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在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已有十年历史,这项技术被广泛地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已经成为肝癌临床治疗比较成熟的技术。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在手术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医生手持电极针长达半个小时以上,以固定电极针准确插在肿瘤位置,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会让医生比较辛苦;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突然咳嗽,插在患处的电极针无法与患者身体同步运动,易造成电极针在患者体内的移动,甚至使健康的部位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可直接将电极针固定在患者身上,无需医生长期持针,解放医生的双手。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两夹持机构(2)以及活动机构(3);活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1)的内端,在主体机构(1)中可活动;两夹持机构(2)将主体机构(1)与活动机构(3)夹持固定;/n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14)、第一槽(11)、第一通孔(12)、第二槽(13)以及胶条(15);第一槽(11)开设在主体(14)的外端,为环形;第一通孔(12)开设在主体(14)的中端,截面为倒T形;第二槽(13)开设在主体(14)上部,第一通孔(12)与第二槽(13)相通;胶条(15)与主体(14)底端固定连接;/n活动机构(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两夹持机构(2)以及活动机构(3);活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1)的内端,在主体机构(1)中可活动;两夹持机构(2)将主体机构(1)与活动机构(3)夹持固定;
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14)、第一槽(11)、第一通孔(12)、第二槽(13)以及胶条(15);第一槽(11)开设在主体(14)的外端,为环形;第一通孔(12)开设在主体(14)的中端,截面为倒T形;第二槽(13)开设在主体(14)上部,第一通孔(12)与第二槽(13)相通;胶条(15)与主体(14)底端固定连接;
活动机构(3)包括活动块(31)、数量至少三个弹簧(32)和第二通孔(33);活动块(31)位于第二槽(13)内;数量至少三个弹簧(32)均匀位于活动块(31)周围一圈,一端与活动块(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槽(13)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通孔(33)开设于活动块(31)中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中的持针助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具(21)、第二夹具(22)、转轴(23)、两固定橡胶垫(24)以及助力部件(4);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通过转轴(23)转动连接,第一夹具(21)的夹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云,徐陈柯,方建华,陈创华,许晓静,王炜,孔凡雷,杨晶,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