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32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网上购得适量鲜藕,制备纯藕粉;制备掺假藕粉样品,供上机使用;采集不同掺杂比例藕粉样品的光谱数据;基于所获得的光谱数据,以此建立用于预测的机器学习聚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聚类模型,对待测藕粉样品进行掺假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不同掺杂比例的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作为原始的数据集,以此建立了机器学习聚类模型,模型能有效识别掺假的藕粉样品。该方法检测简单、快捷,可以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为简化藕粉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藕粉,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藕粉及其相关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食品研究者的关注。莲藕中含有多巴、儿茶酚、没食子酸、儿茶素,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随着食用藕粉的不断推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藕粉的品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在利益驱动下,市场上存在潜在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其他低廉相似物替代的掺假问题,例如将木薯粉、地瓜粉及玉米粉等混入高品质藕粉中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有效鉴别掺杂问题对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合理市场秩序以及降低食品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检测藕粉的技术有其局限性,通过外观鉴别的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误差大的缺点;采用国家标准的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只能鉴别出类似典型藕粉的淀粉颗粒,但无法将藕粉颗粒与其他类似藕粉的淀粉颗粒,如马铃薯等淀粉颗粒区分开;扫描电镜法法无法鉴别出木薯粉等与藕粉的超微形态极其相似的非典型藕粉小颗粒;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于实验条件的选择要求高,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对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于网上购得适量鲜藕,制备纯藕粉;/n步骤S2:掺假藕粉样品的制备,供上机使用;/n步骤S3:采集不同掺杂比例藕粉样品的光谱数据;/n步骤S4:基于步骤S3获得的光谱数据,以此建立用于预测的机器学习聚类模型;/n步骤S5:基于步骤S4建立的聚类模型,对待测藕粉样品进行掺假预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于网上购得适量鲜藕,制备纯藕粉;
步骤S2:掺假藕粉样品的制备,供上机使用;
步骤S3:采集不同掺杂比例藕粉样品的光谱数据;
步骤S4:基于步骤S3获得的光谱数据,以此建立用于预测的机器学习聚类模型;
步骤S5:基于步骤S4建立的聚类模型,对待测藕粉样品进行掺假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纯藕粉的制备按照GB/T25733-2010中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纯藕粉样品为空白组,掺杂类型有3种:玉米粉、地瓜粉、木薯粉,用matlab2019b编写程序,随机生成1~30间的10个整数,作为原始的掺假比例即掺假率,共生成3次;每种掺杂类型的样品分为10份,依次计算好每个掺假率下的藕粉及掺杂粉的质量,精准称量,总质量为5g,于振荡器中混匀后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芳付琪潘嘉勋卢荟霖陈林凤林振宇郭隆华邱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