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58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包括塔壳体,塔壳体设置为直筒,且塔壳体的内侧自上而下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塔板,上下两个相邻的塔板左右相反设置,且塔板安插固定在塔壳体上,塔板包括分流板和分散板,分流板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筒,分散板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塔板通过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在塔壳体的内侧实现对塔壳体内部流动的液体的分散流动,并且通过设置的挡板对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部位的封堵,同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实现挡板和塔壳体之间的密封防止出现漏液的情况,通过塔板安插在塔壳体上使得塔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塔盘
,具体为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塔盘是指板式塔中提供气液传质和传热场所的主要部件。使两种流体密切进行两相之间热量和质量交换,以达到分离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组分的目的。主要由气液接触元件(如浮阀、泡罩、筛孔等)、受液盘、溢流堰、降液管(或降液板)、塔盘支持件和紧固件等组成。当塔径较小时,每层塔盘为一整块,称整块式塔盘。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塔盘往往是固定在塔壳体内,对于塔盘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不利于后期的对塔盘的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旨在改善塔盘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包括塔壳体,塔壳体设置为直筒,且塔壳体的内侧自上而下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塔板,上下两个相邻的塔板左右相反设置,且塔板安插固定在塔壳体上,塔板包括分流板和分散板,分流板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筒,分散板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在塔壳体的内侧,且分流板和分散板位于塔壳体的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在挡板上,挡板和塔壳体之间密封连接,且挡板面向塔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塔板通过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在塔壳体的内侧实现对塔壳体内部流动的液体的分散流动,并且通过设置的挡板对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部位的封堵,同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实现挡板和塔壳体之间的密封防止出现漏液的情况,通过塔板安插在塔壳体上使得塔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br>进一步的,塔壳体的内侧位于分流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受液盘和溢流管,且分流板安插在受液盘和溢流管之间,溢流管的上端口高出分流板设置,通过设置的溢流管对在分流板上聚集的液体过多时的排卸减少分流板上的液体压力。进一步的,分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安装孔,且分流板的前后两侧边缘均设置有凸起的卡边,分散筒安插固定在安装孔的内侧,通过设置的安装孔实现对分散筒的安装固定,并通过设置的卡边分别卡在两侧的受液盘和溢流管上。进一步的,分散筒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孔,且分散筒的上端口边缘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挂边通过设置的挂边实现对分散筒安装时的限位,并通设置的分散孔实现对液体分散流出。进一步的,塔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与塔板配合的插口,且位于插口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丝孔,通过设置的插口实现对塔板的安插固定,并通过设置的螺丝孔实现与挡板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挡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通过固定螺丝与塔壳体上的螺丝孔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块上的固定螺丝实现对挡板在塔壳体上的锁紧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塔板通过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在塔壳体的内侧实现对塔壳体内部流动的液体的分散流动,并且通过设置的挡板对分流板和分散板安插部位的封堵,同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实现挡板和塔壳体之间的密封防止出现漏液的情况,通过塔板安插在塔壳体上使得塔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的塔壳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的塔板安装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的塔板示意图。图中:1、塔壳体;11、插口;12、螺丝孔;2、塔板;21、分流板;22、分散筒;221、挂边;222、分散孔;23、密封垫;24、固定块;25、固定螺丝;26、挡板;27、安装孔;28、透水孔;29、分散板;210、卡边;3、溢流管;4、受液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包括塔壳体1,塔壳体1设置为直筒,且塔壳体1的内侧自上而下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塔板2,上下两个相邻的塔板2左右相反设置,且塔板2安插固定在塔壳体1上,塔板2包括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分流板21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筒22,分散板29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28,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安插在塔壳体1的内侧,且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位于塔壳体1的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在挡板26上,挡板26和塔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且挡板26面向塔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23,塔板2通过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安插在塔壳体1的内侧实现对塔壳体1内部流动的液体的分散流动,并且通过设置的挡板26对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安插部位的封堵,同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23实现挡板26和塔壳体1之间的密封防止出现漏液的情况,通过塔板2安插在塔壳体1上使得塔板2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具体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塔壳体1的内侧位于分流板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受液盘4和溢流管3,且分流板21安插在受液盘4和溢流管3之间,溢流管3的上端口高出分流板21设置,通过设置的溢流管3对在分流板21上聚集的液体过多时的排卸减少分流板21上的液体压力。具体请参照图4所示,分流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安装孔27,且分流板21的前后两侧边缘均设置有凸起的卡边210,分散筒22安插固定在安装孔27的内侧,通过设置的安装孔27实现对分散筒22的安装固定,并通过设置的卡边210分别卡在两侧的受液盘4和溢流管3上。具体请参照图4所示,分散筒2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孔222,且分散筒22的上端口边缘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挂边221通过设置的挂边221实现对分散筒22安装时的限位,并通设置的分散孔222实现对液体分散流出。具体请参照图2所示,塔壳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与塔板2配合的插口11,且位于插口1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丝孔12,通过设置的插口11实现对塔板2的安插固定,并通过设置的螺丝孔12实现与挡板26的固定连接。具体请参照图4所示,挡板2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24,且固定块24通过固定螺丝25与塔壳体1上的螺丝孔12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块24上的固定螺丝25实现对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包括塔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壳体(1)设置为直筒,且塔壳体(1)的内侧自上而下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塔板(2),上下两个相邻的塔板(2)左右相反设置,且塔板(2)安插固定在塔壳体(1)上,所述塔板(2)包括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所述分流板(21)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筒(22),所述分散板(29)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28),所述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安插在塔壳体(1)的内侧,且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位于塔壳体(1)的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在挡板(26)上,所述挡板(26)和塔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且挡板(26)面向塔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包括塔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壳体(1)设置为直筒,且塔壳体(1)的内侧自上而下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塔板(2),上下两个相邻的塔板(2)左右相反设置,且塔板(2)安插固定在塔壳体(1)上,所述塔板(2)包括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所述分流板(21)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分散筒(22),所述分散板(29)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28),所述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安插在塔壳体(1)的内侧,且分流板(21)和分散板(29)位于塔壳体(1)的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在挡板(26)上,所述挡板(26)和塔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且挡板(26)面向塔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入式塔盘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壳体(1)的内侧位于分流板(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受液盘(4)和溢流管(3),且分流板(21)安插在受液盘(4)和溢流管(3)之间,所述溢流管(3)的上端口高出分流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雯商恩霞赵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创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