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21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涉及电力安全培训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支撑板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三个承载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体感装置分成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承载杆等之间的相互卡接,操作者将承载杆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端,并使得第二卡块卡进第二卡槽内,进而使得三个承载杆与固定板固定,极大地缩短了该体感装置的安装,并且便于拆卸,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培训
,具体为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跨步电压,就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的电压,现有的电压体感装置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导致电压体感装置的安装和拆卸维修具有一定程度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包括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支撑板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三个承载杆,两个所述支撑板和两个侧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粗糙垫块,所述承载杆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导电板。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侧板的底端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凹槽,四个所述连接凹槽的槽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且四个所述第一卡块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槽内。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凹槽,两个所述侧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外壁与螺纹凹槽的槽壁螺纹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螺栓,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三个所述承载杆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多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卡接在多个第二卡槽内。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技术将体感装置分成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承载杆等之间的相互卡接,侧板上的第一卡块卡接进第一卡槽内,将两个侧板初步固定在支撑板上后,接着操作者依次转动四个第一连接螺栓,将第一连接螺栓的外壁与螺纹凹槽的槽壁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使得支撑板和侧板固定在一起,当支撑板和侧板固定后,操作者将承载杆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端,并使得第二卡块卡进第二卡槽内,进而使得三个承载杆与固定板固定,极大地缩短了该体感装置的安装时间,并且便于拆卸,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101、第一卡槽;102、螺纹凹槽;2、侧板;201、连接凹槽;202、第一卡块;3、第一连接螺栓;4、连接板;401、第二连接螺栓;5、固定板;501、第二卡槽;6、承载杆;601、第二卡块;7、粗糙垫块;8、承载板;9、弧形导电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2,两个侧板2远离支撑板1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3,两个支撑板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远离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三个承载杆6,两个支撑板1和两个侧板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粗糙垫块7,承载杆6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8,承载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导电板9。两个支撑板1的两端开设有活口,两个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1,且第一卡槽101开设在活口凹槽槽壁底部,两个侧板2的底端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凹槽201,四个连接凹槽201的槽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02,且四个第一卡块202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槽101内,依次将固定在侧板2上的第一卡块202卡接进第一卡槽101内,将两个侧板2初步固定在支撑板1上后,接着操作者依次转动四个第一连接螺栓3,将第一连接螺栓3的外壁与螺纹凹槽102的槽壁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使得支撑板1和侧板2固定在一起。两个支撑板1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凹槽102,两个侧板2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3与两个支撑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螺栓3的外壁与螺纹凹槽102的槽壁螺纹连接,两个连接板4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螺栓401,两个连接板4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40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501,三个承载杆6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活口,三个承载杆6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601,且第二卡块601的顶端均与活口的槽壁顶部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卡块601分别卡接在多个第二卡槽501内,三个承载杆6的底端两侧通过第二卡块601与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1对称设置,当支撑板1和侧板2固定后,操作者将承载杆6放置在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并使得第二卡块601卡进第二卡槽501内,进而使得三个承载杆6与固定板5固定,将承载板8放置在承载杆6的顶端,并由支撑板1和侧板2相互配合,进而将承载板8卡住。工作原理:参考图2和图1;实施操作一;首先将两个支撑板1对称放置,且间隔一定的距离,然后转动四个第一连接螺栓3,使得第一连接螺栓3转出来一定程度,避免第一连接螺栓3影响侧板2的安装;实施操作二;连接板4利用第二连接螺栓401将其固定在支撑板1的一侧,进而使得固定板5和连接板4与支撑板1固定在一起;实施操作三;接着操作者依次将固定在侧板2上的第一卡块202卡接进第一卡槽101内,将两个侧板2初步固定在支撑板1上后,接着操作者依次转动四个第一连接螺栓3,将第一连接螺栓3的外壁与螺纹凹槽102的槽壁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使得支撑板1和侧板2固定在一起;实施操作四;当支撑板1和侧板2固定后,操作者将承载杆6放置在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并使得第二卡块601卡进第二卡槽501内,进而使得三个承载杆6与固定板5固定;参考图1和图2;实施操作五;接着操作者将承载板8放置在承载杆6的顶端,并由支撑板1和侧板2相互配合,进而将承载板8卡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远离支撑板(1)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3),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远离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三个承载杆(6),两个所述支撑板(1)和两个侧板(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粗糙垫块(7),所述承载杆(6)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导电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远离支撑板(1)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3),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远离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三个承载杆(6),两个所述支撑板(1)和两个侧板(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粗糙垫块(7),所述承载杆(6)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导电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1),两个所述侧板(2)的底端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凹槽(201),四个所述连接凹槽(201)的槽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02),且四个所述第一卡块(202)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槽(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步电压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子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为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