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9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将压装完成后的履带板体组件移动至检测装置内,通过检测销轴直径判断胶圈是否异常,移动卡板,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没有堆积的橡胶,卡板将顺利移动、卡槽包容于销轴外径,光电传感器无报警;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遇有堆积的橡胶,卡槽无法入位、卡板移动受阻,位置产生异常,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发出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履带板组件自动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履带板橡胶圈破损自动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销耳履带板体组件由两块相同的板体与销轴组合而成,其中板体上加工有通孔、销轴表面粘结有两段橡胶材料制成的胶圈。产品要求将带有通孔的两块板体依次压装在销轴上且分别处在两段胶圈处。销轴胶圈的外径与板体通孔为过盈配合,压装过程中销轴上的胶圈受到挤压作用,有时会损坏、破裂导致无法使用。损坏、破裂后通常会有部分橡胶挤出孔外并以不规则形状堆积在履带板体端面。由于两块履带板体间隔距离小,端面空间内识别装置安装困难。由于堆积的橡胶形态多样、各不相同,即使安装有识别装置判断也很困难。因此,传统方法只能采用人工目视检查,当产品批量大时,导致检测效率低、误差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以解决检测效率低、误差多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上部检测器和下部检测器;其中,上部检测器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其中,活塞缸固定,活塞缸的缸杆头部向下,缸杆头部通过螺纹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滑轨为四方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前表面设置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上部与滑轨的上表面贯通,下部与滑轨的下表面不贯通;支架为由横板和侧板组成的直角支架结构,横板通过螺栓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光电传感器通过螺母固定在侧板上,并与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对应;卡板由立板、纵向滑块及四方柱组成,立板下方设有形状与履带销轴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槽;立板后侧设置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连接在滑轨的纵向滑槽内;纵向滑块上方加工有用于安装压簧的压簧安装槽,立板的前侧设置有突起的四方柱;压簧设置在卡板的纵向滑块内;限位块设置在滑轨上表面的孔槽内,限位块的上表面与滑轨的上表面齐平,下表面紧贴滑轨的孔槽槽底,限位块7的侧壁均通过滑轨的孔槽侧壁进行限位;下部检测器与上部检测器结构相同,两个检测器以履带板组件中两个销轴组成的轴线水平面上下对称设置。进一步地,限位块的截面具有梯形或大半圆结构。进一步地,限位块内部加工有盲孔,通过盲孔压在压簧的上表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将压装完成后的履带板体组件移动至检测装置内,通过检测销轴直径判断胶圈是否异常,移动卡板,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没有堆积的橡胶,卡板将顺利移动、卡槽包容于销轴外径,光电传感器无报警;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遇有堆积的橡胶,卡槽无法入位、卡板移动受阻,位置产生异常,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发出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的B-B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板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板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板结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块与滑轨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块结构仰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块结构主视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销轴胶圈未损坏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销轴胶圈溢出销孔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其结构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上部检测器和下部检测器。两个检测器以履带板组件中两个销轴组成的轴线水平面上下对称设置,能够实现对销轴胶圈的全方位检测。上部检测器和下部检测器结构相同,以上部检测器为例进行说明,上部检测器包括活塞缸1、滑轨2、支架3、光电传感器4、卡板5、压簧6和限位块7。其中,活塞缸1固定,活塞缸1的缸杆头部向下,缸杆头部通过螺纹与滑轨2的上表面连接。滑轨2为四方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前表面设置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上部与滑轨2的上表面贯通,下部与滑轨2的下表面不贯通。支架3为由横板和侧板组成的直角支架结构,横板通过螺栓与滑轨2的上表面连接。光电传感器4通过螺母固定在侧板上,并与卡板5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对应。卡板5的结构如图4~6所示,由立板、纵向滑块及四方柱组成。其中,立板下方设有形状与履带销轴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槽,履带板组件8的销轴放置在卡板5的开口槽下;立板后侧设置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连接在滑轨2的纵向滑槽内;纵向滑块上方加工有用于安装压簧6的压簧安装槽,既能够节省空间又使得纵向滑块移动受力均匀;立板的前侧设置有突起的四方柱。压簧6设置在卡板5的纵向滑块内,压簧4能够保证正常状态时为卡板5为伸出状态,同时避免卡板5因移动卡滞不到位产生误判。限位块7设置在滑轨2上表面的孔槽内,如图7所示。限位块7的上表面与滑轨2的上表面齐平,下表面紧贴滑轨2的孔槽槽底。限位块7的截面具有梯形结构,限位块7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通过滑轨2的孔槽侧壁进行限位。限位块7的内部加工有盲孔,如图8和9所示,通过盲孔压在压簧6的上表面,以增加压簧6的稳定性。作为被检测产品的履带板组件8的板体水平放置,销轴轴线方向由前向后。上下对称的检测器以履带板组件8的销轴轴线水平面为对称平面,对销轴周圈进行方位检测。检测时,上部活塞缸的缸杆向下伸出,带动上部滑轨下移,上部卡板随之移动;下部活塞缸的缸杆同时向上伸出,带动下部滑轨同时上移,下部卡板随之移动。当履带板组件8检测位置的销轴上没有堆积的橡胶时,胶圈呈E状态,如图10所示,上部卡板的开口槽入位包在销轴外径上半部,下部卡板的开口槽入位包在销轴外径下半部,此时上部卡板及下部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正确,不产生报警,表明没有异常;当履带板组件8检测位置的销轴上有堆积的橡胶时,胶圈溢出销孔,呈F状态,如图11所示,若产生在上部,则上部卡板的开口槽被堆积的橡胶阻挡、无法入位,上部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不正确,上部光电传感器6、产生报警;若产生在下部,则下部卡板的开口槽被堆积的橡胶阻挡、无法入位,下部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不正确,下部光电传感器产生报警。任一光电传感器报警都表明产品出现异常。其中,通过检查板体销孔端面胶圈的溢出,判定胶圈是否破损;通过检查销轴直径是否增加,判定胶圈是否移溢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部检测器和下部检测器;其中,/n所述上部检测器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其中,活塞缸固定,活塞缸的缸杆头部向下,缸杆头部通过螺纹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滑轨为四方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前表面设置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上部与滑轨的上表面贯通,下部与滑轨的下表面不贯通;支架为由横板和侧板组成的直角支架结构,横板通过螺栓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光电传感器通过螺母固定在侧板上,并与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对应;卡板由立板、纵向滑块及四方柱组成,立板下方设有形状与履带销轴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槽;立板后侧设置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连接在滑轨的纵向滑槽内;纵向滑块上方加工有用于安装压簧的压簧安装槽,立板的前侧设置有突起的四方柱;压簧设置在卡板的纵向滑块内;限位块设置在滑轨上表面的孔槽内,限位块的上表面与滑轨的上表面齐平,下表面紧贴滑轨的孔槽槽底,限位块7的侧壁均通过滑轨的孔槽侧壁进行限位;/n所述下部检测器与上部检测器结构相同,两个检测器以履带板组件中两个销轴组成的轴线水平面上下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部检测器和下部检测器;其中,
所述上部检测器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其中,活塞缸固定,活塞缸的缸杆头部向下,缸杆头部通过螺纹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滑轨为四方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前表面设置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上部与滑轨的上表面贯通,下部与滑轨的下表面不贯通;支架为由横板和侧板组成的直角支架结构,横板通过螺栓与滑轨的上表面连接;光电传感器通过螺母固定在侧板上,并与卡板上突起的四方柱位置对应;卡板由立板、纵向滑块及四方柱组成,立板下方设有形状与履带销轴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槽;立板后侧设置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连接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旭华毕泗元王琪祝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