱2和净化箱5,水箱2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201,凹槽2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陶瓷换热管202,多个陶瓷换热管202的前端面设置有换热滚筒3,换热滚筒3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架301,两个支架301均位于水箱2的前方,水箱2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1,主动轮401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从动轮402,从动轮402与位于右侧支架301套接。本实施例中:将石墨化炉1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抽烟管103抽取至换热滚筒3内,在水箱2内加入冷水,启动电机4,电机4的型号为m540-401,使电机4带动主动轮401转动,使主动轮401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402转动,促使从动轮402带动支架301转动,使支架301带动换热滚筒3转动,进而在换热滚筒3转动的过程中与水箱2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通过陶瓷换热管202可将换热滚筒3内的热量吸收传递给水箱2内,使水箱2内的水加热升温在换热滚筒3转动的过程中可使水箱2内的水受热均匀,进而实现了将水箱2内的水加热进行再次利用,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热量利用在多种所需要的地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净化箱5的内部安装有除尘袋503和活性炭吸附层504,活性炭吸附层504位于除尘袋503的右侧。本实施例中:通过除尘袋503可将烟内的灰尘除去,同时通过活性炭吸附层504可将烟内的灰尘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烟内排出,对环境造成影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换热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石墨化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炉(1)的右侧依次设置有水箱(2)和净化箱(5),所述水箱(2)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陶瓷换热管(202),多个所述陶瓷换热管(202)的前端面设置有换热滚筒(3),所述换热滚筒(3)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架(301),两个所述支架(301)均位于水箱(2)的前方,所述水箱(2)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1),所述主动轮(401)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从动轮(402),所述从动轮(402)与位于右侧支架(301)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石墨化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炉(1)的右侧依次设置有水箱(2)和净化箱(5),所述水箱(2)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陶瓷换热管(202),多个所述陶瓷换热管(202)的前端面设置有换热滚筒(3),所述换热滚筒(3)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架(301),两个所述支架(301)均位于水箱(2)的前方,所述水箱(2)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1),所述主动轮(401)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从动轮(402),所述从动轮(402)与位于右侧支架(301)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5)的内部安装有除尘袋(503)和活性炭吸附层(504),所述活性炭吸附层(504)位于除尘袋(503)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性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滚筒(3)的右侧连通有出烟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碳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