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62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包括:框架、底板、活动板和伸缩板,框架上下均为开放结构,底板水平活动连接于框架的底部,活动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框架内,并与底板滑动配合,活动板的前后侧面与框架的前后侧面一一对应抵接,伸缩板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活动板与框架之间,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之间形成容纳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可以保证在人工移植过程中保证植株幼苗及其上的附着土壤保持其挖出时的形态进行移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特别涉及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濒危植物由于其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为了保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存活,需要对一些珍稀濒危的野生植物幼苗进行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则需要将野生植物移栽至人工种植区域进行人工种植,为保证这些珍稀濒危的野生植物能够持续存活种植过程中的掩埋深度等条件尤为重要。由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人工种植时,需要将野生的植株幼苗带土移栽,一般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其在野外的土壤和移植后的土壤条件不可能完全匹配,若想要植株能够顺利移栽成功,则需要尽可能的使其在移栽时植株与其上附着的所有土壤均能完整且尽可能保持一致的移植,这样在移植初期,植株的根系不会随着土壤的松散产生脱离土壤或产生移动,植株还是从原来的土壤中吸收养分,随着幼苗的生长,其根系慢慢进入新的土壤中扎根吸收营养,从而保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幼苗移栽后能够顺利过渡成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可以保证在人工移植过程中保证珍稀濒危植株幼苗及其上的附着土壤保持其挖出时的形态进行移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包括:框架,上下均为开放结构;底板,水平活动连接于框架的底部;活动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框架内,并与底板滑动配合,活动板的前后侧面与框架的前后侧面一一对应抵接;伸缩板,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活动板与框架之间,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之间形成容纳槽。可选的,框架后侧面靠近右侧的下端垂直固连有一第一支撑杆,伸缩板的固定端的相对位置下端垂直固连有第二支撑杆,框架右侧面靠近后侧的下端垂直固连有第三支撑杆,活动板的相对位置下端垂直固连有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均等高,底板上分别具有一左右方向的第一滑孔及一前后方向的第二滑孔,第四支撑杆穿过第一滑孔延伸至底板的下端,第二支撑杆穿过第二滑孔延伸至底板的下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下端各连接有一钻孔机构。可选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内均连接有弹性封闭结构,以使位于第四支撑杆与框架的右侧壁之间的第一滑孔的部分及位于第二支撑杆与框架的后侧壁之间的第二滑孔的部分始终封闭。可选的,弹性封闭结构包括:弹性件,底板内具有放置腔,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放置腔的底壁;封闭板,水平放置于第一滑孔或第二滑孔内,封闭板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以改变封闭板封闭第一滑孔或第二滑孔的长度。可选的,底板的下端设有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底板距离地面的高度值,框架的右侧内壁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及钻孔机构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当部分压力传感器部分无法检测到压力值时,微处理器计算该部分最下端的压力传感器距离底板的距离值,并控制钻孔机构钻孔,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高度值等于底板至地面初值距离减去距离值时,微处理器控制钻孔机构停止钻孔。可选的,底板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框架的左侧壁固连,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底板的侧壁固连。可选的,活动板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框架的左侧壁连接,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框架的左侧壁固连,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活动板的侧壁固连。可选的,伸缩板的前端水平连接有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三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框架的前侧壁上。可选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及第三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及第三伸缩杆分别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当任一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及第三伸缩杆同时停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之间形成容纳槽可将需要移栽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幼苗及其上附着的土壤能够完全放入容纳槽内,通过调节活动板及伸缩板的位置能够改变容纳槽的容纳尺寸,使附着在植物幼苗上的土壤能够被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包裹,以免土壤散开从植株上脱落或土壤的包裹轮廓发生较大改变过于松散,从而将植株影响植株根系的稳固性,当达到需要人工移植的位置后则通过拉动活动板使移植植株下端开放,直接落入移栽坑中即可,在此过程中,框架、活动板与伸缩板在土壤四周进行导向,以免植株下落过快导致土壤松散,从而保证了植株及其上附着的土壤基本保持原状进行移植,进一步保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幼苗移栽后能够顺利过渡成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封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框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20-凹槽,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钻孔机构,150-电机,151-钻头,16-压力传感器,20-底板,21-第一滑孔,22-第二滑孔,23-弹性封闭结构,230-弹性件,231-封闭板,24-放置腔,25-距离传感器,30-活动板,40-伸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包括:框架10、底板20、活动板30和伸缩板40,框架10上下均为开放结构,底板20水平活动连接于框架10的底部,活动板30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框架10内,并与底板20滑动配合,活动板30的前后侧面与框架10的前后侧面一一对应抵接,伸缩板40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活动板30与框架10之间,框架10、底板20、活动板30与伸缩板40之间形成容纳槽。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之间形成容纳槽可将需要移栽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幼苗及其上附着的土壤能够完全放入容纳槽内,通过调节活动板及伸缩板的位置能够改变容纳槽的容纳尺寸,使附着在植物幼苗上的土壤能够被框架、底板、活动板与伸缩板包裹,以免土壤散开从植株上脱落或土壤的包裹轮廓发生较大改变过于松散,从而将植株影响植株根系的稳固性,当达到需要人工移植的位置后则通过拉动活动板使移植植株下端开放,直接落入移栽坑中即可,在此过程中,框架、活动板与伸缩板在土壤四周进行导向,以免植株下落过快导致土壤松散,从而保证了植株及其上附着的土壤基本保持原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10),上下均为开放结构;/n底板(20),水平活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的底部;/n活动板(30),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框架(10)内,并与所述底板(20)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板(30)的前后侧面与所述框架(10)的前后侧面一一对应抵接;/n伸缩板(40),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活动板(30)与所述框架(10)之间,所述框架(10)、底板(20)、活动板(30)与伸缩板(40)之间形成容纳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上下均为开放结构;
底板(20),水平活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的底部;
活动板(30),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框架(10)内,并与所述底板(20)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板(30)的前后侧面与所述框架(10)的前后侧面一一对应抵接;
伸缩板(40),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活动板(30)与所述框架(10)之间,所述框架(10)、底板(20)、活动板(30)与伸缩板(40)之间形成容纳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后侧面靠近右侧的下端垂直固连有一第一支撑杆(11),所述伸缩板(40)的固定端的相对位置下端垂直固连有第二支撑杆(12),所述框架(10)右侧面靠近后侧的下端垂直固连有第三支撑杆(13),所述活动板(30)的相对位置下端垂直固连有第四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均等高,所述底板(20)上分别具有一左右方向的第一滑孔(21)及一前后方向的第二滑孔(22),所述第四支撑杆(14)穿过所述第一滑孔(21)延伸至所述底板(20)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12)穿过所述第二滑孔(22)延伸至所述底板(20)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下端各连接有一钻孔机构(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孔(21)和第二滑孔(22)内均连接有弹性封闭结构(23),以使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14)与所述框架(10)的右侧壁之间的所述第一滑孔(21)的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与所述框架(10)的后侧壁之间的所述第二滑孔(22)的部分始终封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闭结构(23)包括:
弹性件(230),所述底板(20)内具有放置腔(24),所述弹性件(2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放置腔(24)的底壁;
封闭板(231),水平放置于所述第一滑孔(21)或第二滑孔(22)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艳萍张兴旺蒋显锋张婵谢蕴华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