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机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82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位机构,包括:转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矩件、抵接件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摆叶的转轴套内,所述抵接件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转矩件的截面积或所述连接件的截面积;所述转矩件的侧壁凸设有第一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框体;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和多个连接臂;所述弹性件本体套接于所述转矩件,且位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一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复位机构,解决了传统空调器摆叶的复位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机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位机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空调已经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必需品。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器空壳机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让摆叶进行复位:一是采用电机让摆叶进行复位,电机通电后,利用电机转轴旋转以带动摆叶转动达到复位的作用,虽然该方式能实现摆叶的复位效果,但是由于需要组装电机,使得空调器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二是直接用胶带将摆叶粘贴在面板上,虽然该方式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粘贴固定不牢固,使得摆叶的重心和摆叶的中心不重合,导致摆叶复位时与面板之间存在缝隙,复位效果差。因此,一种低成本高复位效果的用于空调器的复位机构及空调器出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位机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空调器摆叶的复位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位机构,安装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摆叶和框体,所述摆叶通过所述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转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矩件、抵接件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摆叶的转轴套内,所述抵接件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转矩件的截面积或所述连接件的截面积;所述转矩件的侧壁凸设有第一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框体;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和多个连接臂;所述弹性件本体套接于所述转矩件,且位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一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定位件。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设于所述框体,所述连接臂设有两个,两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的相对两侧,两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定位件。可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平滑连接的连接直部和连接弯部,所述连接直部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弯部套接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螺钉;所述螺钉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连接弯部套接于所述螺钉的螺头侧;和/或,所述弹性件本体为弹簧。可选地,所述转矩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转矩件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转矩件,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过所述弹性件本体穿入所述限位槽,以限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转矩件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限位件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可选地,所述倾斜面设有两个,两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以使所述连接件成扁平状。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套设于所述抵接件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复位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中,通过优化设置复位机构的具体结构,既降低了空调器零部件的成本,又实现了对摆叶的自动复位作业。具体地,设置了转轴组件、第一定位件及弹性件,转轴组件的一端套接于摆叶的转轴,转轴组件的另一端套接有弹性件,第一定位件连接固定于空调器的框体,弹性件的连接臂连接于第一定位件,如此,在摆叶转动时,转轴组件跟着旋转,带动弹性件本体转动,但是弹性件的连接臂连接于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连接于框体,这样,在弹性件本体、连接臂处产生转矩力,以待摆叶转动至最大位置时,给摆叶复位提供复位的驱动力,从而实现对摆叶的复位。整个复位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摆叶320抵接件200框体330连接件300转轴组件331倾斜面400第一定位件340第二定位件500弹性件510弹性件本体600第二限位件520连接臂310转矩件521连接直部311第一限位件522连接弯部312限位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5,一种复位机构,安装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摆叶100和框体200,所述摆叶100通过所述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200,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转轴组件300,包括顺次连接的转矩件310、抵接件320及连接件330,所述连接件330套接于所述摆叶100的转轴套内,所述抵接件320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转矩件310的截面积或所述连接件330的截面积;所述转矩件310的侧壁凸设有第一限位件311;多个第一定位件400,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400间隔连接于所述框体200;弹性件500,包括弹性件本体510和多个连接臂520;所述弹性件本体510套接于所述转矩件310,且位于所述抵接件320和所述第一限位件311之间;一所述连接臂5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510,所述连接臂520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定位件400。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复位机构的复位性能,设置了转轴组件300、多个第一定位件400和弹性件500。具体地,所述弹性件500包括多个连接臂520,如此,所述转轴组件300的连接件330套接于所述摆叶100的转轴套内,所述转轴组件300的转矩件310套设于所述弹性件500的弹性件本体510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框体200,所述弹性件500的连接臂520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如此,在所述摆叶100绕摆叶100的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连接件330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30的所述转矩件310转动,进而带动套接于所述转矩件310上的所述弹性件本体510转动,而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510的所述连接臂520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件400,所述第一定位件400不产生转动,因此,在所述弹性件500上产生转矩力,该转矩力可让所述摆叶100恢复至原位。整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极大降低了空调器的成本。本技术技术中,通过优化设置复位机构的具体结构,既降低了空调器零部件的成本,又实现了对摆叶100的自动复位作业。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400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机构,安装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摆叶和框体,所述摆叶通过所述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n转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矩件、抵接件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摆叶的转轴套内,所述抵接件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转矩件的截面积或所述连接件的截面积;所述转矩件的侧壁凸设有第一限位件;/n多个第一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框体;/n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和多个连接臂;所述弹性件本体套接于所述转矩件,且位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一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定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机构,安装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摆叶和框体,所述摆叶通过所述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
转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矩件、抵接件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摆叶的转轴套内,所述抵接件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转矩件的截面积或所述连接件的截面积;所述转矩件的侧壁凸设有第一限位件;
多个第一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框体;
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和多个连接臂;所述弹性件本体套接于所述转矩件,且位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一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定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设于所述框体,所述连接臂设有两个,两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的相对两侧,两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平滑连接的连接直部和连接弯部,所述连接直部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本体,所述连接弯部套接于所述第一定位件。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红徐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