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76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水壶温控器的性能检测领域,尤其是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针对了对电水壶温控器检测技术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及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四个独立的检测单元以及贯穿四个检测单元的送料传送线,四个检测单元分别为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每个单元既可独立工作又能通过传送装置进行联接组成一套完整的自动检测流水线,实现了自动上料、传送、检测、判定、分拣和数据统计功能,提高了设备检测的产能,该设备实现了上下料、检测和判定分选全自动功能,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水壶温控器的性能检测
,尤其涉及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
技术介绍
电水壶温控器由铁壳及本体、常开干烧片、常闭干烧片、蒸汽片、簧片、触点支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等部件组成(参见图1);电水壶温控器经组装完成至出厂之前必须经过严格测试,符合各项技术指标方能提供给整机厂客户安装使用;目前对温控器的检测参数其一般包括触点接触电阻,壳体耐压,蒸汽感应片温度断开特性,跳板支架弹力,防干烧片间隙,防干烧片温度特性等相关参数。目前对电水壶温控器的产品检测基本靠人工配合仪器的方式,该方式存在以下弊病及缺陷:1、效率低下,耗费大量的检测人力;2、检测工艺落后,基本上为全手工操作,目视检测;3、精确性差,很大程度上依靠工人凭经验判断;4、稳定性差,产品一致性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需要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用以解决对电水壶温控器检测技术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及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解决了对电水壶温控器检测技术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及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包括四个独立的检测单元以及贯穿四个检测单元的送料传送线,四个检测单元分别为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四个检测单元依次位于送料传送线的一侧,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均包括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机柜、显示屏、警示灯、排料传送线和推送机械手。优选的,所述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均包括压紧工装、单动气缸、探针和检测滑道。优选的,所述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包括伺服进位机构、测力传感器、凸轮进位机构、测距传感器和间隙检测顶针。优选的,所述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包括X轴直线模组、Y轴直线模组、Z轴工装、夹紧和检测工装、电热台以及冷却排料机构。优选的,所述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均包括送料皮带线、送料模组和送料机械手,所述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包括恒温水槽。优选的,所述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包括电阻仪和耐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四个独立单元的设置,使得八个工位每工位完成一项检测功能,每个单元既可独立工作又能通过传送装置进行联接组成一套完整的自动检测流水线,实现了自动上料、传送、检测、判定、分拣和数据统计等功能,提高了设备检测的产能,该设备实现了上下料、检测和判定分选全自动功能,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2、本技术设备自动进行检测,支架克力检测精度为±1.5%,干烧片间隙检测精度±5%,电阻检测精度±3%,相较于人工读数及目测方式,检测精度明显提升。3、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高精度仪表及程序控制杜绝了人工操作造成的误检漏检等问题,使得成品合格率大大提升,由原来80%左右提高至96%以上,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电水壶温控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主剖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克力检测检测动作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间隙检测检测动作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的蒸汽片低温检测检测动作结构示意图。图中:1、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2、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3、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4、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5、送料传送线;6、第一检测工位;7、第二检测工位;8、机柜;9、显示屏;10、警示灯;11、排料传送线;12、推送机械手;13、压紧工装;14、单动气缸;15、探针;16、检测滑道;17、伺服进位机构;18、测力传感器;19、凸轮进位机构;20、测距传感器;21、间隙检测顶针;22、X轴直线模组;23、Y轴直线模组;24、Z轴工装;25、检测工装;26、电热台;27、冷却排料机构;28、送料皮带线;29、送料模组;30、送料机械手;31、恒温水槽;32、电阻仪;33、耐压仪;34、电水壶温控器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11,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包括四个独立的检测单元以及贯穿四个检测单元的送料传送线5,四个检测单元分别为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1、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2、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3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4,四个检测单元依次位于送料传送线5的一侧,每个检测单元均包括第一检测工位6、第二检测工位7、机柜8、显示屏9、警示灯10、排料传送线11和推送机械手12。具体的,四个独立单元一共分为八个工位,每工位完成一项检测功能,每个单元既可独立工作又能通过传送装置进行联接组成一套完整的自动检测流水线,实现了自动上料、传送、检测、判定、分拣和数据统计功能。八个检测工位的基本检测要求如下:克力检测——产品支架闭合状态下,测支架打开的力度,力度为(0.6-1.1N);间隙检测——产品支架闭合状态下将产品平放,将铁壳面贴平,测陶瓷棒顶端与干烧片最低面距离0.4-0.8mm为合格品;干烧低温——将产品支架闭合状态平放,干烧片接触到导热板上,90s不跳开为合格品,(温度为124°-125°);干烧高温——将产品支架闭合状态平放,干烧片接触到导热板上,60s内必须将支架断开,并立即连续按动支架2-3次,放开后支架必须是打开为合格,温度为170°±2°);蒸汽低温——支架打开状态蒸汽片完全浸入水里3s以内蒸汽片不跳为合格品(水温为67°-67.5°);蒸汽高温——支架闭合状态蒸汽片完全浸入水里3s以内蒸汽片跳开,连续按动支架2-3次,支架必须处于打开状态为合格品(水温为89°±2°);电阻检测——产品支架闭合状态下:检验L极与大导电圈电阻,N极与小导电圈电阻,电阻小于50毫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包括四个独立的检测单元以及贯穿四个检测单元的送料传送线(5),其特征在于,四个检测单元分别为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1)、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2)、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3)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4),四个检测单元依次位于送料传送线(5)的一侧,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均包括第一检测工位(6)、第二检测工位(7)、机柜(8)、显示屏(9)、警示灯(10)、排料传送线(11)和推送机械手(1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包括四个独立的检测单元以及贯穿四个检测单元的送料传送线(5),其特征在于,四个检测单元分别为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1)、防干烧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2)、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3)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4),四个检测单元依次位于送料传送线(5)的一侧,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均包括第一检测工位(6)、第二检测工位(7)、机柜(8)、显示屏(9)、警示灯(10)、排料传送线(11)和推送机械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克力和干烧片间隙检测单元(1)、蒸汽片温度特性检测单元(3)和触点接触电阻和壳体耐压检测单元(4)均包括压紧工装(13)、单动气缸(14)、探针(15)和检测滑道(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温控器自动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克力和干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孝安陶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