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52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步骤二,配料;步骤三,混合;步骤四,培养;步骤五,修复;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购入的芽孢杆菌冻干粉倒入容器中,并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搅拌混合均匀;该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矿化修复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和沉积作用使混凝土具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避免了修复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施工损伤,确保了混凝土的结构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可靠性,且辅料无需现场适应性加工,提前制备后现场可直接施用,不会产生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保障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了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裂缝修复
,具体为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材料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由于其坚固性、高耐久性和相对较低的价格而被广泛用于现代工程建设中。然而,由于其低弹性模量和低抗拉强度,在外部载荷和温度的作用下会产生微裂缝。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氯离子侵蚀和抗碳化性,且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则裂缝可能会进一步扩展,使水、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和氯化物等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最终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腐蚀,进而影响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树脂灌注、聚合物浸入、金属钉合、表面封闭、钻孔嵌塞、附加钢筋等传统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然而,传统的修复方法大多需要现场进行辅料的适应性加工,施工不便,不仅会对施工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损害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修复后还会形成二次污染,增加了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隐患,且修复过程中往往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施工损伤,影响了混凝土的结构应力,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环境污染严重、施工不便以及产生施工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步骤二,配料;步骤三,混合;步骤四,培养;步骤五,修复;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购入的芽孢杆菌冻干粉倒入容器中,并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搅拌混合均匀,使冻干粉完全溶解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得到溶解菌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按重量比分别称取对应量的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琼脂、双蒸水、氢氧化钠和尿素备用,再将双蒸水倒入搅拌机中,边缓慢搅拌边加入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和琼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3,得到混合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中,加压后高温蒸汽灭菌,并装入三角摇瓶中,再将步骤二中备好的尿素过滤灭菌后加入三角摇瓶中,摇晃混合均匀,得到液体培养摇瓶;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溶解菌液接种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液体培养摇瓶内,恒温振荡培养,使菌种浓度达到108Cells/mL后,得到修复菌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对待修复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冲洗,清除表面和裂缝中的杂质,再进行恒温恒湿养护,同时用医用注射器取适量的步骤四中得到的修复菌液,每4h定期注入混凝土试件的裂缝中,直到裂缝被填满为止,养护结束后修整混凝土试件的表面,经自来水浸泡、沥干后即完成修复。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磁力搅拌机的转速为48~60r/min,搅拌时间为3~7min。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琼脂、双蒸水、氢氧化钠和尿素的重量比为3∶1∶3∶4∶180∶8∶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为12~18r/min,搅拌时间为10~1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高压蒸汽灭菌柜的压力为15psi,蒸汽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2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恒温振荡培养的温度为30℃,振荡转速为120r/min,培养时间为24~48h。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恒温恒湿养护的养护温度为18~22℃,养护湿度为95%,养护时间为28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采用微生物矿化修复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和沉积作用,使混凝土具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易于施工,避免了修复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施工损伤,确保了混凝土的结构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可靠性,且辅料无需现场适应性加工,提前制备后现场可直接施用,不会产生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保障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了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步骤二,配料;步骤三,混合;步骤四,培养;步骤五,修复;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购入的芽孢杆菌冻干粉倒入容器中,并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48~60r/min搅拌3~7min,混合均匀,使冻干粉完全溶解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得到溶解菌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按3∶1∶3∶4∶180∶8∶4的重量比分别称取对应量的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琼脂、双蒸水、氢氧化钠和尿素备用,再将双蒸水倒入搅拌机中,边缓慢搅拌边加入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和琼脂,12~18r/min搅拌10~15min,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3,得到混合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中,加压15psi后121℃高温蒸汽灭菌20min,并装入三角摇瓶中,再将步骤二中备好的尿素过滤灭菌后加入三角摇瓶中,摇晃混合均匀,得到液体培养摇瓶;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溶解菌液接种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液体培养摇瓶内,30℃恒温120r/min振荡培养48h,使菌种浓度达到108Cells/mL后,得到修复菌液;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对待修复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冲洗,清除表面和裂缝中的杂质,再进行20℃恒温95%恒湿养护28d,同时用医用注射器取适量的步骤四中得到的修复菌液,每4h定期注入混凝土试件的裂缝中,直到裂缝被填满为止,养护结束后修整混凝土试件的表面,经自来水浸泡、沥干后即完成修复。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用微生物矿化取代了树脂灌注、聚合物浸入、金属钉合、表面封闭、钻孔嵌塞、附加钢筋等传统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和沉积作用,使混凝土具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避免了修复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施工损伤,确保了混凝土的结构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可靠性,且辅料无需现场适应性加工,提前制备后现场可直接施用,不会产生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保障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了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步骤二,配料;步骤三,混合;步骤四,培养;步骤五,修复;其特征在于:/n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购入的芽孢杆菌冻干粉倒入容器中,并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搅拌混合均匀,使冻干粉完全溶解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得到溶解菌液;/n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按重量比分别称取对应量的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琼脂、双蒸水、氢氧化钠和尿素备用,再将双蒸水倒入搅拌机中,边缓慢搅拌边加入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和琼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3,得到混合液;/n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中,加压后高温蒸汽灭菌,并装入三角摇瓶中,再将步骤二中备好的尿素过滤灭菌后加入三角摇瓶中,摇晃混合均匀,得到液体培养摇瓶;/n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溶解菌液接种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液体培养摇瓶内,恒温振荡培养,使菌种浓度达到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步骤二,配料;步骤三,混合;步骤四,培养;步骤五,修复;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购入的芽孢杆菌冻干粉倒入容器中,并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搅拌混合均匀,使冻干粉完全溶解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得到溶解菌液;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按重量比分别称取对应量的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琼脂、双蒸水、氢氧化钠和尿素备用,再将双蒸水倒入搅拌机中,边缓慢搅拌边加入酪蛋白、大豆蛋白、氯化钠和琼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3,得到混合液;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中,加压后高温蒸汽灭菌,并装入三角摇瓶中,再将步骤二中备好的尿素过滤灭菌后加入三角摇瓶中,摇晃混合均匀,得到液体培养摇瓶;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溶解菌液接种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液体培养摇瓶内,恒温振荡培养,使菌种浓度达到108Cells/mL后,得到修复菌液;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对待修复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冲洗,清除表面和裂缝中的杂质,再进行恒温恒湿养护,同时用医用注射器取适量的步骤四中得到的修复菌液,每4h定期注入混凝土试件的裂缝中,直到裂缝被填满为止,养护结束后修整混凝土试件的表面,经自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琼臧洋刘蓉师艳邹存和范璐婷刘栩辰刘存成叶虎子康开伟苟宝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