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及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85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涉及铝合金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喷头和氮气控制箱,进气管设置在前挡板内部,且进气管的进气端与一制氮装置连通,出气端与出料孔连通,喷头设置在进气管的出气端,且喷头朝向模具工作带,氮气控制箱与制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制氮装置的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包括上述冷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前挡板上设置进气管通入常温氮气,经文丘里喷头增压射向模具工作带,使模具工作带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中,减少模具的氧化,有利于模具的冷却降温,且不会破坏模具和模垫原本的结构,对于已经存量的模具,也无需在模具上重新设置管道通入氮气,能够降低成本,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及挤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型材加工
,具体涉及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及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铝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模具的工作温度在500℃以上,对模具寿命、挤压速度、产品表面质量影响很大。如此相对高温状况下,模具寿命降低,生产效率不能提高,挤压制品表面光洁度变差。这种状况一直是铝型材生产行业普遍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欧美国家在八九十年代,开发出一种利用液氮对模具进行冷却的技术。前置条件是在分流模上下模之间或模具与模垫之间预开流道,液氮流经流道后降低模具温度。这种方法对于新开模具有效,但对于有着巨大存量的模具却很难实施,另外,系统繁杂、造价高昂,行业普遍不能接受。国内技术人员简化了欧美模式,其方法是对模垫与模具接合面加工流道,制作鼠笼状网管并将其植入前挡板出料孔,液氮分两路,一路经模垫与模具接合面进入模具出料腔,另一路经鼠笼状网管进入模具出料腔。这种方法由于仅靠降低模垫温度而间接降低模具温度,冷却效果差,不经济;鼠笼管网暴露于前挡板出料孔中,当出料头不正时,极容易遭到毁坏。所以,这种方法也没有得到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及挤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喷头和氮气控制箱,所述进气管设置前挡板内部,且进气管的进气端与一制氮装置连通,出气端与前挡板内部的出料孔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进气管的出气端,且喷头朝向模具工作带,所述氮气控制箱与制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制氮装置的启停。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前挡板外部的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前挡板远离模垫一端外侧,且与出料孔连通。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出料孔的上方,且风机的风口朝下。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为微型文丘里喷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氮气控制箱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气管中氮气流量的减压阀及用于控制进气管通断的电控气阀,所述减压阀经电控气阀后与进气管连接。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挤压装置,包括上述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挤压杆、盛锭筒、模具、模垫、前挡板和模座,所述挤压杆能够伸入盛锭筒内并能够挤压盛锭筒内部的坯料,所述模具内部有用于型材成型的模具工作带,所述前挡板内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模垫设置在模具和前挡板之间,所述模具和模垫安装在模座上;进气管横向设置在前挡板内部且位于出料孔的上方,喷头倾斜设置在进气管内,且喷头朝向模具工作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呈45°夹角朝向朝向模具工作带设置。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中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通过将喷头和进气管设置在前挡板内,喷头朝向模具工作带设置,在挤压装置工作的同时,通过制氮装置向进气管通入常温氮气,再经喷头射向模具工作带,同时在挤压机前挡板的外侧设置风机,形成风幕,能够使模具工作带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中,减少模具的氧化,并有利于模具的冷却降温;本技术的进气管和喷头设置在前挡板内,不会破坏模具和模垫原本的结构,对于已经存量的模具,也无需在模具上重新开槽设置管道通入氮气;也不需在模套或模座上安装通气接口,避免了每次换模时拆装螺丝的工序,能够降低成本,使用方便。2、本技术中挤压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挤压冷却装置相比,本技术的进气管和喷头设置在前挡板内,不会破坏模具和模垫原本的结构,任何机型、任何模具、任何模垫都可适用;喷头朝向模具工作带设置,从而在挤压机工作的同时,冷却装置将常温氮气从进气管中喷入,然后经高压微型文丘里喷头增压后射向模具工作带,并向周围扩散,使模具冷却并置模具工作带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中,减少模具的氧化,同时由于风机形成的风幕作用,氮气只能从模垫处逸出,再次间接冷却了模具;同时,喷头在喷出的同时,顺带吸入周围逸散氮气,也能够节约氮气耗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及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11、挤压杆;12、盛锭筒;13、模具;131、模具工作带;14、模垫;15、前挡板;151、出料孔;16、模座;31、进气管;32、喷头;33、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用于挤压装置的降温和保护。具体的,该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31、喷头32和氮气控制箱,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31设置挤压装置中的前挡板15内部,具体的,可以是在前挡板15的内部开一非贯通沟槽,将进气管31安装在该沟槽内。进气管31的进气端与一制氮装置连通,用于通入氮气,出气端与前挡板15内部的出料孔151连通,所述喷头32设置在进气管31的出气端,且喷头32朝向模具13内部的模具工作带131,所述氮气控制箱与制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制氮装置的启停,从而通过制氮装置产生氮气,然后将产生的氮气通过进气管31和喷头32喷向模具工作带131,并向周围扩散,使模具得到冷却,并置模具工作带131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中,减少了模具的氧化。本实施例中,制氮装置可以选用产量为5m3/H、纯度为99.9%的小型制氮机,用于制备氮气,制氮装置可以与进气管31直接连接,也可以另外设置容积为1m3的储罐与制氮装置连接,储罐顶部安装安全阀,底部安装自动排水阀。储罐用于储存氮气,进而与进气管31连接。氮气控制箱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气管31中氮气流量的减压阀及用于控制进气管31通断的电控气阀,所述减压阀经电控气阀后与进气管31连接。本实施例中,氮气控制箱面板上还可以安装电源指示灯、投氮指示灯、流量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31)、喷头(32)和氮气控制箱,所述进气管(31)设置在前挡板(15)内部,且进气管(31)的进气端与一制氮装置连通,出气端与前挡板(15)内部的出料孔(151)连通,所述喷头(32)设置在进气管(31)的出气端,且喷头(32)朝向模具工作带(131),所述氮气控制箱与制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制氮装置的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31)、喷头(32)和氮气控制箱,所述进气管(31)设置在前挡板(15)内部,且进气管(31)的进气端与一制氮装置连通,出气端与前挡板(15)内部的出料孔(151)连通,所述喷头(32)设置在进气管(31)的出气端,且喷头(32)朝向模具工作带(131),所述氮气控制箱与制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制氮装置的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前挡板(15)外部的风机(33),所述风机(33)安装在前挡板(15)远离模垫(14)一端外侧,且与出料孔(1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3)位于所述出料孔(151)的上方,且风机(33)的风口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2)为微型文丘里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常温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控制箱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气管(31)中氮气流量的减压阀及用于控制进气管(31)通断的电控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良生张会周桥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