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5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和自动开锁模块;自动开锁模块包括连接件、固定装置、运动装置和锁芯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感应模块,锁芯部包括拨片和锁舌,运动装置包括挂钩和设于挂钩上的第一弹性件,挂钩的一端钩住拨片,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拨片,拨片连接锁舌,固定件在初始时固定第一弹性件,以使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固定装置松开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挂钩运动,挂钩通过拨片带动锁舌运动,以实现自动开锁,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尤其涉及智能锁。
技术介绍
虽然目前较高端的智能锁具备了较多的智能化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锁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智能锁的开闭仍然需要人为去控制,只是说由传统的单纯手动控制变成可以遥控(例如遥控器或移动设备等等),这样就意味着锁的开闭动作始终还是需要人去控制。因此现有技术的智能锁不具备在不需要人参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打开的功能,在发生火警时,人的行为意识丧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人无法开锁时,就会出现被困的情况,而且消防员抢救时也要增加开锁的时间,在原本就争分夺秒的严峻形势下可能会耽误抢救的最佳时间,从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害。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在发生火警时,智能锁能够自动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和自动开锁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所述自动开锁模块包括连接件、固定装置、运动装置和锁芯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感应模块,所述锁芯部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挂钩和设于所述挂钩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挂钩具有钩子的一端钩住拨片,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拨片,拨片连接锁舌,所述固定件在初始时固定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底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远离铰接点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件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面设有用于固定挂钩的卡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固定件远离第二弹性件的另一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达到感温元件的极限温度时,所述感温元件被触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感温元件为感温玻璃球或易熔金属。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在感温元件被触发时,释放装置复位以带动固定装置移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释放装置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一销钉和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销钉上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接触感温元件,所述第一销钉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片,且第一销钉贯穿第一固定片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释放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释放装置包括第四弹性件、第二销钉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销钉贯穿拉杆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二销钉的一端接触感温元件,所述第二销钉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弹性件连接第二固定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感应模块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固定装置松开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挂钩运动,挂钩通过拨片带动锁舌运动,以实现自动开锁,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上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1、感温元件;121a、第三弹性件;122a、第一销钉;123a、第一固定片;121b、拉杆;122b、第四弹性件;123b、第二销钉;124b、第二固定片;21、连接件;221、挂钩;222、第一弹性件;231、固定件;232、底板;233、第二弹性件;234、限位件;241、拨片;242、锁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和自动开锁模块,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自动开锁模块包括连接件21、固定装置、运动装置和锁芯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231,固定件231通过连接件21连接感应模块,锁芯部包括拨片241和锁舌242,运动装置包括挂钩221和设于挂钩221上的第一弹性件222,挂钩221具有钩子的一端钩住拨片241,挂钩221的另一端连接拨片241,拨片241连接锁舌242,固定件231在初始时固定第一弹性件222,以使第一弹性件222发生弹性形变,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第一弹性件222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挂钩221运动,挂钩221通过拨片241带动锁舌242运动,以实现自动开锁,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一方面感应模块包括感温元件11和释放装置,其中感温元件11设置在门的上部分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达到感温元件11的极限温度时,感温元件11被触发,另外释放装置包括第三弹性件121a、第一销钉122a和第一固定片123a,第一销钉122a上设有第三弹性件121a,第一销钉122a的一端接触感温元件11,第一销钉122a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片123a,且第一销钉122a贯穿第一固定片123a的一端与连接件21相连接,第三弹性件121a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在感温元件11被触发时,第三弹性件121a复位以带动固定装置移动。本技术主要是使用感温元件11对第三弹性件121a施加力的作用,以使第三弹性件121a发生弹性形变。优选的,本实施例感温元件11可以为感温玻璃球,第三弹性件121a可以为弹簧,如此当发生火警时,室内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至感温玻璃球的极限温度时,感温玻璃球爆掉,这时候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弹簧复位带动固定装置向上移动以脱离运动装置的第一弹性件222。以上内容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本技术,因此列举了感温元件11为感温玻璃球以及第三弹性件121a为弹簧的例子,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还可以是其他任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例如感温元件11还可以是易融金属,第三弹性件121a还可以是卷簧机构。还有固定装置包括底板232、第二弹性件233和限位件234,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和自动开锁模块;/n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n所述自动开锁模块包括连接件、固定装置、运动装置和锁芯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感应模块,所述锁芯部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挂钩和设于所述挂钩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挂钩具有钩子的一端钩住拨片,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拨片,拨片连接锁舌,所述固定件在初始时固定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和自动开锁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
所述自动开锁模块包括连接件、固定装置、运动装置和锁芯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感应模块,所述锁芯部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挂钩和设于所述挂钩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挂钩具有钩子的一端钩住拨片,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拨片,拨片连接锁舌,所述固定件在初始时固定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远离铰接点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件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面设有用于固定挂钩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固定件远离第二弹性件的另一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温元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力克聂飞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群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