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08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工作台、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底盘、推送机构一、推送机构二、推送机构三、推送机构四、触头上料机构和盖板上料机构、以及固定于底盘上的工装环形传送结构、卸料机械手、精确定位机构和铆压机构。其利用自动化逐个对触头和盖板进行自动化推送上料并装配提升了工件加工时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且装配后逐个自动送入铆压挤压的铆压头下方进行自动铆压,且铆压完成后自动送出并卸料,以使得生产安全性得到保障,避免人工上料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同时铆压前对装配后的工件及工装得到精确可靠的定位,使得装配生产后的蓄电池盖板工件质量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汽车蓄电池盖板的加工,一般采用人工将触头插入盖板的孔内后,再放入至铆压机构的铆压头下方工装上,最后人工操控铆压头下压进行铆压,然而该人工操作加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生产效率低下;2、大批量生产时人工劳动强度也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3、人工操控铆压头时有发生误动作,从而引发人工装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具体结构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工装环形传送结构,其包括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横向通道二、推送机构一、推送机构二、推送机构三和推送机构四,且横向通道一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上端口对接并连通,横向通道二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下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口对接并连通,以形成方环形传送通道,且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和横向通道二中均具有多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工装;推送机构一包括推料块一,推料块一贯穿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一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二包括推料块二,推料块二贯穿横向通道一的右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二内的上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三包括推料块三,推料块三贯穿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二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四包括推料块四,推料块四贯穿横向通道二的左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一内的下端位置处工装,利用各推料块的推送动作,以实现工装的环形循环位移传送;触头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一中部旁侧的触头上料轨道和位于触头上料轨道出料端口上方的触头上料机械手,触头上料轨道与横向通道一中部的一工装位置对应,触头上料机械手将触头抓取后上料至第横向通道一内任一工装上;盖板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的盖板上料轨道和位于盖板上料轨道出料端口处的盖板上料机械手,盖板上料机械手将盖板抓取后上料至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工装上,且触头贯穿盖板上的通孔;位于横向通道二中部的精确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杆、底座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固定于底座上,定位杆贯穿底座的导向孔后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定位杆贯穿横向通道二后与一工装的定位孔对应;铆压机构,其包括铆压头,铆压头位于旁侧具有精确定位机构的一工装上方,当横向通道二内的任一具有触头和盖板的工装对应位移至铆压机构的铆压头下方后,定位杆插入该处工装的定位孔内后进行锁定,此时铆压机构驱动铆压头进行铆压触头,使触头在盖板上固定而形成汽车部件;卸料机械手,其位于竖直通道一内中部位置处任意工装的上方,且卸料机械手将其下方的工装上已加工完成的工件抓取后进行卸料。作为优选,触头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一、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横向平移导轨一和抓料装置,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和横向平移导轨一均固定于支架一上,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固定相连,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轨一,竖直滑轨一上滑动设置有竖直滑块一,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固定于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上,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与竖直滑块一固定相连,抓料装置安装于竖直滑块一上;抓料装置包括两个呈前后分布间隔设置的夹料机构和驱动两个夹料机构动作的驱动结构;横向通道一的中部旁侧设置有工件等待上料工位,并对应位于一夹料机构的下方;横向通道一的中部位置处一工装上的触头插槽与工件等待上料工位对应,且工件等待上料工位与触头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错位设置,触头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处的工件推送装置,工件推送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触头上料轨道的端口处的工件推送板和驱动推送板进行往复平移的往复平移驱动装置,工件推送板安装于往复平移驱动装置上,工件推送板上设置有与触头上料轨道的端口匹配且连通的凹槽,凹槽对应位于另一夹料机构的下方。作为优选,驱动结构包括固定于竖直滑块一上的固定块和张力气缸,固定块上设置有竖直滑道二,竖直滑道二内滑动设置有竖直滑块二,竖直滑块二上固定有张力推板,两个夹料机构分别安装于固定块的前后两端,两个夹料机构均包括T型杆、动手指和分别固定于固定块的前后两端面上的定手指,两动手指分别与固定块的前后两端面销轴铰接;张力推板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合部一,动手指的内壁设置有配合部二,配合部一置于配合部二与定手指之间,配合部一上设置有第一斜面,配合部二上设置有第二斜面,配合部一活动使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配合而驱动动手指动作,以进行夹料机构作松开动作,动手指上设置有长形孔,T型杆的纵向部贯穿长形孔后与定手指固定相连,T型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T型杆的横向部和动手指侧面抵触,当配合部一远离配合部二后,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动手指和定手指相互闭合进行夹持动作。作为优选,盖板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二、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二、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二、横向平移导轨二和气动夹爪一,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二和横向平移导轨二均固定于支架二上,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横向平移导轨二的滑块固定相连,横向平移导轨二的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轨三,竖直滑轨三上滑动设置有竖直滑块三,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二固定于横向平移导轨二的滑块上,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二的活塞杆与竖直滑块三固定相连,气动夹爪一安装于竖直滑块三上;盖板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与横向通道二的右端之间设置盖板顶升机构,盖板顶升机构包括上料块、举升块和举升气缸,举升气缸固定于上料块上,上料块上设置有凹陷和与盖板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对应的工件等待通道,举升块置于凹陷内,举升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上料块后与举升块固定相连,举升块上设置有与工件等待通道相对应的通槽,通槽的长度与盖板长度匹配,通槽对应位于气动夹爪一的下方,且盖板上料轨道为弧形上料轨道。作为优选,工装包括工件定位块,工件定位块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槽和位于工件定位槽相对应两侧的通孔,两通孔内均设置有夹块,且夹块的底端与通孔底端内壁销轴铰接,夹块的后侧与通孔的内壁之间抵触弹簧,在弹簧作用下使两夹块抱紧工件定位槽内的工件,定位孔设置于工件定位块上;工件定位块的侧面和端面设置有通道,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和横向通道二的内壁均设置有凸条,且凸条对应插入通道;夹块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工件定位槽的槽底之间存在夹持空间。作为优选,还包括对应位于卸料机械手下方上推机构,其包括上推件,上推件贯穿底盘和竖直通道一,上推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两通孔位置对应的解锁块,夹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斜面,解锁块的顶部设置第四斜面,解锁块插入通孔内后,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互配合,使夹块后退,对工装上工件进行解锁。作为优选,卸料机械手包括固定支架、横向推移气缸、横向滑轨、升降气缸和气动夹爪二,横向推移气缸和横向滑轨均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横向推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轨的滑块固定相连,升降气缸固定于横向滑轨的滑块上,横向滑轨的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道四,竖直滑道三内设置有竖直滑块四,气动夹爪二固定于竖直滑块四上;竖直通道一的侧部固定有下料斜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装环形传送结构,其包括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横向通道二、推送机构一、推送机构二、推送机构三和推送机构四,且横向通道一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上端口对接并连通,横向通道二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下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口对接并连通,以形成方环形传送通道,且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和横向通道二中均具有多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工装;/n推送机构一包括推料块一,推料块一贯穿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一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二包括推料块二,推料块二贯穿横向通道一的右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二内的上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三包括推料块三,推料块三贯穿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二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四包括推料块四,推料块四贯穿横向通道二的左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一内的下端位置处工装,利用各推料块的推送动作,以实现工装的环形循环位移传送;/n触头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一中部旁侧的触头上料轨道和位于触头上料轨道出料端口上方的触头上料机械手,触头上料轨道与横向通道一中部的一工装位置对应,触头上料机械手将触头抓取后上料至第横向通道一内任一工装上;/n盖板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的盖板上料轨道和位于盖板上料轨道出料端口处的盖板上料机械手,盖板上料机械手将盖板抓取后上料至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工装上,且触头贯穿盖板上的通孔;/n位于横向通道二中部的精确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杆、底座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固定于底座上,定位杆贯穿底座的导向孔后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定位杆贯穿横向通道二后与一工装的定位孔对应;/n铆压机构,其包括铆压头,铆压头位于旁侧具有精确定位机构的一工装上方,当横向通道二内的任一具有触头和盖板的工装对应位移至铆压机构的铆压头下方后,定位杆插入该处工装的定位孔内后进行锁定,此时铆压机构驱动铆压头进行铆压触头,使触头在盖板上固定而形成汽车部件;/n卸料机械手,其位于竖直通道一内中部位置处任意工装的上方,且卸料机械手将其下方的工装上已加工完成的工件抓取后进行卸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环形传送结构,其包括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横向通道二、推送机构一、推送机构二、推送机构三和推送机构四,且横向通道一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上端口对接并连通,横向通道二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竖直通道一的下端口、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口对接并连通,以形成方环形传送通道,且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横向通道一和横向通道二中均具有多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工装;
推送机构一包括推料块一,推料块一贯穿竖直通道一的上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一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二包括推料块二,推料块二贯穿横向通道一的右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二内的上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三包括推料块三,推料块三贯穿竖直通道二的下端后抵触横向通道二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推送机构四包括推料块四,推料块四贯穿横向通道二的左端后抵触竖直通道一内的下端位置处工装,利用各推料块的推送动作,以实现工装的环形循环位移传送;
触头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一中部旁侧的触头上料轨道和位于触头上料轨道出料端口上方的触头上料机械手,触头上料轨道与横向通道一中部的一工装位置对应,触头上料机械手将触头抓取后上料至第横向通道一内任一工装上;
盖板上料机构,其包括位于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的盖板上料轨道和位于盖板上料轨道出料端口处的盖板上料机械手,盖板上料机械手将盖板抓取后上料至横向通道二的右端口处工装上,且触头贯穿盖板上的通孔;
位于横向通道二中部的精确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杆、底座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固定于底座上,定位杆贯穿底座的导向孔后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定位杆贯穿横向通道二后与一工装的定位孔对应;
铆压机构,其包括铆压头,铆压头位于旁侧具有精确定位机构的一工装上方,当横向通道二内的任一具有触头和盖板的工装对应位移至铆压机构的铆压头下方后,定位杆插入该处工装的定位孔内后进行锁定,此时铆压机构驱动铆压头进行铆压触头,使触头在盖板上固定而形成汽车部件;
卸料机械手,其位于竖直通道一内中部位置处任意工装的上方,且卸料机械手将其下方的工装上已加工完成的工件抓取后进行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触头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一、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横向平移导轨一和抓料装置,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和横向平移导轨一均固定于支架一上,横向平移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固定相连,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轨一,竖直滑轨一上滑动设置有竖直滑块一,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固定于横向平移导轨一的滑块上,垂直平移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与竖直滑块一固定相连,抓料装置安装于竖直滑块一上;
抓料装置包括两个呈前后分布间隔设置的夹料机构和驱动两个夹料机构动作的驱动结构;
横向通道一的中部旁侧设置有工件等待上料工位,并对应位于一夹料机构的下方;横向通道一的中部位置处一工装上的触头插槽与工件等待上料工位对应,且工件等待上料工位与触头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错位设置,触头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口处的工件推送装置,工件推送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触头上料轨道的端口处的工件推送板和驱动推送板进行往复平移的往复平移驱动装置,工件推送板安装于往复平移驱动装置上,工件推送板上设置有与触头上料轨道的端口匹配且连通的凹槽,凹槽对应位于另一夹料机构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固定于竖直滑块一上的固定块和张力气缸,固定块上设置有竖直滑道二,竖直滑道二内滑动设置有竖直滑块二,竖直滑块二上固定有张力推板,两个夹料机构分别安装于固定块的前后两端,两个夹料机构均包括T型杆、动手指和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