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雪成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49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贯通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设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L形管,四个所述L形管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杆体,本装置通过防水电机带动第一壳体转动,使得第一壳体上的排水口进行转动,对井筒不同位置的孔眼进行清洗,从而提升对井筒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作业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在严格的石油地质含义上,它指从地面上看相对独立而且连片分布的工业油气储存的地区或油气聚集的地质体。油田注水开发或酸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由地面高压泵通过注水管线和注入工具向地层挤注高压水或酸化液。在油气井井筒、井壁和炮眼的清洗与解堵的施工中,需要由作业管柱将注入工具送入井内,在地面注入清洗液。现有的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注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在通过注入装置向油田内注入清洗水的过程中,注入装置上的注水孔无法自行转动,导致注水孔对井筒不同位置的孔眼清洗效果较差。二、在注水装置排液的过程中,井筒内的环境较为复杂,且排水口的位置停止不动,容易造成排水口堵塞,降低注水效果,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3)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的底部贯通有第一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4)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排水口(5),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设有防水电机(6),所述防水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8),所述第一壳体(4)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L形管(9),四个所述L形管(9)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10)转动连接有两个杆体(11),两个所述杆体(11)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3)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的底部贯通有第一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4)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排水口(5),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设有防水电机(6),所述防水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8),所述第一壳体(4)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L形管(9),四个所述L形管(9)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10)转动连接有两个杆体(11),两个所述杆体(11)的外侧壁均对称焊接有四个叶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的旋转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设有第二壳体(13),所述防水电机(6)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部,所述防水电机(6)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成
申请(专利权)人:杨雪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