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20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固定装置,包括框架、位于框架一侧的第一夹持固定机构及与第一夹持固定机构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固定机构;第一夹持固定机构包括螺纹穿过框架的一侧板的第一杆体及套设在第一杆体上且与第一杆体螺纹配合使用的套设件;套设件位于框架内;第二夹持固定机构为螺纹穿过框架的另一侧板的第二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二杆体由另一侧板的内侧向外侧螺纹穿过,使第二杆体螺纹固定在另一侧板上;将第一杆体由一侧板的外侧向内侧螺纹穿过;将套设件螺纹拧紧,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形成合适夹持固定空间,能对夹持件的夹持固定更加稳固,防止出现对夹持件的损伤,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夹持固定装置,结构简便新颖,实现夹持固定方式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夹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移动终端以及家用小电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件。然而,在智能移动终端以及家用小电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夹具对小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而现有技术中的夹持固定装置存在夹持不够稳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夹持固定装置,解决技术中现有的夹持固定装置存在夹持不够稳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包括框架、位于所述框架一侧的第一夹持固定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框架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包括螺纹穿过所述框架的一侧板的第一杆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杆体螺纹配合使用的套设件;所述套设件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夹持固定机构为螺纹穿过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板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框架(1)、位于所述框架(1)一侧的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以及位于所述框架(1)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固定机构;/n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螺纹穿过所述框架(1)的一侧板(11)的第一杆体(2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21)上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1)螺纹配合使用的套设件(22);/n所述套设件(22)位于所述框架(1)内;/n所述第二夹持固定机构为螺纹穿过所述框架(1)的另一侧板(12)的第二杆体(3);/n所述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一杆体(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杆体(21)与所述第二杆体(3)之间形成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架(1)、位于所述框架(1)一侧的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以及位于所述框架(1)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固定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螺纹穿过所述框架(1)的一侧板(11)的第一杆体(2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21)上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1)螺纹配合使用的套设件(22);
所述套设件(22)位于所述框架(1)内;
所述第二夹持固定机构为螺纹穿过所述框架(1)的另一侧板(12)的第二杆体(3);
所述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一杆体(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杆体(21)与所述第二杆体(3)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1)包括一侧板(11)、另一侧板(12)、以及位于所述一侧板(11)与所述另一侧板(12)之间的底板(13);
所述底板(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侧板(11)的一端和所述另一侧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一侧板(11)的另一端和所述另一侧板(12)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侧板(11)与所述底板(1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灼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佰力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