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与水泥砂浆界面抗拉强度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建筑材料试验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与水泥砂浆界面抗拉强度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半柔性材料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形成的骨架中,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形成的一种刚度介于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之间的路面材料,这种材料兼具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温度稳定性,抗油污腐蚀能力强,并且无需设置接缝,行驶舒适性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半柔性材料主要由沥青胶浆、集料、水泥砂浆组成,水泥砂浆包裹沥青胶浆,形成了一个界面,该界面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半柔性材料的抗裂、抗渗等性能,研究人员认识到了该界面对于半柔性材料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该界面的抗拉强度,并尝试采用各种方法来改善界面的抗拉强度,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测试沥青与水泥砂浆界面抗拉强度的设备,研究人员主要采用扫描电镜、纳米压痕等手段或者采用宏观的半柔性材料的力学强度来推测界面的性能,进而评价界面改性效果,这些方法并不能直接的获得界面的抗拉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r>针对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与水泥砂浆界面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界面制备模具、恒速加载设备(9)、拉力传感器(13)和数据采集系统(14);其中,界面制备模具包括上加载板(1)、顶模(2)、卡箍(3)、底模(4)、垫块(5)、下加载板(6),所述的上加载板(1)、顶模(2)、卡箍(3)、底模(4)、下加载板(6)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垫块(5)设置在底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与水泥砂浆界面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界面制备模具、恒速加载设备(9)、拉力传感器(13)和数据采集系统(14);其中,界面制备模具包括上加载板(1)、顶模(2)、卡箍(3)、底模(4)、垫块(5)、下加载板(6),所述的上加载板(1)、顶模(2)、卡箍(3)、底模(4)、下加载板(6)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垫块(5)设置在底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模(2)、底模(4)规格相同,包括粗段、渐变段和细段,细段可插入卡箍(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箍(3)两端内径大,中间段内径小,中间段内径与顶模(2)、底模(4)细段内径相同,两端内径满足顶模(2)、底模(4)插入的需要,卡箍(3)由两个规格相同的半圆片拼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加载板(1)与顶模(2)相连接,下加载板(6)与底模(4)相连接,上加载板(1)中心设置螺栓孔,与拉力传感器(13)下方悬吊的螺栓(8)连接,下加载板(6)边缘均匀设置三个螺栓孔,与恒速加载设备(9)的托盘(7)使用螺栓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力传感器(13)精度0.01N,量程1000N,采用钢丝绳索悬吊安装于恒速加载设备(9)上方框架(12)中心,拉力传感器(13)通过通信线路与数据采集系统(14)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速加载设备(9),能够设定托盘(7)上升或下降的速率,速率设定范围0.1mm/min-1.0mm/min,通过运动模式设定旋钮(11)使托盘(7)以设定的速率恒速上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爱红,尹锦明,肖鹏,吴正光,裴昭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