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5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所述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所述开锁机构包括壳体、连接件、弹性件和感温元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感温元件压缩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板和弹性件。该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结构简单,在发生火灾时,可自动开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撤离或救援人员快速进入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锁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由于人们居住的越来越高,对于火灾发生时的救援或者自救就更加重要,所以需要一种防火的安全锁,目前已有的安全锁往往结构复杂,对其安装极为困难,大多防火安全锁不能使人们在火灾发生初期迅速打开锁进行逃生,也不能使救援人员方便快捷的打开房门,存在很多不足;另外,部分智能锁也存在消防联动功能,但其依靠电子元器件执行,高温情况下,电子元器件不可靠。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所述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所述开锁机构包括壳体、连接件、弹性件和感温元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感温元件压缩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板和弹性件。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拉钩,并沿锁舌板的滑动方向设置,所述拉钩的两端分别设有钩体和限位凸台,所述钩体连接于锁舌板,所述限位凸台滑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固定于锁壳背离锁舌板的一侧。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弹性件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限位凸台和壳体的内壁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壳体背离锁壳的一端加工有容纳限位凸台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件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限位凸台和壳体的内壁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弹性件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感温元件之间,所述感温元件套设于拉钩。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拉杆、拉绳和方轴拨片,所述方轴拨片背离拉绳的一端驱动连接于方轴,所述拉杆为T型结构,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拉杆背离拉绳的一端,并抵持于拉杆的端部和壳体的对应内壁,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拉杆靠近拉绳的一端,并压缩设置于拉杆和壳体的对应内壁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拉绳通过滑轮转向后连接于拉杆和方轴拨片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的,在上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中,所述感温元件为感温玻璃球或易容金属或尼龙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结构简单,感温元件受高温影响爆破或熔化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通过连接件拉动锁舌板,完成开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撤离或救援人员快速进入救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感温元件爆破或熔化的状态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开锁状态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感温元件爆破或熔化的状态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开锁状态下开锁机构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中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中感温元件爆破或熔化后的状态图。图10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中开锁状态下开锁机构的示意图。图1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五中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结合图1~3所示,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开锁机构包括壳体1、拉钩2、弹簧3和易熔金属4,弹簧3通过易熔金属4压缩设置于壳体1内,拉钩沿锁舌板的滑动方向设置,拉钩的两端分别设有钩体和限位凸台,钩体连接于锁舌板,限位凸台滑动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固定于锁壳背离锁舌板的一侧,弹簧3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易熔金属4设置于限位凸台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该技术方案中,锁体属于常规结构,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门板内位于锁体外侧,还可以增加隔热板等,以提高防盗性能,拉钩可为分段式结构或一体成型,钩体为U型结构,挂在锁舌板的定位销或驱动轴上,不影响锁体的正常使用,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锁壳外壳或门内对应位置,靠近锁体的一端开口或开孔,易熔金属挤压限位凸台,从而将弹簧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发生火灾时,易熔金属熔化,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释放弹性势能,通过拉钩拉动锁舌板,完成开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撤离或救援人员快速进入救援。实施例二结合图4~6所示,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开锁机构包括壳体1、拉钩2、弹簧3和尼龙块5,弹簧3通过尼龙块5压缩设置于壳体1内,拉钩沿锁舌板的滑动方向设置,拉钩的两端分别设有钩体和限位凸台,钩体连接于锁舌板,限位凸台滑动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背离锁壳的一端加工有容纳限位凸台和弹簧3通过的第一通孔,弹簧3套射于拉钩2,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尼龙块设置于限位凸台和壳体的内壁之间。该技术方案中,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壳体背离锁壳的一端加工有容纳限位凸台和弹簧通过的第一通孔,尼龙块将第一通孔封堵,并将弹簧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发生火灾时,尼龙块熔化,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释放弹性势能,拉钩和弹簧伸出第一通孔,并通过拉钩拉动锁舌板,完成开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撤离或救援人员快速进入救援。实施例三结合图7所示,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开锁机构包括壳体1、拉钩2、弹簧3和易熔金属4,弹簧3通过易熔金属4压缩设置于壳体1内,拉钩沿锁舌板的滑动方向设置,拉钩的两端分别设有钩体和限位凸台,钩体连接于锁舌板,限位凸台滑动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背离锁壳的一端加工有容纳限位凸台和弹簧3通过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所述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机构包括壳体、连接件、弹性件和感温元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感温元件压缩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板和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包括锁体和连接于锁体的开锁机构,所述锁体至少包括锁壳、滑动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舌板和驱动连接于锁舌板的方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机构包括壳体、连接件、弹性件和感温元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感温元件压缩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板和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拉钩,并沿锁舌板的滑动方向设置,所述拉钩的两端分别设有钩体和限位凸台,所述钩体连接于锁舌板,所述限位凸台滑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固定于锁壳背离锁舌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限位凸台和壳体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锁壳的一端加工有容纳限位凸台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件套射于拉钩,并压缩设置于限位凸台和锁壳之间,所述感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力克聂飞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群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