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雲专利>正文

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7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是在一紧身裤下方设有二腿部开口,各腿部开口周缘分别设有一具弹性的布边,该布边由接近该紧身裤的胯下部位分别设有一通过臀部下方的第一延伸段,及一通过腿部前侧的第二延伸段,该两第一延伸段分别延伸至该紧身裤的胯下前方部位,各第二延伸段分别延伸至该腿部开口对应臀部下方的部位,且该第一、二延伸段是在该腿部开口对应腿部前侧的部位形成内外交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
本技术涉及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易、加工便利,且可有效防止裤管卷起的紧身裤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弹性束裤3(或连身束衣裤)大多系以具有紧束弹性的布料制成一裤体31,且于该裤体31下方设有可供大腿穿过的开口,而为能达到修饰身材的功能,该裤体31都被设计为能包覆于人体肌肉最容易松弛的小腹及臀部等部位,由于该裤体31下方必需完整包覆臀部,因此通常该裤体31的开口边缘必须经由臀部通过两外旁侧,再向前延伸形成(或长或短)的裤管32。然而,由于一般裤管32的开口系呈现一完整环圈状,因此穿着者在活动时,该裤管32的开口边缘各部位会承受相同(扩张或收缩)的应力,此种反复作用的应力将造成该裤管32的开口唇(边)缘逐渐向上挤压收缩,尤其在对应于鼠蹊部前方与大腿交界处向臀部下方围绕的部位,不只是肢体活动较大的部位,更因为位于肢体相互弯折活动的部位,容易受大腿上提的推动产生向上皱折或向上翻卷形成卷收部33,上述向外翻转的卷收部33会形成一环状凸起,不但会因为对该部位造成过大束紧度,而降低该弹性束裤3(或连身束衣裤)穿着舒适性,且凸起部位也常会撑凸外衣裤的表面,影响整体衣着的美观。为此,在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15505号新型案中,揭示了一种弹性束裤,该弹性束裤具有两裤管,该裤管下缘是凹凸波浪,一加强布圈车缝在该裤管上,该加强布圈可为弹性蕾丝布,该加强布圈下缘系以凹凸波浪剪裁而伸出在该裤管的下缘,且该弹性束裤的裤管弹性度系大于该加强布圈,可以解决裤管紧束大腿使肌肉产生一圈压痕及避免该裤管往上卷曲的问题。另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2279号新型案中,揭示了一种无伸缩连身内衣的结构改良,其由无伸缩性的布料制作而成的连身内衣,其特征在于:该前身片底侧并靠近大腿前侧处凹设有一略大的开口,该开口并以一具弹性的连接布作为连结,其不仅可让使用者大腿活动较为方便,且活动时不致使该连身内衣于臀部处卷起,以达到无伸缩连身内衣的适用性。上述两新型案所公开的解决方案,都系利用于原有弹性束裤(或连身内衣)的裤管(或大腿前侧)部位另行车缝其它加强布圈(或连接布)的方式,期能以改善传统裤管(或内衣臀部处)的开口边缘容易向外翻起卷收的缺失。然而,实际上前述各解决方案不但会使加工程序更为复杂,增加生产成本,且由于其裤管或内衣臀部处的开口仍系维持传统的完整环圈状,因此在穿着活动时,仍会因为其开口唇(边)缘各部位都受相同压力或上推力作用而反复伸缩及位移,而难以完全避免前述皱折及向外翻转卷收等情形,无法有效改善上述传统的缺失。有鉴于现有的弹性束裤或连身内衣于使用时有上述的缺点,技术设计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的道,终于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是在一紧身裤的下方二旁侧分别设有一可供大腿向外伸出的腿部开口,于各腿部开口周缘设有一具收缩弹性的布边,该布边由接近该紧身裤的胯下部位分别设有一通过臀部下方的第一延伸段,以及一通过腿部前侧的第二延伸段,该两第一延伸段分别延伸至该紧身裤的胯下前方部位,各第二延伸段分别延伸至该腿部开口对应臀部下方的部位,且该第一、二延伸段于该腿部开口对应腿部前侧的部位形成内外交叠部,凭借该交叠的第一、二延伸段可分别由不同高低位置斜向拉持该布边二端部,使该布边在受该腿部开口周缘的应力或上推力反复作用时,不易产生无法自行复原的卷曲,可有效改善穿着的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由于无需另行车缝衔接其它加强布圈或连接布,因此不但可简化组成的结构,且易于加工,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紧身裤,设有二可供大腿向外伸出的腿部开口,各腿部开口分别设有一接近胯下部位的胯下侧、远离该胯下部位的腿外侧、对应于穿着者的腿部前侧的腿前侧,以及一对应于穿着者的臀部的臀后侧;二具收缩弹性的布边,分别以中段结合于各腿部开口周缘的胯下侧,各布边二端分别设有一通过臀部下方,并经过该腿外侧逐渐向该胯下侧前上方部位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以及一通过该腿前侧及该腿外侧,再朝向该臀部下方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该第一、二延伸段是在接近该腿前侧的部位形成一内外交叠部。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两第一延伸段的延伸端部相互连结形成第一连结部,而各该第二延伸段的延伸端部分别接合于各该布边位于臀部下方的部位形成第二连结部。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二延伸段局部遮盖该第一延伸段接近该第一连结部的一端。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延伸段形成交叠的部位高于穿着者鼠蹊部的位置。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延伸段分别由多段材料所连接而成。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紧身裤的二腿部开口的胯下侧之间设有一胯下开口,于该胯下开口周侧结合有一加强布边。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两第一延伸段延伸至该胯下开口前方,并连结于该加强布边上。综合以上所述,本技术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确可利用低成本的简易结构设计,达到有效防止裤管卷起的功效。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弹性束裤的应用情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展示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展示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展示态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紧身裤;11腿部开口;111胯下侧;112腿外侧;113腿前侧;114臀后侧;12胯下开口;121加强布边;2布边;21第一延伸段;211第一连结部;22第二延伸段;221第二连结部;23内外交叠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第2至4图所示,可知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紧身裤1与布边2等部份;其中该紧身裤1设有二可供穿着者的大腿由内向外伸出的腿部开口11,各腿部开口11分别于接近胯下的一侧设有胯下侧111,远离该胯下侧111的一侧设有腿外侧112,另设有一对应于穿着者的腿部前侧的腿前侧113,以及一对应于穿着者的臀部的臀后侧11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紧身裤1的胯下部位对应于二腿部开口11之间设有一胯下开口12,于该胯下开口12周侧设有一可增加结构强度的加强布边121。该布边2可为具收缩弹性的长条体,且该布边2之中段设于各腿部开口11周缘的胯下侧111,该布边2二端分别设有一由该胯下侧111向后延伸通过并包覆臀部下方,再环绕至该胯下侧111前方上缘的第一延伸段21,以及一由该胯下侧111向前斜向上伸环绕通过该腿前侧113,并持续向上斜向延伸绕过腿外侧112后接续至该臀后侧114下缘的第二延伸段22,而且该第一、二延伸段21、22于接近该腿前侧113(高于穿着者鼠蹊部的位置较佳)的部位形成内外交叠部23。于实际应用时,该第一、二延伸段21、22可依需要而分别由多段材料(布料)所连接而成,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强度及伸缩弹性的组合变化。在一个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一紧身裤,设有二可供大腿向外伸出的腿部开口,各腿部开口分别设有一接近胯下部位的胯下侧、远离该胯下部位的腿外侧、对应于穿着者的腿部前侧的腿前侧、以及一对应于穿着者的臀部的臀后侧;/n二具收缩弹性的布边,分别以中段结合于各腿部开口周缘的胯下侧,各布边二端分别设有一通过臀部下方并经过该腿外侧逐渐向该胯下侧前上方部位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以及一通过该腿前侧及该腿外侧再朝向该臀部下方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该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是在接近该腿前侧的部位形成一内外交叠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紧身裤,设有二可供大腿向外伸出的腿部开口,各腿部开口分别设有一接近胯下部位的胯下侧、远离该胯下部位的腿外侧、对应于穿着者的腿部前侧的腿前侧、以及一对应于穿着者的臀部的臀后侧;
二具收缩弹性的布边,分别以中段结合于各腿部开口周缘的胯下侧,各布边二端分别设有一通过臀部下方并经过该腿外侧逐渐向该胯下侧前上方部位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以及一通过该腿前侧及该腿外侧再朝向该臀部下方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该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是在接近该腿前侧的部位形成一内外交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该第一延伸段的延伸端部相互连结形成第一连结部,而各该第二延伸段的延伸端部分别接合于各该布边位于臀部下方的部位形成第二连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段局部遮盖该第一延伸段接近该第一连结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形成交叠的部位高于穿着者鼠蹊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由多段材料所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身裤的裤管防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雲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